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美欧制裁没辙了,对俄油限价能奏效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7-06 07:29

李海东

李海东作者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导读】 上周,七国集团(G7)领导人同意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设置价格上限,试图进一步打压俄罗斯,并压低能源价格。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李海东教授认为,美欧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黔驴技穷,制裁以损伤欧洲利益为代价,难以持久,反而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观察者网:G7峰会决定增加施压力度,对俄油限价,以免俄罗斯因能源涨价而获利,一些欧洲官员对这项制裁持谨慎态度,彭博社认为限价是天方夜谭,实际可行性极低。这项制裁实施起来有哪些实操性的困难?

李海东:对俄油限价这项制裁,欧美明显是存在协调难度,欧洲国家的官员比较谨慎,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举措通过强势压低石油需求,又强势缩减供应的方法来达成对俄罗斯经济造成致命性损害的效果。

换言之,核心方法就是抑制俄罗斯出口石油的价格,这样一来,基本上是破坏了欧洲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正常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看,健康的市场经济运作应当是供应和需求最大限度的匹配,而北约和美国试图达成的俄油限价,既破坏了欧洲国家自身对俄罗斯能源的紧迫需求,又强压了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客观上应该给予的大量石油供应。这项措施对需求方和供应方都会带来巨大伤害,看似打击了俄罗斯,实际受损方也包括欧洲。

这种限价的结局很明显,欧洲和俄罗斯均会受损,现在已经初现端倪,欧洲自身通胀严重,难以控制,民众生活生产成本急剧提高,经济运作代价高昂,长此以往会使得欧洲国家政局产生非常大的动荡,这是很客观的现实。

对俄油限价是将石油政治化和武器化,以此来敲打俄罗斯,实施的困难在于美国让欧洲国家同样遭受巨大损失,这种巨大的自我损害也会使得限价举措很难具有持久性。

所以说,俄油限价是一个很典型的双刃剑,对俄罗斯经济毫无疑问是有害的,但也会损害欧洲国家乃至美国的利益。

如果俄罗斯石油无法有效供应的话,欧洲就必须在俄罗斯之外寻找更多的石油来源,而国际市场上谁能填补俄罗斯石油的空缺?美国的想法很清楚,美国认为此举有助于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这里边就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政治算计了,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对俄油限价,迫使欧洲国家将石油来源从俄罗斯转移到其他地方去,尤其是转移到美国相关的石油和能源产品。如果这样,美国将是限价行动的受益方,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欧洲。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新能源经济在欧洲不断进行普及,美国试图通过限价将俄罗斯全球石油份额据为己有,也有可能会加速欧洲发展清洁能源和新经济的进程,从而使得欧洲的能源在某种程度上更远离美国的控制,这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但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加拿大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追加制裁。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欧盟目前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6轮制裁,最后一次制裁是年底禁止90%的俄原油出口,美欧在缩减购买量的同时也在偷偷买油,这是否说明针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几乎无效?

李海东:从目前来看,美欧的制裁确实是黔驴技穷,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不仅没有缩减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反而使其增加。西方在石油获取方面,采取了非常多的令人诟病的做法,比如西方国家的一些企业和公司通过走私的方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以规避制裁。

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的行动,客观上是一批学院派的决策顾问们,向决策者提供了一些与现实复杂世界存在巨大差距的政策。理论上对俄能源制裁会使得俄罗斯经济萎缩,但现实中,制裁导致正常能源交流受阻,反而使一些非正常的更为复杂的能源交易正在泛滥。

这反映出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设想和实施过于理想化的特点,现实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提醒各方,尤其是施加制裁的那方,如果一根筋的想要制裁他人,很有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西方对俄的能源制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能源交流以一种灰色方式展开,而且俄罗斯与非西方国家的石油交易迅速增加,这反而达成了削弱西方对俄能源制裁效果的局面,最终俄罗斯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工具,不断加强自身实力。这一点恰恰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相关制裁措施中未曾想到的。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欧盟成员国本周将就俄罗斯石油禁令达成协议。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马克龙否决了限价提议,提出“全球限价”。法国希望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产油国,都进行价格管制,最终,马克龙的大胆提议没有在G7通过。朔尔茨强调,石油需求是全球性的,除非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否则不会有效。对俄制裁引发了欧元区数十年最高水平的通胀,马克龙的提议反映了欧洲怎样的考虑和目的?

李海东:首先,欧洲国家在使用能源方面比美国有更迫切的需求和更宽广的视野,美国有通过单独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以达到破坏俄罗斯经济和削弱欧洲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意图,甚至更有不惜以导致欧洲经济疲软方式迫使欧洲国家从美国进口能源的设想和意图。

这种设想显然是建立在损害俄罗斯和欧洲利益的基础上,这是德法两国所代表的欧洲所坚决反对的。

第二点,马克龙和朔尔茨很清楚,捍卫欧洲利益,最可靠的保障是将经济和战略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欧洲人自己手里,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欧洲自身战略利益被其他国家,尤其是被美国所把持和利用。

马克龙和朔尔茨非常清晰地知道欧洲捍卫利益的最理想方式,就是发展强有力的安全战略自主和能源战略自主,只有自身战略自主牢牢地确立起来,在对俄、对美关系处理中,欧洲自身的声音才能够被尊重,欧洲作为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区域之间以及作为美国与世界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功能才会更为巩固。

马克龙提议对全球石油都限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主张,一种很典型以非市场经济的方式对全球能源进行再布局。美国对俄油限价的主张,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市场经济行为,以石油为武器来打击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操作。

马克龙提的全球石油限价是在一个不得已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是一个全球能源尽可能以公平普惠方式进行分配的设计。

真正惠及大多数国家的设想被否决了,对俄石油进行限价的主张反而成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观念。这不能不说是G7和西方经济体在全球能源问题上,一种极端自利的悲剧性的突出表现。这表明在西方国家内部那些实力最强的国家往往被允许利用石油来最大化自身利益。

马克龙的全球限价提议被否决,反映出美欧之间存在着的深刻利益分歧,有利于美国利益的,美国会强推;而有利于欧洲利益,美国会压抑相应的欧洲国家诉求,这不能不说是西方国家自身仍处欠文明“丛林世界”的不幸现实写照。。

从对俄油限价的提案竞争结果来看,美国对于能源限价的主导性,美欧关系不平等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目前美国对美欧关系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观察者网:针对全球的油荒,OPEC+已经同意在7月和8月增产,而俄罗斯表态全力支持该计划,彭博社认为OPEC+增产的决定,是俄罗斯保持了在该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如何理解?

李海东:俄罗斯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从政治角度看,如果俄罗斯的石油油价受限,石油生产受限,那么个别国家就会利用俄罗斯这样的窘境来扩大自身石油供给。

具体说就是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价格限制落地的话,会导致俄罗斯对世界能源原有的份额被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所取代,而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而美国恰恰是推动对俄罗斯能源出口价格限制的最大推手。如果美国将俄罗斯原有能源市场份额据为己有的设想得逞,结果将是持久地压缩俄罗斯在能源市场的影响力及其伴随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美国想在这场乱局中最大限度扩大其市场份额,所以俄罗斯支持“欧佩克+”石油增产的主张,实际上也是美俄全球全方位竞争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俄罗斯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欧佩克+”是以群体性国家打破西方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限制的一个有力工具,会使俄罗斯在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份额重新分配乱局中,始终保持一个有底气、不至于损失过大的状态。

可以说,俄罗斯支持“欧佩克+”生产石油,背后有非常重大的政治考虑,也有切实的自身经济利益保护和维系的考虑。

俄副总理:2022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可能下降到4.8亿至5亿吨。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法国也希望将委内瑞拉和伊朗的石油重新投放市场,如何理解法国的操作?

李海东:法国这个国家还是蛮可爱的。在全球多极世界格局塑造中,法国是一支积极力量,法国主张委内瑞拉和伊朗的石油要进入市场,表明了法国非常明确的外交需求,要确保自身作为一个大国的声音被听到,大国地位被尊重。

首先,法国拒绝石油资源被武器化。让石油资源服务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这是合乎国际社会普遍需求的。法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舞台中所发挥着的平衡功能再次得到体现。

其次,法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也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石油,尤其是廉价的石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石油如果重新进入市场,那一定会拉低全球石油价格,使得大多数国家享受低廉石油带来的好处。

诸多消息显示,美国一方面禁止委内瑞拉石油进入国际市场,一方面又与委内瑞拉的石油厂商私下勾兑,“静悄悄”进口委内瑞拉石油,这表明美国在处理委内瑞拉石油问题上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这的确是一种非常不体面的做法,不过,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用复杂的眼光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

观察者网:G7针对这项制裁与中印进行了讨论,并拉拢韩国一起加入制裁,据报道,印度政府从俄进口原油同比增长了20多倍,如何看待印度的操作?

李海东:首先,印度情况比较独特,美国要拉拢印度远离俄罗斯,显然是拉不动,原因也很清楚,印俄关系的确是在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这种利益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美印关系。

印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俄罗斯的“全天候”伙伴,不仅在石油和武器方面,在国际重大议题表态的时候,印俄之间的默契度和协调度也是相当高。

其次,印度是一个不结盟国家,这是它的关键外交传统,也是其大国地位得以被他国承认的重要资本。美国想把印度拉到自己的联盟战车上,这实际上是十分困难的,不可能会如其所愿。

第三,印俄之间的石油交易,印度的现实考虑很重要,俄罗斯油量大、油价低,在受到美欧制裁的情况下,印度自然会去购买俄罗斯的低价石油。印度不愿意在石油问题上跟美欧捆绑在一起,所以美国拉拢印度打击俄罗斯石油的图谋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现在美国希望拉着韩国和中国去打击制裁俄罗斯石油,这进一步反映出美国在国际事务处理中一以贯之的傲慢和自大,认为自己什么事都能干,什么事都干得成。

对于韩国来说,它是美国的盟国,国家也比较小,它的外交行为受到美国的限制比较多。中俄合作关系和印俄合作关系无论就战略需求、经济和能源需求,还是就各方相互之间的外交与安全紧密联系而言,都是美国难以轻易破坏的。

观察者网:对于中国而说,我们也有大量的用油需求,也希望有稳定低廉的石油供给。

李海东:是的,中国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耗大国,我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海外能源供给,这意味着我们会坚决反对能源市场被某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垄断,使其凭此而进行能源政治化和武器化操作,我们同时会强调从各国经济普惠性和改善民生福祉角度去考虑国际能源的获取和使用问题。

因此,能源市场的多元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中国的能源来源应会是多元化的,而不可能会只依靠少数国家或地区,这是相当健康和正常的布局。

中国拒绝个别国家将能源作为资本或工具对其他国家进行勒索制裁,同时我们也在强化自身能源供应,加强与更多国家的能源合作,我们与俄罗斯、中东都有能源合作,也可与美国开展能源合作,让能源更好的服务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流,这是应该积极推动的事情。

日本政府称不会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日本资源有限。图源: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最初,欧盟一揽子计划草案包括禁止欧洲船只运输俄罗斯石油的提议,但是希腊和塞浦路斯这两个海权国家提出需要就这一问题达成一项国际协议后,这项提议被放弃了。如何看待欧盟内部的分歧?

李海东:这的确反映出来欧盟内部就俄油限价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欧盟中各个国家之所以能够汇集在一起,是认为欧盟能够推进各自国家的利益,而不是牺牲特定成员国以满足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因此欧盟组织内部就有一些议题存在深刻分歧,这比较正常,也意味着在对俄能源限制和其他相关行动方面,欧盟内部的协调将会极其曲折,面临较大挑战。

观察者网:能源危机挑战气候承诺,德国和意大利计划重新开放燃煤电厂,G7不断淡化削弱之前的气候承诺,能源危机将对其国内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李海东:影响非常大。首先,这会使欧洲国家短期内实现清洁能源主导经济的努力受挫,,化石燃料的再次启用将会使欧盟在推进自身清洁能源规划中遭遇更多的波折,新能源经济布局过程陷入困境。

其次,德国等国重新启动煤炭等化石燃料毫无疑问会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雪上加霜,这当然不是欧洲国家愿意看到的,但却是美国强势要求欧洲国家对俄石油制裁的严重后果。化石燃料重新启用会增加相关国家的经济负担,过去废弃的煤炭厂房及相关设备等需要重新投入运营,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重新拉回将耗费巨大的经济成本,这肯定会招致民众的怨言。

对俄能源限制不仅使民众生活高度不便,也会使欧洲国家经济转型陷入困境,直接的政治后果将会是相关国家领导人在选举遭遇挫折。

在国际政治版图中,欧洲国家成了美俄博弈的代价,欧洲国家做出了牺牲,美国收获了成果,美国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操作最终将导致欧美关系的渐趋疏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刘惠
石油 石油危机 俄罗斯 俄罗斯石油 限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

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