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面对中国和阿富汗,印度现在很尴尬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1-15 08:38

刘宗义

刘宗义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导读】 近期,两场探讨阿富汗问题的会议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关注。 11月10日,印度围绕阿富汗问题举办了地区安全对话,中方表示因日程原因不便与会。一天之后,在巴基斯坦主办的阿富汗问题会议上,中美俄代表均出席,阿富汗临时政府代表团也与三国代表进行了闭门会谈。 在阿富汗问题上,印度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当下有哪些战略考虑?围绕印度近期的一系列动态,观察者网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观察者网:11月10日,印度主持的阿富汗问题会议,中国和巴基斯坦没有参与。一天之后,伊斯兰堡举行的阿富汗问题“中美俄+”磋商机制扩大会议上,则没有印度的身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您怎么看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扮演的角色?

刘宗义:准确地说,印度不是阿富汗的邻国。虽然印度声称它和阿富汗接壤,但其实不是。因为它所谓接壤的地区是克什米尔地区,可事实上巴控克什米尔才和阿富汗接壤,而不是印控克什米尔。

当然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印度可以在阿富汗问题上做一些事情,但关键是发挥正面的作用,还是负面的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巴基斯坦和印度有不同的认知。印度认为自己发挥了积极作用,理由是自己为阿富汗的反恐做出了贡献。但巴基斯坦认为,印度所谓的“反恐”,实际上是出于自己利益而发动的一种代理人战争。

现在,印度政府举办阿富汗问题的会议,体现了印度人一种急切的心态,但还是主要出于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也是为了缓解自己国际和国内尴尬的处境。从战略上包围巴基斯坦,对印度来说这是阿富汗最大的价值。早在2011年的时候,印度就和阿富汗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协议签订之后,印度和阿富汗就把巴基斯坦夹在中间了。

此前,阿富汗原来的卡尔扎伊政府、加尼政府,同巴基斯坦有很大的边界领土争议,也就是“杜兰线”的问题。同时,阿富汗政府认为巴基斯坦是支持塔利班的,认为阿富汗境内的不稳定因素以及恐怖主义势力,都与巴基斯坦有关系。所以阿巴关系不好,印巴关系也不好,印度和阿富汗就在制约巴基斯坦这个问题上就形成了共识。

可在这次阿富汗塔利班夺权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印度过去20年间的对阿政策实际上依附于美国,它把塔利班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跟塔利班之间很少有联系,也不承认塔利班。所以塔利班夺权之后,印度的处境非常尴尬。

美国是希望印度在阿富汗发挥主导作用,但美国如果真的希望解决阿富汗问题,就应该认识到印度在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上是一个负面因素,印度不会有助于阿富汗的局势平复,反而是时常添乱。

印度这次开关于阿富汗的会议,宣传和作秀的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仍然是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作为一个所谓恐怖主义政权来看待的。它宣称要关注阿富汗的人道主义问题、经济民生建设问题、反恐禁毒问题,但现在没有正式的官方渠道。印度所拥有的渠道,都是原来建立起的那种代理人渠道。

11月9日,在阿富汗霍斯特省,孩子们坐在援助物资旁。 新华社发

观察者网:如您所说,现在阿富汗塔利班上台,巴基斯坦获得了相对的战略优势。这种情况下,印度战略界怎么考虑自己未来在阿富汗的发展?

刘宗义:印度过去20年间在阿富汗有大概30亿美元的投资,但它一直是坚定支持前加尼政府。印度战略界主要的观点是“等着瞧”。

实际上他们现在是有争论的,一部分人主张应该积极和阿富汗塔利班进行联系,实际上他们也这么做了,但是看来谈得并不是太好。

另一方面,他们就希望“等着瞧”。因为他们知道阿富汗塔利班现在面临着很多的困难,首先是阿富汗塔利班内部有很多分歧,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利用这种分歧。

第二,就是阿富汗塔利班与阿富汗境内其他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因为印度过去20年在阿富汗投入很多,并且同阿富汗境内的非塔利班势力有很明显的联系,所以他们还希望能够继续来利用这些代理人。

第三,他们是想等巴基斯坦与阿塔之间出现分歧,因为他们认为阿富汗塔利班稳固政权之后,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会显现出来。

一个是刚才我说的边界领土纠纷,也就是“杜兰线”的问题。再一个是普什图民族主义的问题。因为普什图族属于跨境民族,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人口数甚至超过了在阿富汗境内的人口数。一些人有普什图民族主义情结,想建立一个统一的普什图国家。所以,印度方面认为将来阿富汗塔利班和巴基斯坦会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矛盾,希望利用这个矛盾进行战略投机。

当然,阿富汗也面临其他问题,比如说粮食危机、人道主义危机可能都会出现。据此印度不认为阿富汗塔利班会把政权稳定下来,它在等待可乘之机,推行机会主义政策。

现在,印度主要的困境是无处下手。因为阿塔刚刚控制阿富汗境内不久,很多情势并不是太明朗。原来印度希望利用一些国际势力,比如俄罗斯、伊朗,保障自己在阿富汗的利益。但是因为它跟美国走得太近,所以它跟其他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恶化。因此,印度现在觉得国际势力也靠不住了。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印度召开的阿富汗问题会议,集中谈论的还是反恐问题。而且让人觉得比较好笑的是,阿富汗现在是在阿塔的控制之下,印度却排除了阿塔来谈阿富汗问题。这纯粹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2016年,莫迪、鲁哈尼、加尼会面。(新华网资料图)

观察者网:从今年整体的形势来看,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尽管,印度、以色列、阿联酋和美国最近启动了“四方经济论坛”,但外界对此的前景不太看好。您判断印度未来一段时间在“印太战略”中的地位有提高的可能吗?

刘宗义:可能性不大,除非印度彻底倒向美国,成为美国的附庸,但是印度目前似乎不想这么做来为美国火中取栗,成为中国针对的对象。

印度目前希望的是能够拉住美国,挑拨中美之间的矛盾,让中美陷入冷战甚至热战,然后从中渔翁得利。也正是因为印度的这种盘算,导致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不可能成为紧密的同盟关系,这是美国拉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AUKUS的原因之一。

但是他们也在推进,今年举行了两次峰会,主要讨论的是价值链、产业链同盟的建构。与此同时,四国在海上的军事同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并通过军事演习不断推进军事上的互操作性。

目前在“印太战略”中,排除了印度的AUKUS在第一位,“四国机制”在第二位。尤其第二轮疫情的爆发,让美国看到印度实际不具备协助它遏制中国的能力。所以,印度提升地位的可能性不大。当然,美国依旧很重视印度在遏制中国方面的作用。

观察者网:印度近来对中国的动向也很敏感。比如,中国新通过的陆地国界法,中国与不丹签署备忘录,都让印度觉得受到了“针对”。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之后,印度便官宣“烈火-5”导弹试射成功。您觉得该怎么理解印度的这种心态?印度的这些表态是否会影响到中印边境形势的变化?

刘宗义:印度现在很尴尬,因为它自己在反华方面走得太远,导致现在没有台阶可下。在中美之间,在地区层面,在全球层面,都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其实,中国与不丹过去几十年一直进行着边界问题的谈判,之所以不能最终敲定边界协议,就是因为不丹的外交和国防都是被印度控制的。

对此,不丹的一些精英也非常焦虑,他们担心有朝一日不丹还是会像锡金一样被印度吞并,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和国际社会建立更多联系,特别是和中国建立正式关系。

一个是借此搭上中国发展的快速列车,能够在经济上有所提升。不丹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很落后,虽然他们自己制定了一个“幸福指数”,但实际意义不大。

再一个就是他们也希望至少能像尼泊尔那样,通过跟中国建立关系,实行一种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对印度有所制约。

另外,在加勒万冲突之后,印度在南亚国家的地位实际上受到了很大打击。所以不丹又和中国进行了积极的接触,逐步敲定了目前这个备忘录。

在中印第十三轮军长级会谈之后,印度还没有放弃那种投机心理,而且它仍然希望乘着台海危机出现的时候牵制中国。

11月11日,印度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将中国称作最大安全威胁

外加上AUKUS排除了印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觉得印度价值有限。印度实际上也认识到了问题,所以一旦有合适时机,就会展示自己在牵制中国方面的价值。印度政府已经把边界问题“工具化”。理解了这些心理,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印度近来的种种表态。它试射导弹是为了什么?为的是威慑,也是害怕挨打。

此外,印度北方邦即将进行选举,所以在第十三轮谈判中坚持强硬态度,在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试射导弹,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为选举做准备。

印度的心态比较复杂,它现在很尴尬。实际上我们中国从来没把印度作为一种威胁,我们是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一个发展中的平等伙伴来看待的。我们希望印度能够跟中国合作,相向而行,而不是老看中国不顺眼,老想和中国攀比。

加勒万河谷冲突后,网友在推特贴出对比图……

我们对印度一直是抱有善意的,关键是印度不领情。某些印度的知华派一谈起中印关系,就会说1988年之后中国对印度在哪些方面没有做出让步,而不会说中国在多少重要问题上给予了印度多少好处和帮助。

另外,印度也没有在中国核心关切的问题上满足中国的利益。我们希望能够互谅互让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印度却一直采取咄咄逼人的前进政策、蚕食政策;我们希望印度能把达赖喇嘛的问题给解决掉,但是印度至今把达赖作为一张牌来使用。

我觉得印度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提出的所有要求都是合理的,中国应该满足,但是对于中国的要求,他们基本上是忽略的态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印度 阿富汗 地缘政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不管特朗普怎么打贸易战,天都塌不下来”

“表忠心”不成,加拿大起了“报复心”

“拜登要求乌克兰降低征兵年龄,18岁就能上战场”

“中企用三倍工资在全球招揽科技人才”,西方如临大敌

拜登政府赖钱,还甩锅中国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