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帆:疫情扩散、美股崩盘,批评中国经济的论据倒成了闪光点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3-13 08:03

孔帆

孔帆作者

旅法媒体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新冠疫情在中国已经逐步得到控制,在多个国家却有蔓延之势,同时石油与美股等连续暴跌,原本人们还在以各种心态揣测中国经济形势,现在不由得担心起全球经济来。

到底如何看中国经济?3月2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47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有三个引擎,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而并非只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我看完很受启发,也想谈谈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所拥有的三大支撑;或者说,中国正是有了这三大支撑,才能使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更为稳固。而且在山雨欲来之时,一些西方专家也不时在媒体上提起其中的某一点。

第一是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中长期不会改变。

根据日前邓白氏商业资料公司的评估,在《财富》 1000强企业中,有163家在中国拥有与其有直接业务关系的一级供货商,而938家拥有中国第二级供货商为第一级供应。换句话说,几乎所有的《财富》1000强企业直接或间接承受了供应链上的“中国因素”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都会思考这个问题:疫情过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还会牢固么?需不需要从中国撤离?

可以说,跨国企业担心的事情,正是欧美一些国家想要的结果。然而这次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却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更加显著,很多国家的官员可以说直到这一刻,才真正认识到中国的不可替代。当然了,他们依然会强调中国的“可以替代”。

《金融时报》3月5日的专栏文章说,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一些药品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包括阿奇霉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不仅在美国使用的许多药物都是在海外生产的,而且其关键成分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生产。

尽管印度是世界最大药品出口国之一,但其70%的原料药依赖中国,而许多关键的抗生素和退烧药,依赖程度几乎达到100%。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既是新冠疫情的中心,也是世界口罩生产的中心。中国每年口罩产量占全球的约50%,而法国Segetex-EIF集团总裁David Suissa说:自从冠状病毒出现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压力重重下工作,口罩的需求量激增了60倍。然而,我们的口罩生产70%是在中国。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的春节停工将威胁到日本、韩国、欧洲甚至美国的经济。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百威英博(AB InBev)和辉瑞(Pfizer)等大型企业已经看到了影响。

日前的法国《回声报》在报道新冠疫情对苹果公司造成的严重影响时直接指出:本次疫情再次凸显了苹果公司在销售和组装程序上对中国的依赖。

情况如此“严重”,欧美国家当然不能不表态了。《金融时报》上述文章说,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健康小组委员会主席安娜·埃舒日前表示,“让中国为我们制造运动服是一回事,但要依靠它来提供我们的药品供应吗?这是不可接受的。”共和党参议员乔西·霍利在2月27日提出《医疗供应链安全法》草案,目的是针对中国爆发冠状病毒而导致美国潜在的药品短缺风险,借此确保美国医疗产品供应链的安全。

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将此次疫情视为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因为它暴露了国际供应链的脆弱性。他认为疫情表明国际对中国“不负责任和不合理”的依赖,因此需要重新考虑全球供应关系,尤其是在医疗保健和汽车行业:“我们不能继续依赖中国来生产80%至85%的活性药物成分。”

3月4日,在三精制药的药品生产线,工作人员在进行生产作业。(图片来源:新华社)

话虽然这么说,但估计制造商听了会发笑,不依赖中国,难道依赖政客们的嘴一张?

所以,3月8日的《德国之声》评论这样写道:每当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起“美国优先”,说起“将就业岗位搬回国内”时,许多人都会因此而激动。而当德国经济部长或者法国经济部长说要提高欧洲内部的产能、"将某些经济领域搬回来"时,则极少有人为此而激动。

让我们先以奔驰汽车或者大众汽车为例:“德国制造”早已是过去式。汽车厂商如今自己只生产大概1/4的零件,其余都来自各个供应商,一辆汽车早已是一件由全球各地零件组装起来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对物流的要求十分高,所谓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来自中国、装载有重要零部件的集装箱如果无法抵达汉堡港,大众、奔驰的生产线很快就得停工。

英国BBC则这样说,中国工厂春节期间的停工,直接造成从东亚、欧洲到美洲的总装厂拿不到零部件和无法开工或被迫闲置产能;这会造成全球原材料和大宗商品需求疲软,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疲软和失业等一连串多米诺骨牌效应。

3月6日的《纽约时报》报道,上月,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Hyundai)的韩国工厂停产,原因是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短缺。日产汽车(Nissan)说,停止其日本生产的原因是零部件短缺。由于越南一家生产游戏机的工厂无法从中国获得关键部件,任天堂(Nintendo)推迟了将其广受欢迎的游戏机Switch投放美国和欧洲市场的时间。

德国、法国制药业的重要原料80%依赖外国、依赖中国供货的比例也高达40%,政客们认为必须有所改变。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依赖呢?因为本土生产的成本太高了,医保体系也面临着巨大的价格压力。

谈及产业链“去中国化”,评论说,难道我们真要回到各国本土生产的时代?回到19世纪?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年代?谁要是这么盼望,就得仔细掂量一下那些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的人们,好好想想如何给他们一个解释。

然而,供应链重组已不可避免,只是时间和幅度的问题。《金融时报》认为,从整体而言,供应链洗牌也未必是针对中国,而是对于全球布局的地区性分散风险。

近日,工人在苏迅电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作业。(图片来源:新华社)

几个因素决定中国的供应链不能完全被取代:第一,中国有比他国更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第二,在特定产业,中国所能提供的技术和劳工水平不是目前东南亚低工资国家能轻易取代的;第三,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支持供应链留在中国,显示有一部分“在中国,为中国生产”的外商生产将倾向于留在国内。

比如说,有专家认为越南是国际供应链的受惠者,但是,疫情也暴露了许多越南工厂的供应商其实位于中国。此外,某些供应链的替代国家,如果面对像新冠病毒之类的挑战,可能也有其公共卫生与政府治理的问题。很明显,几乎没有国家能够采取中国这样的应对措施,在短期内就让疫情趋于平稳。

法国经济部长说的没错,这次疫情将会改变游戏规则,但是,如何改变?可能不仅仅是欧美等国家说了算了。

当然,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国内产业必须争取升级,并促使国内消费的升级,尽管短期内国内需求也会受到冲击。这也是我们将要谈到的第二点。

第二,中国国内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增强。

多年来,欧美经济界专家一直把中国定义为“世界工厂”,将中国主要视为一个出口导向的加工型经济。

路透社专栏作家John Kemp日前在文章中指出,在1990年代末和2000年代初可以这样对中国这样定义,然而,今天这个定义已经不再准确。到了2020年代,中国已经从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比肩美国的经济体,成了一个对国际经济产生冲击的国家,同时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变得更有韧性。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将近20%,低于2006年时36%的峰值。

中国的出口导向程度远高于美国(12%),但低于英国和法国(30%),更是低于韩国(43%)和德国(47%)。

2018年中国进口占GDP的比例为19%,低于2006年的29%,但与美国的15%相比,没有高出太多。(“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2020年3月)

然而,即使中国的国内导向不断增强,但由于规模非常庞大而且增长迅速,中国经济在世界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经济可能不是特别依赖进口或出口,但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它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冲击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占全球总产出增长的近30%。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美国(12%)和印度(12%)之和(《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10月)。

以现金计算,从2013年到2018年的五年中,中国的商品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8%,是世界其他地区进口增长率0.7%的两倍以上。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在服务方面,中国的出境旅游每年增长近11%,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总计增长70%。相比之下,同期美国的出境游每年增长8%,而英国出境游每年仅增长6%。

英国BBC日前报道说,由于中国在国际时装、奢侈品和高端产品消费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中国买家的“消失”对奢侈品行业是个巨大打击。由于购物者数量骤降80%,仅英国奢侈品品牌巴宝莉一家公司,已经关闭了在中国64家门店中的三分之一。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点在石油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中最为明显,不过中国在制造业以及旅游和航空等服务业的影响也愈发明显。

John Kemp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持续到疫情结束之后,还会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的全球实力平衡。中美贸易战,美国始终把冲突聚焦于制造生产以及商品出口的失衡,因而扭曲了对于长期经济及战略均衡态势的看法。

事实上,美国经济在过去150年占据主导,源于其无可超越的内部市场规模,这是英国、德国、日本等竞争对手难以匹敌的。不同于英国、德国、日本或者前苏联,中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个拥有相似内需市场规模的竞争对手。

中国如果能够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依靠的是其巨大内需市场,而并非出口。如果全球经济真的发生危机,中国的内需市场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疫情下国际投资者仍看好中国市场。

还是来自路透社的分析:随着中国疫情的逐渐平稳,国际投资者们开始回过头来关注中国市场。

首先,投资者们认为,中国股市是最先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忧虑打击的市场之一。现在一些投资者押注其或许也是最先从打击中恢复的市场开始。可以这样说,中国疫情的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控制平稳,也是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先机。

国际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都认为,最近股市表现反映出,市场预期病毒疫情的影响在中国正得到控制,而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则还是未知数。

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等外资证券经营机构一致认为目前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与机遇。正如高盛集团在致信中国证券业协会时所表示的:“尽管中国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还是祝愿有一个繁荣的2020年。”

不仅股市,中国的房市同样被投资者们看好。3月4日,享誉全球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最新发布《2020中国商业地产投资意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目前正受到疫情影响,但大部分投资人都对市场持有信心,并看好中国内地商业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

与此同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基本面向好等因素均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美股大跌后有所调整,年内的前景尚未完全明了。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这些有力的支撑并没有根本的变化,至少在美国真的发生危机时,在这些方面只会比美国更好。再加上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对打胜中国经济保卫战,我们充满了希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新冠病毒肺炎 中国经济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