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沙克: 一张持枪照片在Facebook上的“奇幻漂流”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3-08 08:40

梁沙克

梁沙克作者

律师助理,主要业务为涉外劳务纠纷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沙克】

来到北威尔士小城班戈的第四个月,我终于决定参与一下在国内依然不合法的战争游戏。班戈大学的学生组织B.A.S(Bangor Airsoft Society)负责这次游戏活动。不过,在参与游戏前,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风波。这一切,和一位印度哥们儿密不可分。

时间退回到2月26号。当我决定参加游戏时,我向一位本地朋友借了一支AR-15电动气枪,以确保在参加活动时不会因装备不好而陷于弱势。不巧的是,期间一印度兄弟来公寓见我室友,正好见到这支枪,于是拿起枪,拍了张照,并发布到Facebook上。

由此,开启了这电动气枪、印度兄弟和无辜的我在北威尔士警局系统内的奇幻漂流。

高大壮硕的印度兄弟拿着AR-15,看起来还是颇有专业的感觉,难怪警员们很认真地把他当成潜在的恐怖分子

3月1日,照片在Facebook上发表的第四天下午,两位警员和我进行了短暂、平和的电话沟通后,约我在我居住的宿舍楼下见面。这时,我依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直到他们问我:“Mr Stark,在您的厨房里有一支枪吗?”我才恍然大悟。

我先询问他们,如果这是一支有合法来源的电动气枪(airsot),我是否需要请律师在场,再回答你们的问题。

警官说:“如果我们能立即确定这不是真正的枪支(firearms),你就没有必要找律师。只要通过威力测试(.22g BB弹,初速在106M/S)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所以,我非常配合地带他们走进宿舍的厨房,把没装弹匣和电池的电动气枪给他们看,并说明了这支电动气枪的来历及用途。

这时,来搜查的警官才拿出他们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给我展示那印度兄弟的照片,并表示,他们因这照片找了那兄弟很多天,直到今天下午才在那兄弟宿舍抓到他,而那兄弟坦白这枪是我的。

由于枪支来历合法,且本人没有任何犯罪和违法记录,因此警员对我的态度一直不错。因专业原因,本着避免任何可能的违法行为的目的,在刚到英国购买第一只气枪时,我就主动到警局对持有气枪进行了备案——英国法律对此没有硬性要求。所以,来询问的警员也接受了我的说法——“I am on good faith to follow local law,and my registration of  my own Airsoft can prove that.(我对遵守本地法律怀有极大的诚意,我主动登记气枪,就是证明。)”

按程序,两位警员将这电动气枪拿回去检验,在昨天午夜归还,并告诉我这是一场虚惊,没有人会因此受罚,我的治安记录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被送回来的电动气枪贴着检测过后的贴纸,上面写着检测的武器型号。敲黑板,划重点!AR-15 Airsoft Weapon……虽然是作为玩具销售,但拥有严格的外观限制,比如涂成亮蓝色以示区别。普通外观的需有持证,且检测时会被归类为武器

当我再次见到涉事的印度兄弟时,我听到了他照片背后的故事。

那哥们儿给出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他把自己持枪的照片发到Facebook后,有人问他,这是真枪还是假枪,他回答“真的”。于是,Facebook上触发了某种警报,北威尔士警局闻风而动,开启了对这兄弟的调查,内容包括询问、搜查及收缴非法武器。

在照片发出的第四天下午,这位兄弟终于被班戈的警员找到,并进行了一场非常认真的审讯,以确定是否是恐怖分子、有无同伙、枪支来源等等。这兄弟几近崩溃,因为他手头的信息也不多,他甚至记不起我的英文名字,在警员询问时,他给出的回答是:“I call him bro(我叫他哥们)”。

无巧不成书,这印度哥们儿不仅连续三晚睡在别人寝室,还因作息习惯昼夜颠倒,这几天一直翘课,并没有给陌生的电话号码回话(警员的工作电话)。所以,警方对他是恐怖分子的怀疑急剧上升,最终决定,如果第四天依然没法找到其踪迹,他们将向北威尔士的反恐部门和军方报告,并由这两个部门派遣武装人员对其进行搜索。这意味着,如果这些武装人员在街上遇到那印度兄弟,就会对他采取强制措施,若有反抗很有可能当街击毙。

一场可能演变成大事件的反恐疑云最终以印度兄弟被捕、我被警员询问、电动气枪通过武器检测而告终。

关于这支电动气枪的奇幻漂流暂时告一段落,不过这事却引发了我对英国警察体系的专业和认真程度的极大感慨,对英国式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产生了不少好感。

在小城班戈,徒步巡逻的警员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对本地的一些流浪汉进行例行询问,如最近经济状况如何、是否需要帮助、能不能吃饱饭、有没酗酒、有没接触毒品、原来在本地但最近没怎么见到的某街友去了哪里之类的问题。其实,这背后都是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甚至犯罪活动因素的调查和管理。

警方对社交网络信息的关注更是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国内,类似情况怕是很难引起警方的反恐应急响应。

此外,权责清晰明确的特点让英国的警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显得非常高效、顺畅。比如,当警员处理周末常见的喝酒闹事之类的治安事件时,行动非常果断,如妨碍公务,除了被甩棍放翻、品尝辣椒喷雾之外,还会被逮捕,最终遭起诉。

而在遇到一些关于法律的咨询时,英国的警员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你“Sorry ,I don’t know. We can ask our supervisor for you.”(对不起,我并不清楚,我可以代你问问我上级)——这样答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回答法律咨询方面的问题并不是警员的职责之一。

相比之下,我对国内广大奋战在治安一线的公安民警表示深切的同情,虽然从当年的公共安全机构变成现在的公安机关,但是全知全能的习惯和要求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中国民警除了逮得了持刀歹徒,劝得了街坊四邻,抓得了上树的小猫,也得能救的了寻短见的市民。

风光秀丽的北威尔士街景背后,是当地警员对潜在威胁的密切监控,以及对潜在威胁果断迅速的执法行动     

壮勒个哉啊,外松内紧的大不列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英国 警察 反恐 枪支管制 印度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