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可:“中日关系改善了”,日本民众是否这么认为?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05 08:25

廖可

廖可作者

驻日媒体工作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廖可】

自2018年10月以来,随着中日双方的政府屡屡放出改善关系的信号,以及安倍访华行程的确定、实行和结束,中日关系看似飞跃式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月1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凤凰卫视的采访中抢先用中文祝贺春节快乐。而除夕夜,安倍则发布了特别录制的一段视频,开头就以中文拜年,随后就中日关系,表达了良好的愿望。

然而,到底日本民间是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呢?

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喜欢>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喜欢?

在这种一团和气的氛围中,许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去年10月9日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日本言论NPO组织共同进行的第14次中日舆论调查。这份报告有可能会给许多人泼一盆冷水。

实际上,从该报告书的开篇,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让人在意的点:从2014年开始,中国民间对日本的好感度就开始有了复苏的痕迹,随后从2015年开始,民间对日本的好感度以极快的比例攀升,涨幅均超过10%,到了2018年达到了40.2%的程度,是自2005年来的新高。

反观日本民间对中国好感度的变化,自2014年以后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不停起伏,在2018年仅上升至13.1%,比上年仅增加了1.6个百分点。反过来看,两国民间对彼此持有不好的印象的曲线变化也差不了多少。

中日两国对彼此的印象的调查表 来源:日本言论NPO

蓝线为日本民间对中国抱有好印象的比例,红线为日本民间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比例,绿线为中国民间对日本抱有好印象的比例,紫线为中国民间对日本抱有不好印象的比例。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尽管近年来中日关系不断回暖、中国民间对日好感度不断上升,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印象也并没有什么改观。

我们知道,衡量两个国家关系的改善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政府层面的指标,另一个是民间层面的指标。政府之间关系改善,但是民间仍然没什么起色,这实际上并不太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关系改善。

现在,我们可能会有如下两个疑问:

1.中日关系在政府层面上改善那么大,为什么日本民间却没有产生明显的回应?

2.为什么中国民间对日改观如此明显,日本方面却不是这样?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看具体的调查。

政府层面火热民间层面冷淡的情况不是第一次

图/搜狐新闻

截至2016年,纵观中日关系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潮涨潮落,在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后一度落到低点,随后由于钓鱼岛问题的白热化,两国关系堕入新低,直到2016年才逐渐又重新有了融冰的迹象。

事实上,在此前仍有一次关系改善的节点,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2007年和2008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和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先后访日,分别被称为“融冰之旅”以及“暖春之旅”。但当时,同样也是政府层面热而民间遇冷。

回顾当时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日本的新闻报道产生的影响力大大改变了政府层面做出的努力。可以这么说,日本新闻报道中塑造起的中国形象比起两国政府做出的努力更为“有效果”。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可以从第一张图的数据看到,这一年较2007年,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反而下降了。明明中国在举办这样的世界级和平盛典,为什么日本民间舆论反而会不买账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日本媒体是怎么报道中国的。首先先来看日本订阅量最高的《读卖新闻》。2008年全年,《读卖新闻》总共刊发了4篇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社评,它们的标题分别是:

2008年7月29日“中国骚乱频发,北京奥运的安全没问题吗(中国騒乱頻発、北京五輪の安全は大丈夫か)”;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世界注视着中国(北京五輪開幕、世界が中国を注視している)”;

2008年8月25日“北京奥运闭幕,如何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代(北京五輪閉幕、次世代にバトンをどうつなぐ)”;

2008年8月25日“奥运会后的中国,节日结束后,考验才刚刚开始(五輪後の中国、祭りが終わって試練が始まる)”。

再认真看看里面的内容,第一篇,全篇中心在于批判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第二篇,虽然说的是开幕式,文中的小标题却是“空前戒严下的祭典”、“守护报道的自由”、“日本加油”,除了批判中国的安全形势和指责对新闻自由的侵害外,就是鼓舞了一下日本自己的选手,没有更多关于中国正面的内容。

第三篇,全文只称赞了日本国内选手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以及提了一嘴东京奥运会,对中国方面的情况没有说超过一句话的内容。第四篇,依旧批判中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和以及民族政策。

再来看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朝日新闻》。相较于《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在针对北京奥运的社评上数量更多,涉及面更广,议论也更加全面一些,只不过仍然逃不开这几个关键词:反日、民族政策和普世价值。

详细来看,7月开始《朝日新闻》的社评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个:

2008年7月23日“戒严的中国,奥运反映出的问题的严重性(厳戒の中国、五輪が映す課題の深刻さ)”;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祭典展现出的邻国的多难(北京五輪開幕、祭典が映す隣国の多難さ)”:

2008年8月15日“自战争结束以来的第63个夏天,一起超越‘反日’和‘反中’(終戦から63回目の夏、「嫌日」と「嫌中」を越えて)”;

2008年8月25日“奥运后的中国,迈向政治改革的一步(五輪後の中国、政治改革への一歩を)”。

由于内容较多,用《朝日新闻》在2008年9月24日的报纸上刊发的“奥运报道的现状,2008年度第三次朝日新闻审议会”中,《朝日新闻》自家编委的话来说,就是有历史也有现实,有体育也有政治,有国家也有民众,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但中心仍集中在了对中国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批评上。当然,《朝日新闻》是在充满着自我感觉良好的意味之下写下这句话的。

报道框架对民间舆论和国家关系的影响

应该这么说,对于事件的报道角度的选择权在于媒体,媒体选取的角度又会给读者塑造一种刻板印象,一些时候恰恰不是事件,而是刻板印象决定了一个国家中的民众对另一个国家的好感度,也正是这种刻板印象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好感度在北京奥运期间出现了不升反降的奇异现象。

那么本次的关系改善是否和2008年时不同呢?我们可以看看本次舆论调查中“为什么日本民间舆论对中国抱有不好的印象”的板块。

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理由的调查;蓝色柱为2018年,淡蓝色柱为2017年 图/日本言论NPO

从这份调查中可以看出,日本民间抱有不好印象的三大理由分别是:对日本历史问题的批判;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及空域;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其中,“对日本历史问题的批判”这个理由的比例正在下降;另两个理由的比例较去年有所上升。这点基本上也和2016年以来日本方面的新闻报道高频词相吻合。

以日方的“尖阁”为例进行关键词搜索,将范围控制在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朝日新闻》中相关报道出现712次,大部分为报道“中国船只侵入尖阁海域”相关内容;而《读卖新闻》方面更多,出现1716次,内容也和《朝日新闻》的差不多,可以说这个报道频度相当之大,接近于平均每天都在报纸中提一嘴的程度了。

图为《读卖新闻》数据库,从图中可以一窥报道频度和内容

所以综合几次的中日关系拐点新闻分析,事实上在报道中,日本媒体都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报道框架,那就是对中国政治的批判。可以看出,其实这个框架同样也逃离不了西方“普世价值”理念的影响。

所以,即使各个报社之间的理念存在差异,甚至水火不容,也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保守还是自由,日本的报社都逃脱不出这个报道框架。北京奥运其实只是众多例子中最明显的之一,可以看出在这个报道框架下,北京奥运被贴上了很明显的政治批判、民族主义和人权自由等等之类的标签,将一个和平盛会变成了一个对中国的批判大会。

反观这次中日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日本媒体的报道框架并没有变。比如,在安倍访华当天的新闻报道中,《朝日新闻》就引用了相关专家的观点,来隐晦地说出了他们对于中日关系改善的看法:中日对于政治理念理解的差异是两国之间永远不能弥合的鸿沟,而之所以这次出现这样的关系改善,纯粹是因为中方的国际战略布局以及日方的经济战略考量。

近些年随着新媒体在日本影响力的增大,日本各个报社的影响力也在缩小。总体来说,日本民众受各个报社的社评影响还是非常深的,但是新媒体正在逐渐开始有能力渲染大众的情绪,影响舆论的走向。

然而,这对日本民间对中印象的改观仍然没什么好处,新媒体上的更多保守派的煽动言语,让本就处在负面舆论中的日本民众更难喜欢上中国。未来如何能够实现两国之间的真正的关系改善,日方对中新闻报道仍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韩京霏
日本 日本舆论 中日关系 中日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