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作者:中国重振丝绸之路,不为创造世界秩序

来源:参考消息

2016-10-09 09:06

约翰·奈斯比特

约翰·奈斯比特作者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

多丽丝·奈斯比特

多丽丝·奈斯比特作者

全球趋势观察家

“变革的速度随着年代发展呈指数级增长。作为全球共同体,我们正站在今天和未来的节点上。我们该如何为之做准备?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我们在哪里可以为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世界找到最佳机遇?”这些问题不只会在10月份芝加哥以“变革的十字路口”为主题召开的“国际妇女论坛”期间被提出并得到解答。如何以及在哪里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这也是我们在中国南方走访并与成千上万大学生讨论时,他们所提问题的基本内容。

自然,不断有人提出有关下一个大趋势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也能明显感受到人们对深刻变革以及必须准备好抓住机遇的觉悟。即便是掌握相同水准信息的人,若忽视这一点,也将拥有不同的未来场景以及包含其中的机遇。

不论我们对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多么感兴趣,在寻找自身机遇时如何很大程度以增长市场和大趋势为指导,那也是本末倒置。尽管需要尽可能了解未来的发展,但大趋势只是塑造了我们要在其中寻找自我位置的不断变革的全球环境。在我们看来,最大的增长市场在我们个人能力和愿望最契合的地方。

在对最有前景的增长和消费市场问题给出个性化回答的同时,我们认为,普遍而言,未来的增长市场在那些被我们在《大变革》一书中称为南环经济带的国家。它们包括亚洲、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约占世界人口的80%,新的中产阶级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消费市场正在那里形成。

可以从不同角度针对那里最有希望的地区和国家提问: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趋势、人均收入、各个工业领域的增速或者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的角度全面考量。当然也要考虑到全球新中产阶级重新占据显著地位的消费市场。新中产阶级与各大洲和国家一样并不均质。仅从各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地方文化习俗中就能搞清真正的当地需求及其带来的增长机遇。

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形成与一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密切相关。一个负面的例子是印度,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巨大的潜力无法得到开发利用。而中国重振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倡议或许能成为战略性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典范。古老丝绸之路的各条陆上和海上线路将成为物流的基本结构。

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巨大的潜力无法得到开发利用

不过,这一模式并非只有战略基础,它还拥有古老的“南南合作”的情感基础:共同的殖民和后殖民历史、工业化和贸易挑战、人民医疗保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饮用水和食品供应。

即便在扩大过程中还需克服紧张和阻力,但在中国、朝鲜半岛、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以及从中亚到东非和北非的人民的集体思想和感情中,一直保留着作为贸易共同体的自我认识。

从这个角度看,丝绸之路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构成了一个经济体系。它虽然因殖民中断,如今却应全面复原。目的不是创造新的世界秩序,而是复旧——没有意识形态背景,不干涉单个国家的内政。目的是交流经验而非将一种模式强加给所有人。

“一带一路”或将成为战略性跨国基础建设的典范

今后几年,各种机遇将更为清晰地展现并使我们得以将细节串联起来。随着变革速度的加快,不断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的几率也将增加。变革的十字路口亦是机遇的十字路口。而最好的准备就是应变能力。

(参考消息译自德国《商报》,作者奈斯比特夫妇为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责任编辑:杨晗轶
中国趋势 全球经济 地缘政治 一带一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联合声明》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俄专家这样说

习近平同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上万字!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