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美国疯狂印钱制造财政窟窿,会引发大规模通胀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3-27 10:00

金钟

金钟作者

经济学博士,宏观投资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金钟】

新冠疫情就像野火,在中国以外的全球各地迅速蔓延开来。原本普遍以为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先进的欧美诸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眼睁睁的看着疫情向着最恶劣的方向发展。

巴菲特曾经说过,大潮退去的时候,谁没穿着泳裤在裸泳就一目了然。这话用在当前各国疫情应对上也同样适用。

美国政府虽然在控制新冠疫情时反应迟缓,但是在应对疫情造成的股市风暴时,还是速度很快的。一个月之内一连出台了三次财政刺激政策,尤其是最近这一个即将生效的政策,更是史无前例地达到了2万亿美元的规模,超过美国一年GDP的10%。

这2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中,近1万亿是提供给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各种联邦政府低息贷款;近1500亿是给医院、航空公司和航运行业的政府补助;还有一小部分是战略医疗物资储备、失业保险金和各种税收优惠。最后,也是最受媒体关注的,就是给中低收入的美国人一次性发放一千多美元。

一次性给每人发钱不是什么新招,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小布什就曾经来过这么一次。只不过2008年每个人最多能拿到600美元,大概2亿人最后拿到那笔钱,总成本在1200亿美元左右。2020年这次每个成年人最多可以拿到1200美元,每个小孩拿到500美元,规模至少要比2008年的时候大一倍多。一个三口之家估计可以收到接近3000美元,如果节省一些,这些钱可以保障该家庭六七周的饮食需求。

美国这一轮的财政刺激政策会有什么效果?

首先,这些政策既不能变出来测试盒,口罩,防护服,方舱医院,也不能立刻变出来疫苗和特效药,除了给医院补助和采购战略医疗物资储备,大部分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并没有直接效果。

3月26日美国最新发布的失业保险申请人数从28万一下子跳到328万,未来几周这个数字只会继续增加。这个财政刺激计划里发到企业和低收入者手中的钱,可以让大部分在家隔离的低收入者维持几周的温饱和生活基本需要,而给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贷款和补助也不少附带了稳就业的要求,因此绝大部分的财政支出是用在保持社会稳定上。

滥发的货币(@视觉中国)

根据目前的新增感染人数,欧美的疫情拐点都还没在地平线上出现,全面复工更是遥遥无期,这个刺激政策只是让“病人”能够勉强撑到拐点那一天到来的强心针。

当然,在央行无限货币宽松和2万亿财政支出的刺激下,原本跌跌不休的美国股票市场终于迎来了一连几天的大幅度反弹,从底部上涨了20%多,甚至已经再次进入了技术定义上的“牛市”。

谁来为这2万亿的财政开支买单呢?

停工隔离的企业和员工肯定没钱缴税。疫情爆发前美国原本就预计今年有一万亿左右的财政赤字,这下子税收更加是杯水车薪了。因此发债就成了政府唯一选择。前几周美元大幅度上涨就是国际市场上美元短缺的结果,大家手里都没美元了,市场上也没什么人有闲钱买下这两万亿新增国债。没有其他买家存在,美联储只能自己印钱成为美元的最后买主。

美联储3月份以来一口气将常规弹药打完,官方利率降到0,然后启用无限量化宽松的核武器,目的就是为了给政府即将发行的巨额国债兜底。

过去一年多我们在文章里多次提到美联储会在未来大规模的将债务货币化,通过印钱来解决债务危机,当时我觉得这个变化将在未来5到10年内逐步发生,没想到才过了一年这个预测就实现了。

美国这么疯狂的制造财政窟窿和印钱,难道不会引发大规模通货膨胀,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吗?

美国疫情蔓延以来,超市里的肉价已经在大幅度上涨了,仅从我身边有限的例子来看,肉价涨幅在30%到80%之间。同时,不少货架上也经常空空如也,这些网上流传的照片都可以作为佐证。当然,作为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来说,美国食品物资不太会发生长期短缺的情况,而食品价格上涨部分会被汽油价格下跌所抵消,整体通货膨胀率短期内所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

但是,如果疫情在一两个月内无法控制,结果政府被迫按照这几年流行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推崇者呼吁的那样,长期向大部分人无条件支付现金,那么市面上大量的现金再加上无法复工造成的商品短缺,恶性通货膨胀就会由噩梦成为现实。

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上午5点37分,美国成为世界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6日的发布会上称,确诊人数的上升“是因为检测效率提高了”(视频截图)

美元国际地位的问题则更复杂一些。我们常常说美元的霸权地位让美国可以低成本发债来支持高赤字的政府政策,但实际上欧元、日元和英镑也享受类似的优势。德国日本的国债收益率比美国还低,因为这个特朗普过去两年多次在推特上大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在美联储启动核武器之后,美国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也跌到0%以下,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美欧日英这几种当前国际金融体系里的主要货币大概占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90%以上的份额,对于投资者和进出口商来说,这些经济体现在都在积极扩大财政支出,并且开动央行印刷机来买单。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在这个比烂的时代,大家缺乏可以替代这些主要币种的新币种,被迫一起在发达国家央行灌水的池子里泡着。因此,短期内,全世界都只能继续使用这几种发达国家的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结算。

但是每一次危难都会带来新的机会。随着疫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随之而来的一个最大的经济问题就是世界总需求断崖式下跌。不只是欧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等等也纷纷封城封国,除了医疗装备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受到严重影响。

这其中也包括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疫情威胁的同时,也因为石油和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导致经济困难。这些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资源,但是没有自己产业链和工业体系,严重依赖进口。

这和2008年经济危机又不一样,在中国发起四万亿基建计划之前,当时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下降,国际贸易体系依然完善可靠。因此当2009年中国的大基建热潮拉动全球经济重新增长的时候,依旧以美元体系为基础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大宗商品的价格猛涨享受到了红利。

但是现在许多国家封国停产,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打击,对于能源矿产等原材料的需求也降至冰点。此时,产业链完整、工业体系齐全、生产能力已经恢复,依然可以提供进口需求的经济体就具有相当的优势。短期内,在特定领域,实物商品是比国际储备货币更硬的硬通货。

而相比12年前,中国自身的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完善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外资已经深入参与了国内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国际投资者手中的人民币有着稳定的投资渠道。而坚持利率稳定的央行也使中国固定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独树一帜,远比那些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资产更加具有吸引力。

短期内让人民币成为发达国家货币一样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主要结算货币依然有难度和障碍,但是,让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成为能源、矿产以及其他关键原材料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之一,甚至在许多地区成为国际投资的结算货币,这一次全球疫情危机却呈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难得机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美联储 债权 美元霸权 人民币国际化 大宗商品 金融危机 巴菲特 疫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