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南亚在“摇摆”,中国如何应对?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1-04 08:34

刘宗义

刘宗义作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

【导读】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如何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立足南亚形势,做出如下解读:

观察者网: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您能否为我们梳理一下,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刘宗义: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一带一路”正式提出前,中国就与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提出了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构想。这两大经济走廊既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连接,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向印度和尼泊尔领导人提出了共建中尼印经济走廊的设想。当然,由于印度的态度——一开始是不积极,后来是反对,所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尼印经济走廊的进展并不顺利。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推动中缅经济走廊和中尼经济走廊的建设。

总体来看,经过近十年的耕耘,“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首先,中国与南亚的贸易往来大幅提升。

如果仅从参与“一带一路”的5个南亚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的情况来看,2013年的时候,中国与这几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大概是304亿美元,到2021年则达到了612.6亿美元,增长了一倍。

日前,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发推回顾“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9年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印度由于对“一带一路”持反对态度,因此不能算作“一带一路”成员国,但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印之间的贸易额也有明显的增长,2013年时大概是655亿美元,到了2021年则达到了1256.1亿美元。

也就说,无论是中印之间,还是中国与其他南亚国家之间,贸易额都大概增长了一倍。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说明了中国与南亚的互联互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二,“一带一路”建设在帮助南亚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资,在南亚对巴基斯坦的投入最大,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在南亚地区的最大项目。

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已投资超过254亿美元,有46个项目完工或在建,已实现重要早期目标,帮助巴基斯坦建设了大批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和交通方面,新增520万千瓦电力、88万米国家核心输电网、510公里高速公路。2013年,巴基斯坦过去那种能源短缺状况已经完全解除了。

瓜达尔港已经投入运营,建成一个拥有3个两万吨级泊位的多用途码头。瓜达尔自由区第一阶段已经建设完成,已有46家企业入驻。现在中巴双方的合作从最初的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四个重点领域拓展至社会民生、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等新的领域。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改变了巴基斯坦在国际上的形象,现在不仅中国在向巴基斯坦投资,还有一些中东国家和欧洲国家也在向巴基斯坦投资。

仅次于巴基斯坦的是孟加拉国,中国已成为在孟加拉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不过由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实际上并没有正式运行,所以只是中国与孟加拉国之间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

帕德玛大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孟加拉国这个国家被河流分成不同的部分,所以帕德玛大桥、卡纳普里河河底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改变这种地理环境造成的发展障碍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今年6月25日,中国企业历时近八年建设的孟加帕德玛大桥开通,大桥的建成大幅改善了该国西部和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帕德玛大桥(资料图)

另外,中孟合资的孟中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帕亚拉燃煤电站是孟加拉国最大的燃煤电站,有效弥补了孟加拉国的电力缺口。随着该项目投入运营,孟加拉国历史性地实现了全国人口100%电力覆盖的目标。孟加拉国现在已摘掉“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人均GDP已超过印度,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在孟加拉国的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斯里兰卡,尽管现在由于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新冠疫情以及自身决策失误等原因陷入了债务危机,但此前在中国“一带一路”项目的推动下,其经济发展呈现蒸蒸日上的势头。中国帮助斯里兰卡建成的科伦坡港口城、莫勒格哈坎达水库、南部铁路、汉班托塔港等项目,在度过债务危机之后仍将在该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虽然当前马尔代夫与中国的关系不如以前密切,但已经建成的“一带一路”项目对马尔代夫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容抹杀。

中马友谊大桥是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马尔代夫期间双方领导人共同商定的大型工程,是中国和马尔代夫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大桥全长2000米,是马尔代夫历史上首座跨海大桥,2018年建成通车后,结束了首都马累与第二大岛胡鲁马累之间只能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如今即使马尔代夫现任政府官员也承认,这座桥增加了当地经济活力,为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2019年9月1日拍摄的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新华社发,王明亮摄)

观察者网:针对“一带一路”在南亚的项目,西方媒体常会蔑称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在为广大中小国家构建“债务陷阱”,是在推进“新殖民主义”。对于这类抹黑之辞,中国也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地进行了驳斥。在南亚,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舆论形势,我们该如何继续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刘宗义:我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几个关键词:

首先是独立自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其次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大小国家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三是坚持对外开放,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

四是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五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因此对南亚国家来说,中国仍将是南亚国家反对西方和本地区大国欺凌、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后盾,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建设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地区秩序和全球秩序的坚定合作伙伴。

南亚国家既是中国的邻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将一如既往不干涉南亚国家内部事务,对南亚中小国家平等相待,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与南亚国家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实现。

西藏首列粤藏中南亚班列缓缓驶入拉萨市火车货运站。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谈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时,一方面强调促进发展,但另一方面也特别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意义,强调要以新的安全格局来保障新的发展格局。所以,未来践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如何保障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十大报告中在论述外交部分时,标题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和平在当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我们要继续发展仍然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需要积极主动作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实现;甚至需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以斗争求和平,从而实现和平与发展。

当前,南亚局势日趋复杂。在宏观层面上,我们面临着“印太战略”对“一带一路”的对冲。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将“印太”地区作为决定美国能否保持全球霸权的关键地区,其印太战略报告也提到要“塑造”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美国、印度等国推进“印太战略”,其一大目标就是遏制“一带一路”的发展,遏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塑造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美印加强战略协调合作,逼迫南亚中小国家选边站队,在南亚中小国家政局动荡的背后,我们都可以发现美印等国的黑手。很多南亚中小国家,有的迫于美印压力采取了左右逢源的态度,有些甚至希望借助美印的压力向中国索取更多好处;实际上,它们在摇摆,并且摇摆是向一个不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

对此,我们确实需要拿出斗争精神来维护国家利益。当然,斗争不是针对南亚中小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而是应该针对压迫和逼迫南亚中小国家的那些势力。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手段维护我们在该区域的合法权益和所在国家人民的利益。

在微观层面上,现在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很多的安全方面的威胁,包括恐怖主义袭击、甚至代理人战争的威胁等等。考虑到这些,我们必须要加强安全建设以保护我们的海外利益、海外项目,特别是海外中国人的安全。

还要保障我们的航运安全。印度洋是国际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能源通道和贸易通道。为此,需要通过与地区国家的合作来保障海上能源通道、海上贸易通道的安全。

在宣传方面的斗争中,我们也要强化在舆论战、信息战方面的力量,反击美西方对“一带一路”的污蔑。

10月20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沈蓓莉,外交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马朝旭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拓前行”主题与记者交流。

观察者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您怎么理解这一论述?立足南亚局势,这一论述给我们什么启示?

刘宗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首先,整个世界“东升西降”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仍将继续,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和重心;

其次,由于美西方为维护霸权、维护自己在食物链最高端的地位而无所不用其极,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挑战和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

最后,由西方书写历史的时代将要结束,西方中心论行将就木,将来的世界历史要由世界人民共同书写,特别是亚洲人民可能会在世界历史的书写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当前,美国将这些变化定义为所谓的“民主和专制“之争,以及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秩序与非自由的国际秩序模式之争。但实际上,这是冷战动荡与和平发展之争,是美西方继续保持其全球优势地位与世界人民实现平等发展与进步之争。

在西方世界之外,西方式的现代化并没有几个成功案例,但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面对这种形势,何去何从就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尤其是取决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是否会选择一条对自己有利的道路,以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最终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像斯里兰卡,从国际因素方面来说,他们所面临的严峻的债务危机并不是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所导致的,而是因为美西方只顾自己的利益,运用金融工具来薅发展中国家的羊毛导致的。

南亚是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常重要的地区,而且南亚在中国的外交格局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南亚,我们始终坚持与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

近年来,在减贫合作、共抗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国与南亚国家建立起了一整套合作机制。同时针对阿富汗局势,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阿富汗实现和平与发展。

2021年12月13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工作人员搬运中国政府援阿第二批越冬物资。新华社发(塞夫拉赫曼·萨菲摄)

中国并不要求南亚中小国家选边站队,但希望南亚中小国家能做出对他们自己的前途命运最有利的选择,那就是与中国一道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如果在涉及自己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上都不能勇于作出选择,随波逐流,那么将永远处于美西方的压迫之下。

另外中国实际上也非常重视发展同印度的关系。近期,有些印度学者发表文章,表达自己对于中印关系的忧虑,认为未来中国仍然会对印度采取强势姿态。

但事实上,中国对待印度也一直秉持着与邻为善的态度,认为中印互为伙伴、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方向没有变化。但是印度自己的国家定位、全球定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把中国视作“最大的威胁”。中国希望印度方面能够坚持两国领导人“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互为发展机遇”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沟通,增进理解互信。但在涉及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问题上,中国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外长苏杰生频繁提到,中印两国如果走到一起可以共同实现“亚洲世纪”,我们中国也希望能够与印度共同实现“亚洲世纪”,但关键是印度会做一种什么样的选择,是否能和中国相向而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声援巴勒斯坦抗议席卷全美高校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