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在集成电路工艺上,中国选择两条腿走路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30 08:10

科工力量

科工力量作者

提供对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专业点评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9月26日,第五届上海FD-SOI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SOI产业联盟董事长,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Carlos Mazure、格芯首席执行官Sanjay Jha等专家和企业家共聚一堂畅谈FD-SOI目前的发展情况、技术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由于在Intel和台积电的主导下,FinFET技术已经成为主流,FD-SOI工艺的市场接受度并不高,连带着使格罗方德、Soitec等一批在SOI工艺上有较深厚技术积累的公司受到拖累。格罗方德如果想让SOI工艺能够逆袭,只能依靠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帮助。对中国而言,这也可以两条腿走路,分摊押宝FinFET的风险。

什么是FD-SOI工艺

SOI (Silicon-On-Insulator绝缘体上硅)是指绝缘层上的硅,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的供应商制造的新型原材料。SOI技术作为一种全介质隔离技术,可以用来替代硅衬底。FD-SOI就是在衬底上做文章,在晶体管相同的情况下,采用FD-SOI技术可以实现在相同功耗下使性能提高,或者在相同性能下,使功耗降低。

不过,相对于已经广泛使用的FinFET工艺,FD-SOI工艺则显得非主流。原因之一就在于过去很难有厂商可以把SOI基体做到5nm,这使得SOI工艺的前途不明朗。而Intel和台积电在硅衬底上能够做出满足要求的芯片,所以依旧使用硅衬底。台积电市场份额巨大,而Intel有最好的技术,两家选择了FinFET,自然而然整个产业链就跟着走,于是FinFET就成为了主流,FD-SOI工艺则成为非主流。

国内某公司的芯片采用了SOI工艺,该公司的工程先声明“对工艺不太熟悉”之后,做出的评价是:我的体会是SOI工艺,功耗控制还不错,但和台积电和Intel的工艺相比不是主流,非主流的不利影响就是工艺发展慢,稳定性弱。

厂商间的PPT大战

虽然SOI工艺成为非主流,但是还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SOI工艺具有了较高的跨导、降低的寄生电容、减弱的短沟效应、较为陡直的亚阈斜率,与体硅电路相比,SOI电路的抗辐照强度提高了100倍。在高温环境下,SOI器件性能明显优于体硅器件。

根据格罗方德直接宣称:22nm FD-SOI工艺功耗比28nmHKMG降低了70%;芯片面积比28nmBulk缩小了20%;光刻层比FinFET工艺减少接近50%;芯片成本比16/14nm低了20%。若是将制程提升到14nm,相对于28nm SOI会有35%的性能提升,功耗也会降到原来的一半。

在第五届上海FD-SOI论坛上,格芯首席执行官Sanjay Jha在自己的演讲中直接给出了22nm FD-SOI和TSMC与英特尔的各项性能对比。根据PPT可以看出,格芯的22FDX技术相对于Intel的22FFL和台积电的22ULP具有一定优势,而且22FDX技术已经可以投产,而Intel的22FFL和台积电22ULP要想投产还需要3-6个月。

成本过高是SOI技术过去的一项短板,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SOI的晶圆成本偏高,由于SOI工艺的非主流导致无法通过产量削减成本。不过,这并非无法补救,毕竟如果借助中国市场,并让中国企业实现晶圆国产化,那么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晶圆成本的。而且SOI工艺还能削减设计成本,根据IBS首席执行官Handel H.Jones给出的数据如下,设计成本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Handel H.Jones认为,12nm FD-SOI的设计成本在5000万-5500万美金,而16nm的FINFET设计成本在7200美金左右,10nm FINFET设计成本在1.31亿美金。就工艺成本而言,Handel H.Jones认为,12nm FD-SOI要比16nm FinFET成本低22.4%,比10nm FinFET低23.4%,比7nm  FinFET低27%。不过,这些都是做PPT画大饼,真正成本能否控制到这个水平就只有以后商业化量产了产能知晓了。

FD-SOI颇具市场潜力

FD-SOI在传感器、射频芯片和物联网芯片方面颇具市场潜力。

在传感器方面,由于整合于手机中的相机模组一直维持着相当固定的尺寸规格(通常是10mmx10mmx6mm),不过在尺寸不变的同时,其性能与功能则持续显著提升(从VGA单镜头到16Mp AF以及OIS 6镜头相机),这就造成影像品质和相机的尺寸的矛盾,而FD-SOI为CIS设计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采用FD-SOI堆叠CIS恰恰能解决影像品质和相机的尺寸的矛盾——堆叠的方式让芯片设计者能使CIS制程发展仅专注于像素性能,而且采用FD-SOI方式堆叠,还可节省空间,从而实现更小型的相机模组。而这就是索尼和三星计划量产CIS,并用使用FD-SOI晶圆制造ISP,以便与CIS共同实现芯片堆栈的原因。

在射频芯片方面,RF-SOI技术更是能实现对GaAS技术的替代。由于采用RF-SOI可以在CMOS之上实现设备的堆叠,并克服Johnson 极限提高效率,RF-SOI可以达到高效与高功率,完全满足LTE对射频芯片性能的需求。而且采用RF-SOI可以使同一张硅芯片上可以实现更多逻辑与控制的集成,这就避免了采用GaAS技术必须采用单独芯片控制GaAS芯片的情况。正是性能满足需求,而且在成本、集成度上的优势,RF-SOI已经在手机射频芯片的斩获80%-90%的市场份额,即便由GaAS垄断的PA市场,将来也很可能会有RF SOI的一席之地。

此外,由于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的兴起,FD-SOI在某些方面具有 FinFET工艺所不具备的优势。以SOI技术在物联网方面的应用为例。物联网应用要求这种技术必须能够在单一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同时维持较低的能耗。而如果采用传统的主流工艺,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是采用28FD-SOI之后则能够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保持较低的功耗,甚至是实现5G连接也不在话下。在经历了14-8nm的发展之后,从7nm开始,将会进入EUV的时代。在工艺进步放慢,采用最新工艺的成本大幅提高后,追求性能、功耗、成本的平衡将成为越来越多IC设计公司的选择。因此,SOI工艺在物联网、5G通信方面有大展拳脚的潜力。

结语

虽然SOI在一些领域具有不错的前景,但FinFET依旧是目前的主流,主动选择SOI工艺的客户相对而言并不多,市场接受度也不高。不过,如果能在中国建立完善的产业链,SOI依靠中国崛起还是有机会的。

特别是像格罗方德公司从AMD剥离之后一直亏损,而像Soitec公司日子过的也不好,因而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转让意愿,毕竟老外也是要吃饭的,空守着技术把自己饿死,资本家还没这么高的觉悟。

事实上,中国似乎在同时走FinFET和SOI两条技术路线,在中芯国际和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联手研发14nm FinFET工艺的同时,积极布局SOI技术。在成都投资90亿美元与格罗方德成立了合资企业格芯半导体公司,引入22nm SOI工艺;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法国Soitec 14.5%的股份,极有可能是瞄准Soitec掌握的FD-SOI基板技术以及其拥有的3600项专利;国内华虹宏力已经掌握了0.18um 200mm的RF-SOI量产技术,而且在成本上还优于GaAS,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力;国内龙芯的3A3000就采用了28nm SOI工艺,正在研发的3A4000芯片的工艺同样为28nm SOI。

总而言之,在FinFET已经占据主流地位的情况下,SOI要想崛起只能依靠中国。

本文由“科工力量”内容团队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宙斯
半导体 芯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他在以色列监狱中死亡,联合国官员:极度震惊

俄方通缉泽连斯基等乌军政要员,乌方回应

“哈马斯得到美方保证”?以官员威胁:不会同意

国际刑事法院忍无可忍:再威胁试试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