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格:20年前,我在踩踏事故中幸存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1-04 10:44

劳格

劳格作者

投资顾问

外滩拥挤踩踏事故的细节这两天逐步被公布,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踩踏事件都是相似的。这起事故和我高中时一场经历简直是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大小有所不同。

二十年前的元宵节,我还在读高中。家乡(河北某市)的公园举办灯会,当晚有近两万人进园游玩,我和一个同学去凑热闹。灯会在公园的最深处,由于当时园内到处都在施工,因此从园门进去必须要经过一座不到3米宽的石拱桥。

外滩拥挤踩踏事故的细节这两天逐步被公布,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踩踏事件都是相似的。

晚上9点多,我和同学准备回家,随着人流走走停停到了石拱桥附近,在我还差1-2米就要上桥的时候,人流停下了。在此之前,桥面交通很均衡,进园和出园的人流都自觉靠右行走,速度虽然慢但还走得动;不知道什么原因,进园的人流突然中断了一下,出园的人迅速占满了桥面,与进园的人撞在一起,形成了顶牛。结果桥头附近谁也动弹不得。

开始,谁也没觉得这是个事,依然说说笑笑。但是半个小时发现还是不能动,才有人意识到出了问题。人群开始慌乱,可无能为力,只有各种叫喊声和哭声越来越大,有人向后面不知情况的人群喊话,让他们退回去,但嘈杂声淹没了理智的声音。大约一个小时后,随着依靠桥栏的一个女孩倒下去,人群突然失衡,更多的人倒下,被另一批人践踏。随着“出事了!”的叫喊声,拥挤到桥头的人群终于散开,留下一地的鞋帽和十几个躺倒的人。整个事件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内圈人群的提前自救,有不少孩子被人们从头顶接力传了出去,避免了可能更惨烈的伤亡。

整个过程我都清楚的看在眼里,因为我也在事故的中心。踩踏发生时我也倒下去了,万幸的是我倒在最上层。我知道如果不能及时爬起来,就可能永远起不来了。我拼命的撑了一下地面,借力站起来,然后把一起倒下的同学拉起来。看看周围,轻伤者基本自行离开去找医生,而面对地上十几个一动不动的人,现场几乎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幸而两个当地卫生学校的学生为几名还有心跳的重伤者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顺便说一句,受此事影响,我读大学后唯一参加的社团组织就是红十字会)。

接警后匆匆赶到现场的警察只有2、3个,显然他们的力量也不够。不过警察总算是能够出面组织一下。随后,我和同学还有很多游客把受伤的人抬去就医——公园的对门正好是家医院。我抬过去的是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姑娘,当时已经口吐白沫,脸上出现了不少紫色的斑点。医生做了简单的诊断后告诉我,她已经不需要抢救了,有限的人手应该留给还有生还希望的人。

二十年后回想起整个事件,我仍然记得那个冰冷的夜。我蹲在医院的走廊上,感觉着身边的人脉搏一点点消失。最后我把自己的棉外套给她盖在头上。然后每当有东寻西找的人走进医院,我就掀开外套问对方是否认识。临近午夜,一个满脸泪花的女孩进来,我近乎麻木的例行询问,她认出自己的同学后,惨叫一声瘫坐在地上。事后我才听说,在此之前这个女孩刚刚知道自己的妹妹也在事故中丧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上网搜了一下,使用了各种关键词的组合,却找不到这起事故的任何痕迹。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了,除了亲历者恐怕现实中也几乎没人记得这场事故。(观察者网注:河北省中部许多城市因此多年未举行灯会

但是,类似的事故却并没有消失,时不时就会以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占据新闻头条。这些年来我反复回忆当年的亲历,总结出两个特点:一是危险会突然而来,二是面对危险你无能为力。

踩踏事故通常都是危险逐渐累积最终至爆发,但为什么我说是突然而来?

很多人都在节假日去过步行街或者旅游景点,也都感受过随着人群停停走走的经历。经验告诉我们,人流停住的通常都是由于前面的人避让不及时造成的。只要大家都侧侧身,很容易就过去了。后面的人只要稍微等一下就可以继续前行,没有退后的必要。

这个经验一般来说是对的,所以在人流停止的时候,人们会习惯性的原地等待,以为很快又会继续向前,而不会意识到潜在危险正在累积。当停滞时间过长,人们发现情况不妙时,身后跟进的人流也已经停下来等待,堵住了任何退后的可能性。而此时最后面的人还在一边缓慢前进,一边等着前面的人侧身。只有前面发生了明显可见的是事故,后方观察到人群大片倒地,人群才会迅速后撤——以我当时的经验,出现踩踏后不到3分钟,人群就会迅速散开。(这个“散开”对外围人群来说是另一次威胁)对于事故涉及的个体而言,认识到危险的同时,踩踏“波”已经用每秒十几米的速度在人群中扩散了。除非有过类似经历或者受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否则很难在危险累积到阀值之前做出预判并逃避。

一旦踩踏已经发生,能否保命只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强健的体格和事先想好的应对措施意义不大。我一个同学的父亲就不幸在那场事故中遇难,他是一名电视台的摄影记者,能扛起二十年前的摄影机的人,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归为壮汉,但是他却没有幸免。而这也是让我对事故最心有余悸的地方。

遇到此类事故如何才能保护自己呢?事后我曾经向班主任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的回复是“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就记住一件事,以后无论怎样,人多的地方少去!”

(观察者网注:本文作者因当晚的行为获得见义勇为勋章)

相关链接:

外滩踩踏事故急救护士:望大家都去学习急救知识

中国青年报

从跨年夜外滩救人归来,浙江省温州市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护士吴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呼吁:希望大家都去学习急救知识。去上海参加跨年活动的吴小小和温州医科大学同学潘盈盈参与了“12·31”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的现场急救。吴小小称这是她经历的“比平日里工作紧张得多而条件却最简陋的一次急救”。

吴小小回忆说,她和潘盈盈是听到警察在现场寻找医务人员后努力挤到临时隔离区域的,她们到达时已经有几名外国志愿者在给伤者做心肺复苏,两人表明护士身份后也参与到急救中。

救护车大约在踩踏事件发生半小时后到达现场。因为没有足够的救护车,警车也被用来运送伤员。吴小小注意到,警车上没有任何急救设备和医护人员。有个外国志愿者一直帮一位伤者在做心肺复苏,按照急救常识,在采取电击除颤并恢复心跳前,心肺复苏是不能停止的,但吴小小和那名外国志愿者未被允许上车继续施救。

此后,临时隔离区域内集中的伤者越来越多,却几乎没有新的懂急救的志愿者加入。这让吴小小意识到,中国的公众急救教育严重缺失。

她回忆说,有现场群众使劲按压同伴的胸部,但是位置是错误的。“在医疗志愿者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完全没有时间去纠正这个错误。错误的心肺复苏是救不回伤者的,按错位置还会导致伤者肋骨断裂,引发二次伤害。”运送伤员时,有人直接拉着伤员的手和脚往车上送,“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判断伤者有没有颈椎和脊椎损伤,如果有,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伤者高位截瘫。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护好颈椎和脊椎,平抬上救护车”。

多次参加赛事保障、持有国际权威机构美国心脏学会颁发急救证的一位资深急救专家介绍,在国外,救生员通常都是普通公众,他们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并通过考试。一旦有人发生意外,救生员会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根据伤者伤情采取相应措施。企业要按照员工人数比例配置救生员,救生员往往由经过培训的公司员工兼任。但我国公民急救知识培训还很欠缺,仅有不到1%的人接受过急救培训。这位专家透露,我国很少对警察开展急救培训,而警察往往是最先达到急救现场的人群,很多时候他们到的比救护车还早。这位专家呼吁,应该首先对警察、教师、公交车司机等群体进行急救教育。

吴小小在微信朋友圈里简单记录了参与这次跨年急救的情况,她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道:“我不是想因为这个出名,希望媒体能够呼吁,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学习急救知识。”

责任编辑:李楚悦
上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