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军:“周总理”回延安看到的黄土高原是怎样变绿的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2-06 08:05

高燕军

高燕军作者

“地图看世界”专栏作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燕军】

最近特型演员刘劲有点“闹心”。他率剧组赴延安拍电影,想拍摄再现1973年周恩来总理回延安时的场景,却发现当地已很难见到当年的黄土荒坡,在黄土高原更深处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外景地,不得已在后期制作时通过采取高科技手段处理,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几十年间,黄土高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非汛期黄河变清,黄土高原变绿,今天的绿水青山,又有着过往怎样的努力呢?

1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黄土高原大部分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其中半干旱地带约占到60%,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平均厚度 50~100m,地形破碎,土质疏松。耕地分布在有限的黄土塬上,为了获得更多耕地,当地以往常常进行陡坡开垦,人地矛盾严重。加之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地区植被覆盖锐减。长久的不可持续的发展,使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遭到严重破坏:荒漠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曾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沙尘天气频发,并影响整个华北。

随着经济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治理得到重视。1978年11月,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始启动。1999年,川陕甘3省开展退耕还林试点,从此揭开了我国退耕还林的序幕。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推广并全面实施。2014年,全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实施。这项已经实施19年、累计投入达到4500亿以上、完成退耕还林4.47亿亩(约相当于两个山东省),在全国25个省实施的生态工程,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作为工程中重点区域的黄土高原,国家也单独印发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着力使区域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同时,高原区内农民也开始变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向生态经济效益双赢发展:发展集约高效的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创新生态旅游;不再单一依靠粮食种植业。以往冬季燃煤取暖和木材烧火做饭是最主要的两种能源,这需要大量使用木材和开采煤炭,减少地表覆盖的植物量,造成土地大面积裸露。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以往老旧的能源消费方式,煤改气、煤改电,同时也改善了大气质量。

为了控制水土流失,使植被得到有效保持,工程措施也需同步开展。打坝建库,平整土地,建设淤地坝,结合坡面治理、沟坡联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全方位防治水土流失。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的愿望就是有一天,“黄土高原由一望光秃变成一片青绿”。这个愿望正逐渐成为现实。根据测算,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从1999年的31.6%,增长到2013年的59.6%。其中延安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在19年间,更是由46%跃升至81.3%,,森林覆盖率达到46%以上,增速居全国前列,退耕还林面积占全国的2.5%,占陕西省的1/3,被称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2016年延安市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图 退耕还林草前(左图1999年)和后(右图2013年)黄土高原区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

来源:陈怡平等

黄土高原中的沙漠化趋势也得到控制。毛乌素沙漠在治理中止沙生绿,80%的面积得到治理。当地居民采用打草方格、扎沙障、种植固沙植物,榆林由“沙漠之都”变为了“大漠绿洲”。而库布其沙漠如今更是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治沙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和利用。

图 1984-2016年间黄土高原区域的卫星影像图变化

来源:Google Earth

除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山区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迁出务工或迁居城镇,从事种植业的人口数量减少,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喘气,人地矛盾缓解,黄土高原很多地方出现了撂荒弃耕现象,生态开始进入自我恢复阶段。森林覆盖率也从持续下降到达拐点并开始上升,这种现象被芬兰地理学家马瑟命名为“森林转型”(Forest Transition),18世纪以来的欧美发达国家皆出现了森林转型现象。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也逐渐经历森林转型,这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趋势。尤其是当前正处在或处于刘易斯拐点之后,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地矛盾将得到极大缓解,并促进农地边际化进程的发展。可以预见,劳动力投入低的林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优势。

正所谓,“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从长期角度来看,黄土高原地区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得到扭转。正基于此,学界内也出现了没必要继续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工程的声音。

图 2010年省际劳动力迁出和森林蓄积变化量的关系

来源:李凌超等

2 生态效益明显

黄土高原的治理,带动了林果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并趋于合理,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陕西的经济生态果业逐渐成为当地农民持续收入的重要增长极,是 “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绿色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典型。

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生态效益也逐渐显现。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变化,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黄河含沙量的改变。傅伯杰等的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植被措施成为了土壤保持的主要贡献者,贡献达到57%,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结合坝库、梯田等工程措施,黄河的含沙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历史上黄河的最高含沙量达到每立方米911公斤,1933年最大输沙量达39.1亿吨,而如今的年最大输沙量已经锐减至3亿吨左右,非汛期80%以上的黄河河段是清的。

图 黄河几个断面的泥沙年负荷在50年间变化趋势

来源:傅伯杰等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的加快,也使当地原本频发的沙尘天气得到遏制。近三十年的沙尘暴天数下降显著,当地人居环境愈发改善。

图 黄土高原年沙尘暴日数在50年间的变化趋势

来源:颜明等

3 未来仍有挑战

虽然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未来对植被的巩固仍有巨大挑战,前景不容乐观。历史上部分地区的植树种草缺乏前瞻性,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和经济效益,忽视因地制宜。

例如过分强调外来树种、高价值树种、速生树种,以刺槐、油松、杨树为主,而忽视了对乡土树种、乡土牧草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人工种植的植被结构单一,树种单一,未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环境承载能力仍十分脆弱。

部分地区使用的高耗水植被,需要更多的水,但又无法满足森林对大气的水分反哺,进一步加剧了本就处于半干旱区的黄土高原的用水矛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这部分地区的人工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差,植被老化,易受病虫害侵袭,土壤干燥化开始显露,生态状况急需改善。

随着部分地区首轮退耕还林的补贴进入了结尾调整阶段,加之近几年气候条件的变化,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率甚至出现了倒退。例如2012年以后,陕北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就出现了短暂连续几年的下降,给如何保持植被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现实的思考。另外,部分地区资金的缺乏也制约了当地的生态治理力度。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角度来看,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不宜过度扩张,着力从扩大植被面积转变为植被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重建,加大对现有植被的养护。加快对历史原因造成的单一、高耗水植被的结构改善和多样化树种替换,重视因地制宜发展草地农业,加强工业造成的水土污染治理,并引入高新科技,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索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晗生, 杜正科.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及其有关问题思考[J].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13(3):135-142.

[2] 颜明, 王彩侠, 王随继, et al. 1958—2007年黄土高原沙尘暴和降雨的时空变化研究[J]. 中国沙漠, 2013, 33(3):850-856.

[3] Chen Y , Wang K , Lin Y , et al. Balancing green and grain trade[J]. Nature Geoscience, 2015, 8(8):739-741.

[4] Wang S , Fu B , Piao S , et al. Reduc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Yellow River due to anthropogenic changes[J]. Nature Geoscience, 2015, 9(1):38-41.

[5] 李凌超, 刘金龙, 程宝栋, 杨文涛. 中国劳动力转移对森林转型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18,40(8): 1526-1538.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宙斯
延安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