英能源大臣将访华,核电站有戏?

来源:观察者网

2025-02-28 16:24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中英高层互动频密。路透社2月28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大臣米利班德将于3月访华,重启双方能源合作谈判,并会见中国投资者。报道称,在美国同中欧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工党政府正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消息人士表示,米利班德将于3月17日至19日访问北京。自斯塔默去年7月就任首相以来,米利班德将成为第三位访华的工党大臣。此前外交大臣拉米于去年10月访华,财政大臣里夫斯于今年1月访华。

英国官员曾表示,他们希望重新调整此前保守党政府的对华立场,特别是在接受中国投资,以及允许中国公司建造核电站等关键基础设施方面。

两位消息人士称,预计米利班德将于3月17日与中方官员会面,重启中英能源对话,但届时核电仍不在讨论范围内。不过其他形式的清洁和可持续能源合作以及能源安全将被列入议程。

一位消息人士补充道,同一天,米利班德将在一次圆桌会议上向中国投资者推介英国。

英国方面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资料图: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

去年9月10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与米利班德视频会见,双方围绕中英能源政策、中英能源合作机制和清洁能源技术进行了交流。

米利班德赞赏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希望进一步加深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

12月5日,米利班德在就任后发表的首次核电演讲中表示,建设新核电站对于英国能源系统脱碳“至关重要”,原子能的弊端“与我们面临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威胁相比微不足道”。他坚称将纳税人的钱投资新建核电项目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回报”,尽管“这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但政府“决心通过公共和私人投资推动核能发展”。

本届工党政府上台以来,英国已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列为主要外交政策目标之一。此前,在连续几届保守党政府执政期间,中英关系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2年11月,在部分英国议员翻炒所谓中国参与英国核工业将带来“国安风险”后,苏纳克政府宣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将被排除参与塞兹韦尔C核电项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此举凸显伦敦与北京关系的降温。中方对此强调,希望英方为在英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消息人士称,首相斯塔默预计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访华,这将是自2018年以来英国领导人首次访华。

路透社上周报道称,英国已选定一位会说普通话的英国新任驻华大使,以帮助重建英中关系。

中国是英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占英国贸易额的 5.2%。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去年从英国进口了价值320亿英镑的商品。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英国进行了十年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当地时间2月13日,王毅在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双方就下一步双边交往合作的路线图达成了共识。 一是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排放大臣访华并举行中英能源对话。二是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访华并举行中英科技创新合作联委会会议。三是英国教育大臣访华并举行中英教育部长磋商。四是加快筹备举行中英经贸联委会、卫生、产业合作等机制性对话。五是打造金融服务、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合作亮点。六是深化全球治理、发展伙伴、应对气变、网络安全等合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 54272
责任编辑:刘程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评论102条

皮小蛋

02-28 17:39

来自湖北省

yerj

02-28 17:18

来自北京市

涨价,这些年过去了,原来的价格是不可能的;交保证金,不能低于总成本的3分之一。。。。

48
1

建议中企别去,英国被美国掌控太深,去了就是深陷泥沼…

91
1

yerj

02-28 17:18

来自北京市

涨价,这些年过去了,原来的价格是不可能的;交保证金,不能低于总成本的3分之一。。。。

48
1

guan_15805430261254

02-28 18:20

来自湖北省

一个坑,准备掉进去两次?

38

孤鹰

02-28 23:50

来自四川省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说是奇耻大辱。——西塞罗

34

guan_17315864922443

03-03 23:16

来自广东省

设计师·空

03-03 09:21

来自广东省

055开进泰晤士河之前,不要投资英国的长期大项目

您先把河道挖深,拜托了

1

设计师·空

03-03 09:23

来自广东省

掏心真话

03-01 12:42

来自湖南省

中国公司在英国核电站项目中的经济损失涉及多个层面,具体如下:

项目背景
欣克利角C(Hinkley Point C):中国广核集团(CGN)与法国电力集团(EDF)联合投资,中广核持股33%,投资约60亿英镑。该项目已启动,目前仍在建设中。

后续项目受阻:英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在2022年要求中广核退出后续项目,包括塞兹韦尔C(Sizewell C)和布拉德韦尔B(Bradwell B)。其中,布拉德韦尔B原计划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技术。

经济损失分析
直接撤资损失:

塞兹韦尔C:英国政府以约1亿英镑收购中广核持有的20%股份(原投资约1亿英镑),未造成重大直接损失。

布拉德韦尔B:项目处于规划阶段,中广核前期投入约2.5亿英镑用于技术研发和审批,撤资后或无法回收。

未来收益损失:

布拉德韦尔B作为首个中国技术落地的欧洲项目,预期收益高达数百亿英镑,长期收益损失显著。

中广核在全球核电市场的战略布局受阻,影响潜在合作机会。

技术与时间成本:

为满足英国核安全标准投入的研发费用(如“华龙一号”技术适配)约数亿英镑。

近十年的谈判与筹备时间成本难以量化。

间接影响:

国际信誉受损,可能增加未来海外项目的政治风险溢价。

数据来源与不确定性
具体损失细节因商业保密性未完全公开,但综合媒体与行业报告估算:

直接损失:约3.5亿英镑(塞兹韦尔1亿+布拉德韦尔2.5亿)。

长期收益损失:可能超过200亿英镑(布拉德韦尔B预计总投资200亿英镑,持股66%的潜在收益)。

结论
中广核的直接经济损失约数亿英镑,但战略层面的长期损失更为深远。英国此举亦导致自身核电建设成本上升(如塞兹韦尔C需额外筹资),形成“双输”局面。中国公司未来或更谨慎评估海外项目的政治风险,转向“一带一路”等风险较低市场。

4

布拉德韦尔B没有像塞兹维尔C一样官宣退出

1

打开APP查看102条评论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