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羽峰:美国政治正在“台湾化”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5-20 07:18

赖羽峰

赖羽峰作者

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赖羽峰】

最近,作为一个美国留学生可以说经历了一次舆论过山车。这个过山车从国内舆论起,又接上美国舆论。我想从海外国人的角度谈一些观察。

国内舆论

海外疫情大暴发时,看到对一家三口隐瞒病情回国的报道的评论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评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国外的别回来”和“回国一切费用自理”两种态度。后者是合理的,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海外国人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这样的评论有点缺乏人情味。至于前者,就是纯粹的对海外国人的排斥。

抗击疫情中,海外国人全场被打。上半场是外国人让我们“滚回”中国去,下半场是国人让我们“滚回”外国去。

但之后我发现评论慢慢变得理性了。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表达欢迎海外国人回国,只要遵守国家法规即可。甚至还有网友鼓励留学生回国避险。这些言论很让人感动。作为海外国人,我们非常明白大家为了控制疫情做出的牺牲,看到隐瞒病情带毒回国的报道一定会有负面的情绪,但是这样的人是少数,海外国人也唾弃这样的人。

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海外国人绝大多数都有“不给国家添乱”和“同呼吸共命运”的觉悟。看到胡锡进反对“家乡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的言论,我感觉终于有官方为我们海外国人正名了。在此,我也表达一下我对这篇文章的支持。中国的主流媒体不应该像台湾绿营媒体一样,以煽动情绪博取流量。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继续走好理性、客观、公正的路线,维护国家反对仇恨言论、反对歧视言论的氛围。至于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自然交由国家法律处理。

如果我对老胡观点的支持仅仅写到这,还是会有很多人批判我,正如老胡文章底下评论区的网友批判老胡一样。

我们不妨就这个问题再深入讨论一下。我对老胡观点的理解,也是我支持他的地方在于,我们必须明确两个层面的概念,即(1)隐瞒病情带毒回国是否应该批评?(2)用什么方式批评?

前者显而易见,批评是应该的,媒体应当揭露错误的行为,以儆效尤。然而老胡反对的是媒体使用情绪化的、有煽动性的,甚至有可能不必要地扩大打击面的言语。群众在付出了巨大牺牲、马上就要胜利的时候看到有人破坏抗疫成果,有情绪要表达是人之常情。

然而媒体作为信息和思想的专业传播者,应当保持专业素养所要求的理性、客观、公正。批评应当以事实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

有些人可能觉得,以上论点不就是唱唱高调的俗套吗,凭什么说些人民爱听的话还不对了呢?媒体跟随“民意”难道不可以吗?但我认为,如果媒体保持理性、客观、公正可以凝聚社会,反之则加速社会分裂。

在此不得不再次请出已经被批得体无完肤的美国。如今美国的媒体大多数旗帜鲜明,如果你是CNN的观众,你不会去看福克斯新闻,反之亦然。Matthew Gentzkow和Jesse Shapiro发现,人们倾向于去读和自己观点相似的媒体;而媒体为了逐利、吸引流量,跟随读者的偏好传播信息。

这就形成了一个反馈系统,将美国媒体的立场分化越拉越大,同时也将美国社会越拉越分裂。美国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政客都会承认,美国社会正处于一种深度分裂的状态。当然,这有更深层次的种族、财富分配的原因,但美国媒体扮演了一个催化分裂的角色。

现在美国的分裂和中国的团结,媒体的行为不同可能是重要原因。在这样的一个敏感时期,倘若媒体肆意迎合大众情绪,让海外华人觉得自己被影射了,那国外的小伙伴和国内的小伙伴还怎么愉快的玩耍?要当心不要走上美国的错误路线。

事实上,我们的民众是从善如流的。从最初的让海外国人国外呆着,到鼓励留学生归国避险,我们可以看到当情绪平复之后国人的善良自然而然地就流露了出来。媒体如果能促进社会善良的表达就是善莫大焉。

最后我想晒一下国内一些好心人对我们留学生的关怀。义达物流免费为我们留学生送口罩,今天已经收到发货邮件了。在此向好心人们表达诚挚的感谢,让我们感觉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没有分割。

美国舆论

此外,我也想写点关于美国舆论风向的观察,这对我们自己也有借鉴作用。

美国舆论界现在是魑魅魍魉大行其道,新冠病毒带来的担忧和恐惧在肆无忌惮地以种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方式喷发。大家真的应该感谢国内能坚持言论操守的人,尽管在大众有情绪的时候有些话听起来逆耳,但我们得心平气和地判断那是不是忠言。

反观美国,当舆论操守崩坏的时候,最近特朗普一再使用“中国病毒”这样的言论。你以为只有特朗普和他的忠实跟班在对中国污名化吗?来看看《The Hill》在美国中部时间三月十八号下午四点的文章标题吧。(《The Hill》可不是美国地摊媒体。)

如果你对《The Hill》使用“武汉肺炎”提出抗议,他们会告诉你这是本媒体的“观点”专栏,并直接引用标题下面的一行小字告诉你:不代表本媒观点(“THE VIEWS EXPRESSED BY CONTRIBUTORS ARE THEIR OWN AND NOT THE VIEW OF THE HILL”),顺便给自己扣上维护言论自由、反对中国打压的高帽。反正这一波操作有华尔街日报做榜样,照搬就是。

我大概扫了一下文章内容,就是“反中”的常规操作。有趣的是两个作者:

这两个作者以及所属机构都是明显有“反中”倾向的。特别是后者所属机构很有意思。大家自行感受一下the Forum for Religious Freedom–Europe网站的首页,“SOUTH KOREA – Coronavirus and Shincheonji: Stopping the Witch Hunt – Urgent Appeal from Human Rights Groups”,希望韩国政府停止打压新天地教(然后开启“物竞天择”防疫模式?)。

这样明显带这有色眼镜看中国的作者能写出理性、客观、公正的文章吗?

回到特朗普对于特定词语的执着。直观地看,他是为了把美国国内压力转移往中国,让选民觉得美国是中国的受害者,一切都是中国的错。然而,我觉得更重要的、也是我所担心的是,特朗普的言论可能预示共和党在美国大选中要走台湾民进党的路线。

美国自从新冠担忧升级之后已经有多起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在美国现在的社会氛围下,这是必然。然而,抗击新冠很可能是长期斗争,恐惧和担忧会渐渐疲劳化,进而被常态化的生活取代,随着情绪的平复,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应该会慢慢降低。然而,如果共和党学民进党通过给对手扣“亲中”的帽子来打击对手,那么针对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的仇恨犯罪可能贯穿整个选举。

目前美国大选的形势向着拜登对特朗普的剧本稳定发展。共和党之前的筹码,即股市和就业,都受到冲击。最近对美国股市的分析已经非常多了,而就业冲击可能也马上到来。美国多家媒体,都报道了Marriott开始给员工“放假”(furlough)了。旅游,运输,餐饮,零售应该是最先感受到地震的行业。

在股市崩盘之前,美国就业数据还是好的。下图是美国失业率的历史数据:

美国的失业率从2010年开始就一直下降,2020年2月的失业率是3.5%,这在历史上都是低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而劳动人口是十六岁以上且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以,失业率不反应美国的劳动人口。

美国人的资产主要储蓄在股市,股市大跌使得一部分人财富受损,就会有一批人被迫进入劳动市场寻求工作,特别是年纪较大的美国人(美国没有强制退休年龄)。然而,他们在这样的严酷的市场条件下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小。同时由于市场需求降低,公司裁员会造成大量的失业者。两方面一同作用,美国失业人口会大涨,特朗普连任就会面临极大的威胁,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治安方面的动荡。

最近美国要推出的给每位美国人一千美金的方案,我认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快”,因为危险迫在眉睫,而美国超过半数的家庭筹集不出$400来应对经济上的冲击,大批的失业和家庭缺乏现金度过难关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如果特朗普没有政绩可以吹,那就只能靠抹黑和给对手扣帽子了。

那么有什么迹象表明共和党可能要搞民进党的那套呢?答案是Tom Cotton(共和党人,Arkansas参议员)。在这个选举活动都因为新冠取消,甚至民主党党内选举都推迟的时候,Tom Cotton显得特别积极。《POLITICO》本月十四号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

其中提到Tom Cotton是Arkansas议员,但却在离他家乡超远的Ohio投放支持特朗普、反对拜登的广告(”Tom Cotton is up for reelection in Arkansas. So why is he advertising in Ohio?”)。就算他是想为十一月的议会选举造势,也应该在Arkansas而不是Ohio投放广告吧?

这样迷之操作的原因是他想参加2024的总统角逐。他的竞选策略就是现在和特朗普捆绑销售,赢得特朗普的支持者的支持,争取角逐2024总统候选人提名。明白了他的目标,就能够明白他为什么现在这么卖力支持特朗普,也能预期他以后会多积极制造有利于特朗普的舆论了。他会制造什么样的舆论呢?吹政绩估计是没戏了,那就来抹黑对手吧!《POLITICO》观察到,Cotton对打中国牌很有兴趣:

通过以上两个来自《POLITICO》的截图,明显看出Cotton有利用“仇中”、“反中”煽动选民的想法。同时,他还直接对特朗普阐述过自己在选举中利用中国的想法,虽然具体如何利用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利用中国作为假想敌来攻击对手。如果是这样,具体操作就可以基本参见民进党在大选的表现了。

煽动选民“仇中”、“反中”是简单的,美国人不喜欢中国的政治体制,所以在美国说中国不好是常态。在这个特殊时期,煽动选民就更是手到擒来。他需要做的就是把拜登和“亲中”牵上线。事实上他已经开始了。同样是在《POLITICO》14号的文章中,提到了Cotton在投放的广告中批评拜登对中国的政策。

我找了Cotton的广告视频来看,总共一分钟,前十五秒是“仇中”,说中国各种邪恶;然后批评拜登对中国软弱,hunter Biden与中国有密切商业往来;最后十五秒就是“反中”,鼓励美国对抗中国,保护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和国家安全。可以说是结构严谨,意图明确。此前,他在《National Review》上有一篇发表于本月11号文章同样直白:

除了利用“仇中”、“反中”帮助特朗普选举之外,在其他方面Cotton的意见对特朗普很可能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如在2017年的时候就有一篇文章中提到,特朗普在关于伊朗的问题上忽略他的国安和外交专家的意见,打电话询问Cotton对伊朗问题的看法。又如Vox在2018年认为Cotton作为特朗普最铁杆的同盟,是CIA director的有力争夺者,而他没有当选CIA director应该是他和特朗普共同的政治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Cotton不是蓬佩奥那种跟班型选手。根据美国网站整理美国议员在投票时与特朗普意见是否一致的数据,Cotton无论怎么排也不是共和党中跟随特朗普最紧的,甚至都排不到前排。一个紧跟特朗普的政客不可怕,最多是个帮腔的,一个特朗普铁杆盟友但却又时不时跟特朗普保持距离的才应该被注意。

另外,Cotton本人对中国的态度是非常负面的,搜索他的最近的推特就能看到:

无论特朗普是否听从Cotton的建议,以“仇中”、“反中”为主要武器,Cotton本人的积极“反中”是会贯穿整个选举的。这对美国华人,乃至整个亚洲族群都会是一个威胁。在目前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已经抬头的形势下,这对海外华人来说是雪上加霜。一个号称民主灯塔的国家正在政治台湾化,我也是无语。只能希望在这个多事之秋,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周雪莹
新冠病毒 新冠疫情 舆论 美国 中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