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义:眼下中印破局,这些邦很关键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3-17 08:4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宗义】
随着俄乌冲突以来在外交领域的突破,以及今年G20峰会的召开,印度越来越有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而中印关系,也越来越微妙。
3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新德里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中方的态度非常积极,表示愿意支持印度举办一届成功的G20峰会,希望双方都要在世界百年变局的背景下看待两国关系,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伙伴,落实好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推动双边关系尽快改善,把边界问题放在双边关系适当位置。但苏杰生在会见后的推文中称,双方讨论的重点是“解决当前双边关系面临的挑战,特别是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当前,印度政府在发展中印关系方面的立场实际上是回到了1988年之前,即将双边关系与边界问题挂钩。中印关系目前的困难,从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看,很大程度上与印度人民党及其内外政策相关。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印度执政者的心魔作祟,单方面突出、夸大了两国的竞争性,并且有利用这一点向美西方索取利益的成分。
从过去一年印度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一两年可能的前景来看,莫迪政府对华政策不会有大的改变:
首先,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印度社会主要思潮,仍是印度人民党拉选票的主要手段,明年又是大选年,今年也有好几个邦要选举,印度国内政治的外溢性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明显的。在印度人民党的带动下,现在反华已经成为印度各大政党的一种政治正确。
其次,去年印度较快的经济增长助长了印度国内对华嚣张气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士气高涨。
由于新冠疫情及美国对中国脱钩断链政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过去一年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信心动摇,而印度由于处于疫情之后的恢复性增长阶段,增速较快。印度及美西方有意大力炒作印度经济崛起,国际游资进入印度较多,进一步助长了印度要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的野心。虽然新年伊始中国放松疫情防控政策之后,全球资本市场“空中国,多印度”的势头在顷刻之间逆转,但莫迪政府取代中国、超越中国的野心没有改变。
2月15日,一名女子在印度班加罗尔耶拉汉卡空军基地观看飞行表演。图/新华社
因此,中印关系仍将非常困难。但印度对华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微调的迹象:
首先是印度在积极与西方国家组建起反华制华联盟后,一些印度战略精英认为,由于美西方及日印等国的联合遏制,以及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经济增速下滑,中国崛起的机会之窗正在或已经关闭。莫迪政府不希望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使印度成为替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而是想在拉住美西方遏制中国的同时积极拓展其在南亚和印度洋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因此,苏杰生等人表示不想与中国为敌,希望加强交流。但从最近印度的一系列与G20相关的活动来看,莫迪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并不真诚。
其次,虽然印度过去几年一直推行经济“去中国化”,但中印双边贸易不降反增。特别是随着印度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其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不断增加。这些中间产品的进口对于所谓“印度制造”的出口是有利的。由于经济上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莫迪政府对从中国进口某些商品的限制正在放松。
而从国际背景来看,美国在不断加强其对印度的控制和拉拢。美国拜登政府也意识到印度并不希望充当其遏制、围堵中国的“马前卒”或“炮灰”,因此一方面出台《美国情报界年度威胁》等报告,称“中印在争议边界沿线扩大军事力量,两个核大国发生武装冲突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吓唬印度;并通过在澳大利亚等国的卡里斯坦的独立运动、收割阿达尼公司等事件敲打莫迪政府。其中,由于莫迪和阿达尼的特殊关系,阿达尼事件对莫迪政府将产生强烈震慑。美国不仅是真的要收割阿达尼,而且试图通过这一事件向莫迪表明,如果印度政府想摆脱美国,美国有能力影响印度的经济政治稳定。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通过“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美印半导体合作等诱饵拉住印度。
阿达尼(左一)与莫迪(资料图)
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印度政府主动改善中印关系的空间不大。但中国学者也观察到,在对华政策方面,印度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存在温差。印度邦一级政府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领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和自治权,且各邦因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以及执政党不同存在差异。在对华认知和具体态度上,中央政府往往将政治和安全放在首位,而地方政府关注更多的则是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地域之间存在温差。相对而言,北印度各邦更热衷于大国梦,推崇印度教,相对排外、保守甚至激进,政治色彩和宗教气氛浓厚。而南印度各邦偏爱贸易经商,思想较为务实开放,不热衷追求意识形态至上。另外,政界、战略界与商界和文化界之间也有很大差异。
如果从印度的政党政治版图来看,可以发现莫迪执政以来,印度人民党的势力扩张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主要限于印度西部和北部,沿孟加拉湾各邦以及印度南部基本上还是地方政党执政或者占据主要地位,从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一直到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都是地方党派占据优势,并且这些党派基本都与印度人民党是竞争对手。
印度沿孟加拉湾各邦及南方一些邦有条件成为中印两国加强经济和人文交流,深化相互了解,并进而改善关系的桥头堡。
中国和孟加拉湾沿岸及印度南部从古以来就交往密切。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印,印方安排在金奈附近的玛玛兰普拉姆举行第二次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据说唐僧玄奘到过这个地方,中国禅宗祖师达摩也是从附近登船前往中国。在古代泰米尔人建立的帕拉瓦王朝和朱罗王朝时期,泰米尔等印度沿孟加拉湾地区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泉州发现了大量印度教遗迹。后来郑和下西洋也多次到过这一地区。
1956年12月周总理访问泰米尔纳德邦的资料照片
但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在朱罗王朝时期,该地区与当时的宋朝几乎没有建立直接的政治关系。双方很多事务都是通过位于现在苏门答腊的三佛齐(也称室利佛逝)中转。在中转过程中朱罗王朝的地位被三佛齐故意矮化,影响了彼此的了解和认知,也影响了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
这种情况对今天仍有强烈的启示意义。今天中印两国精英及民众之间的了解和认知,很大程度上仍是通过第三方的视角,这种情况在印度一方更加严重。印方的社会精英主要是通过西方及其媒体了解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误解。
面对目前中印关系的僵局,印度沿孟加拉湾各邦和南方各邦可以在中印经济和人文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非印人党执政的沿孟加拉湾及南方各邦应加强与中国的人文交流:过去几年,由于两国政治关系紧张和疫情的影响,中印人文交流受到很大干扰,很多大学之间的交流项目都停滞了。今后中印应继续加强人文交流,特别是沿孟加拉湾各邦以及南方各邦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其次,非印度人民党执政的沿孟加拉湾各邦应加强与中国的媒体交流:2022年,时任中国驻印大使孙卫东曾访问《印度教徒报》总部,并接受印度泰米尔语电视台Thanthi TV的独家对话。中国和这些地方应加强媒体交流,真实、客观、全面的涉华报道有助于印度各界改善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再次,泰米尔纳德邦、西孟加拉邦、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的GDP在印度各邦中位列前10,泰米尔纳德邦和特伦甘纳邦也是印度5大进出口邦之一。这些邦普遍重视经济贸易发展。2015年8月,泰米尔纳德邦官员曾到上海举办泰米尔纳德邦投资机遇研讨会。虽然莫迪政府要取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地位,但短期内这是不现实的。在经贸方面,中国仍可以与印度各邦加强合作。
最后,中国也可以与沿孟加拉湾各邦及南方各邦加强政党交流。2018年,印度政坛女强人、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班纳吉曾希望访华,在最后一刻宣布取消。在印度政治气氛右转的背景下,政党交流受到很大限制。但如果地方邦领导人具备一定胆识和政治雄心的话,印度地方政党与中国之间的政党交流仍应推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