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力量:中企买矿,智利反悔;动力电池,无“锂”取闹?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2-03 09:03
【文/科工力量 清柠】
前言
智利人把锂矿卖给中国企业后,似乎又反悔了。
1月14日,当地法院叫停了比亚迪总计8万吨金属锂配额的合同。然而仅在两天之前,智利政府还在宣布比亚迪已经中标。两天之内态度突变,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比亚迪锂矿被叫停,跟中方企业似乎没什么关系:法新社报道显示,是锂矿所在地科皮亚波州州长以及阿塔卡玛盐湖(Salar de Atacama)附近的土著社区提起了上诉。地方代表认为此次招标方案违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原则。州法院就以“招标存在争议”为理由叫停了锂矿项目。
地方势力不依不饶,中央政府只好打圆场。智利矿业部表示,此前招标过程“公开、透明,并符合所有现行立法”。项目叫停,不代表招标取消。因为早在去年10月,智利政府就已经开始招标,当时比亚迪报价6100万美元,甚至比另一家中标的智利企业高出100万美元。
中方企业仅仅做错了一件事:他们不应该参加国外政府换届期间的项目招标。
智利北部阿塔卡玛盐湖地区的锂矿加工厂,图自智利化学与采矿协会(SQM)
01
智利政府换届
主导此次招标的智利现任总统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an Pinera)是保守派,任期只剩下最后两个月。可是将在3月完成换届的新候选人加夫列尔·博里奇(Gabriel Boric)是左翼,政策取向区别很大。比亚迪参加了一次投标,却要应付两路政府团队,难度可想而知。
作为一名典型的“拉美左翼”,博里奇经常把“资源国有化”挂在嘴边。在竞选期间,博里奇的政策清单就强调这几条:强化国家调控、提高矿企特许权使用费、反对矿产资源私有化、推动建立国营锂业公司。比亚迪锂矿投标结果公布后,他就展现新官的“官威”,要求政府推迟投标,建立“圆桌会议”,讨论合同当中的各种条件。
如果立足智利国情,博里奇的这几句话,确实站在了道德高地。皮涅拉也只好用“国家大义”进行应付:启动锂矿招标,是针对智利锂业落后澳大利亚的行业困境。矿业部也应和称,将国家储备4%的锂资源进行国际招标开采,是为了恢复智利全球锂市场地位。
这番说辞似乎十分幼稚,但是从产业数据看,皮涅拉也没说错。
中国商务部数据指出,目前智利锂矿储量大于750万吨,居世界第一,占全球1400万吨储量的52%,其中阿塔卡玛盐湖的储量占据全国的81%。不过2020年数据显示,智利锂产量仅为1.8万吨,低于澳大利亚的4万吨,位于全球第二。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智利的锂矿市场份额将会在10年内减半。
皮涅拉想着卖矿救急,博里奇的思路就长远得多:拉美媒体《里约时报》19日报道,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正在就建立锂生产国组织进行讨论,类似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博里奇上台后,几个国家都是左翼意识形态主导,各方交流效率更高。加上墨西哥外长曾经亲自拜访了博里奇,组织成员将会进一步壮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锂矿,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石油。
作为下游的新能源制造大国,中国必然会受到锂矿市场的冲击。不过在未来,这种冲击将会成为常态。行业机构预测,汽车电池原料碳酸锂全球缺口将突破16万吨,占比13%。未来几年,全球碳酸锂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期。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330.8万辆,同比增长114.1%。
只要中国新能源市场还在扩张,动力电池就会一直无“锂”取闹。
02
碳酸锂有价无市
碳酸锂的有价无市,本质上是过去行情的综合反映。
自2018年年初到2020年9月以来,由于上游矿业大量放出产能,低价进口碳酸锂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碳酸锂一直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下游市场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转型,满足政策指标的三元锂电池更容易满足市场需求。上下游市场的共同挤压,导致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
2017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的12.6万元/吨上涨至10月的17.1万元/吨,涨幅最高超47%。然而在2018年6月,碳酸锂价格均价已经跌回12.5万元/吨。2020年9月,电池级碳酸锂已经跌到4.39万元/吨。不少厂家因为价格跌破成本,只能关停生产线。
锂矿企业并没有想到,碳酸锂将在三个月后迎来绝地反弹。
2021年初,碳酸锂生产厂家进入检修期,碳酸锂市场货源大幅减少。尽管在复产复工之后,碳酸锂的价格在4-6月进入了平稳期。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快速扩张:2021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123.93万辆,同比增长170.83%。
新能源市场的迅速扩张带动了磷酸铁锂,氢氧化锂等下游产品的需求,碳酸锂的价格也水涨船高。2021年12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28.2万元/吨,与1月1日5.46万元/吨的价格相比,上涨了416.48%。
下游市场需求不断,上游产业却在逐步收口:由于下半年“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下游企业持续选择减产。另一方面,国内盐湖等地的锂矿产量降低,新的锂矿项目开张,可能需要3-5年的时间。国外矿山由于疫情的影响,产出无法稳定供应。
澳大利亚锂矿商Allkem就在18号表示,全球范围内奥密克戎新冠病例激增,将在近期继续使锂矿行业的运营和开采活动受影响,预计在截止今年6月的下半财年碳酸锂价格将比上半财年进一步上涨80%。
短时间内无法保持供应,加剧了下游生产备货的恐慌。目前的碳酸锂客户中,磷酸铁锂厂家订单供应紧张,用于电解液生产的六氟磷酸锂也有新增产能,加剧了碳酸锂的供需错配,华东工业级碳酸锂报价也达到了32.36万元/吨。
上游材料商负责人李潮(化名)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目前市面上,工业级或是卤水的(碳酸锂)都拿去做电池级碳酸锂了。”
上游供应逐步见底,下游凶猛的需求又为市场火上加油。
青海一家碳酸锂企业向媒体表示,客户托“关系”都拿不到货,因为公司根本没有多余库存。藏格锂业相关人士也向媒体表示,公司2021年生产量加上2020年的存货共计1.15万吨已经售完,无法满足现有订单。西藏某锂精矿生产企业高管表示,“客户更多的问题就是你家有没有货,对价格的确不太敏感。”
碳酸锂长达一年的躁动,对动力电池行业造成了持续影响。去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但是行业巨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已经下降到27%,国轩高科三季度毛利率则为18.30%。
市场持续做大,利润却在下降,动力电池涨价似乎成为了必然。山东省电池工业协会顾问谢瑜忠向媒体表示,国内价格涨幅可能在7%~20%左右。江苏某新能源企业内部人士在媒体采访中也指出,短期内的涨价成本,主要由电池厂承担。配合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涨价,产业链相互配合,用规模相对较小的涨价,支撑到2023年。
03
锂资源压力正把下游逼到上游
碳酸锂代表的锂资源压力,正在把下游行业逼到上游。
全球锂资源地分布,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南美锂三角”: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占据了全球59%的已知锂资源量。中国拥有的锂资源,仅占全球的6%。锂矿资源的来源分为锂辉石、锂盐湖和锂云母,锂辉石的提纯效果要远好于锂盐湖和锂云母,但我国锂矿分布情况为“品位低、储量大”,能够直接动用的锂辉石仅占全国锂矿的15%。
现有的锂矿石供应,无法满足行业刚需。国内产能供需不足,让中国企业“全球抢锂”成为了常态。
国内市场中,国轩高科与盐湖股份去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锂电领域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也在去年8月与中国宝武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优选西藏矿业作为碳酸锂战略供应商。
去年10月,智利宣布开放锂盐产品配额招标,比亚迪中标8万吨锂矿开采合约。总计报价6100万美元。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也因为收购千禧锂业(Millennial Lithium)和赣锋锂业相互加价,最终导致千禧锂业被美洲锂业截胡。
抢占产业链角色,并不能解决供应问题。在三元锂、磷酸铁锂和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中,碳酸锂都是重要的中间产品。保障国内锂资源供应的最佳出路,依旧要从国内的锂矿下手。盐湖提锂和锂云母开采因此成为了全新的突破口。
已有实质性产出的盐湖分布 图自五矿证券
盐湖提锂领域,国内重点项目为国内最大盐湖青海察尔汗盐湖,以及亚洲最大锂矿盐湖西藏扎布耶盐湖。宁德时代合作的西藏矿业,开发的就是扎布耶盐湖。
根据西藏矿业发布的公告,扎布耶盐湖即将开放利用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投资额达20亿元。扎布耶盐湖已探明锂储量为184.10万吨,含锂品位世界第二,并且易于形成不同形式的天然碳酸锂的沉积。按1/3可采比计算,资源潜在价值达1500 亿元。成本同比国内其他盐湖降低20%。
“盐湖提锂”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但是故事和产业的距离却无比遥远。
从实际执行看,西藏矿业自2020年就停产了白银扎布耶锂盐厂,理由是“距离西藏较远,没有成本优势”“工艺落后,生产不理想”“新项目正在投产”。与此同时,新日程表却显示,项目“2023年9月30日运行投产”。加上西藏地区基础设施需要开发以及当地生态保护的问题,西藏矿业的盐湖提锂项目,在2022年依旧有着很大的执行压力。
青海查尔汗盐湖的代表项目,则是蓝科锂业的2万吨项目,根据蓝科锂业此前回答投资者提问的说法,公司2万吨项目部分产能已在2021年度释放,2022年碳酸锂产能为3万吨装置产能。
但是蓝科锂业也指出,目前生产的碳酸锂大部分为工业级产品,未来待沉锂装置投产后,才会生产出电池级碳酸锂。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偏向氢氧化锂和金属锂。在锂资源产品中,氢氧化锂、氯化锂和碳酸锂占据相同的生态位,蓝科锂业现有的发展模式,解决不了电池级碳酸锂的燃眉之急。
锂辉石要看别人脸色,锂盐湖还只是个故事,锂云母就成了中国锂业的“灰姑娘”。
以锂云母的重点产区江西为例,仅在宜春地区,探明氧化锂可用储量 260 万吨,占全国矿山锂资源量约 60%。针对锂云母中还有的钾、硅、铝、氟等杂质,钾、硅、铝等杂质可以借助隧道窑、一步法沉锂等工艺进行分离,进一步开发出钾钠长石等产品,氟则拥有专门的固氟技术,控制了锂云母含锂量低带来的成本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云母提锂的技术持续优化,相关工艺价格已经从2017年的10万元/吨,降低到了3.6-4.5万元/吨。如果将隧道窑回收废热和连续生产等要素考虑进来,未来五年,锂云母的开发成本可能会降低到3万元/吨。对比锂辉石提锂的4.5-6万元/吨价格,以及可能的国际锂辉石市场变动而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作为国内云母提锂路线的代表企业,永兴材料的产能就因为技术工艺的升级迎来了大爆发。2019年,该公司锂盐产量仅为969吨,一年之后,这一产量达到了8741吨,涨幅802.1%。1月18日,永兴材料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72亿元至9.24亿元,同比增长238%至2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3亿元至7.89亿元,同比增长316%至336%。公司共计2万吨的碳酸锂产能也在逐步推进。
无“锂”取闹的市场要持续多久,目前尚无定数。但是上下游企业在一件事上达成了默契:谁掌握产能,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打开APP查看70条评论
评论70条
NaP
2022-02-03 13:13
1.全球锂储量和石油有点类似,只要想找就能找到,无非是开采成本问题,现在为什么大家都去弄盐湖?因为盐湖开采的成本低,而且单位时间里产能高,比起提炼矿石优势非常大。而且现在大家都去抢大型的盐湖,小盐湖都看不上。
国内不止有西藏,四川也有大量小型的盐湖、卤水井,比如茶马古道卖的盐和腌火腿的盐就是从这些卤水里提炼的。在国外,非洲大陆还有大量的盐湖和锂矿没有被开发。
中国的锂储量,大致估算能占到全球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只是很多地方当前不容易开采,但是量绝对是够的。很多所谓的稀缺只是暂时的。
这就和石油、煤差不多的逻辑,你看煤现在用完了吗,德国的煤开采多少年了,现在也没开采完。而中国的煤,假如中国别的能源都不用了只用煤,目前发现的储量也够中国用400年的。石油也差不多是这个状况。
2.从商业利益的角度,也应该摒弃那种“通吃”的心态,如果外国的盐湖全是中国拿了,那么欧美国家可能就会更改技术路线比如钠离子电池,而且欧美企业吃不到一点红利,这些地方的市场就培育不起来,这个道理很简单,欧美人如果生活中很少见到锂电池的车,哪怕你车再好,市场发展不起来也没用。让出一点盐湖的利润,可以当做是培育市场了。
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当前中国只需要确保全球的锂“不歧视”中国企业,也就是说不能出现那种“锂只卖给欧美不卖给中国”的情况。只要完全市场化,中国就不怕。如果某些国家歧视中国企业“比如不卖中国或卖中国更贵”,那中国也应该“对等歧视”,歧视该国相关商品以及任何含有该国组件的产品。
guan_15468756991382
2022-02-03 11:46
今天墨西哥总统没收了中国赣锋锂业在墨西哥的矿。只是因为它们像国有化。这个矿一直被美国施压。中国掌握和进口世界70%锂电池汽车和电池还有加工。必须以国家力量形式帮助出海企业。如果墨西哥总统敢听从美国的话,把中国企业是先投资5000万美元的矿收归国有。中国必须抡起大棒,对它制裁。禁止所有矿对它进行投资和开发,如果有任何电池企业敢收购墨西哥这个矿产出的碳酸锂中国就禁止这些企业进入中国,如果有任何车企采购墨西哥这个没收中国企业的矿就禁止向中国售卖汽车。加快资助钠离子电池打压锂矿价格。并且南美几个极左要成立锂欧佩克,这对中国新能源发展威胁非常大,因为中国占了全球70%新能源汽车销量。产业链最为发达。中国应该尽快立法和让驻南美大使们关注这方面进展撮合中国企业和当地国企和私企合作,保证中国锂矿供应安全,趁着锂矿还没有开始暴涨尽快安排。
zyu
2022-02-03 13:28
中方企业仅仅做错了一件事:他们不应该参加国外政府换届期间的项目招标。
可问题是,中企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不参加招标的话,那不是直接把机会让给其他企业了吗?
女儿奴
2022-02-03 11:35
水濂山人
2022-02-03 10:48
中国过分重视纯电汽车了……如果把氢能源汽车放到和锂电汽车相同的地位,以布局“南方锂电汽车、北方氢能源汽车”,届时对锂的依赖会大大减少。
知道大家为啥都选择电动化么,欧美中都选了这条线。因为氢能源专利的大部分成果在日本,你选氢能源就绕不开日本。生产多少车就得交多少专利费。而且中国发电量,电网覆盖可以说独步全球了,搞电动化省时省力。从零开始搞氢能源费力不讨好。
麻蜥
2024-07-05 08:32
来自山东省
RandDocker
2022-02-14 15:43
钠电池+高热效率混动 应该对中国是最好的方案
纯电锂矿不够,纯油油不够,折中对冲一下最好。钠电池不存在矿不够用,所有车都用钠电池也不会缺钠矿。钠电池密度低点就低点,反正混动纯电续航不需要那么高,200公里足够90%用车场景。高热效率混动,综合省油可以到70-80%,以上,如果大幅提高油价,引导能用电就用电,甚至可以省掉90%以上燃油消耗,石油对外依存度可以降到很低低,同样石油战略储备量可用是时间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而且某些地区大面积停电或者缺电限电的的时候也不至于都是纯电车的话直接瘫痪。
钠电池太重,不适合运动力电池。
Ddfy
2022-05-10 18:12
NaP
2022-02-04 19:18
1.你不关注资本市场,所以你的信息太落后了。盐湖开采的成本低,单位时间产能高,可以快速拉升产能,盐湖提锂的产能是按产线算的,懂什么意思吗?
2.我为什么要用谎言骗人?我说占四分之一你不信,我让你去找机构的研报你不去,我说6%是“易开采的锂储量”你不信。
3.锂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有需求,再说的精准一点,有市场。如果没有市场,钻石毫无价值,黄金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老是想着打击上游的原材料,但是你看世界上卖原材料的,哪个靠卖原材料富了
至少中东产油国是靠卖石油富了吧?原油或者说石油应该属于原材料吧?当然如果你说不算那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