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为廷谈台北地铁砍人案 称父亲遭刺身亡仍挺废死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5-27 11:20
今天(27日)是台北地铁砍人案头七。惨案造成4死24伤,家属仍沉浸在悲伤之中。如何惩凶、是否废除死刑再次成为大众热议话题。“太阳花学运”领袖陈为廷25日在脸书发文,以父亲遭刺身亡、自己也是被害者家属的立场,强调废死立场不变。在陈为廷出生3个月前,陈父持桃木剑与人斗殴被杀。对此,岛内名嘴刘骏耀26日在脸书批评他“太矫情”,台湾网友也不满他连过世的父亲也要拿出来“消费”。
陈为廷在脸书上写道,父亲在他出生3个月前就过世了,从小都被母亲告知“爸爸是车祸过世的”,直到大三那年整理后来也过世的母亲遗物时,才发现未见过面的爸爸其实是杀人案的被害者。原本就支持废除死刑的陈知道真相后表示,即使立场变了,但对废死的想法并没有太大改变,甚至感谢妈妈没教他该仇恨或报复。
陈为廷列出支持废死的四个理由,包括“广泛的研究共识已经指出,死刑并不能遏制犯罪”“凡有死刑,必有误判、必会枉杀无辜”“终生监禁是一个现在已经存在的替代方案。”“设法共同承担,而不是只想着将犯罪者排除,我们才可能有个更健康的社会。”
刘骏耀指出,陈为廷的爸爸持桃木剑要和人斗殴被杀死,反观捷运不幸的罹难者,都是无怨无仇遭郑捷偷袭刺死。他抨击,陈脑袋逻辑不清楚、乱模拟,“这般言论者还当学运的领袖?!难怪……”
在台湾《苹果日报》网站相关评论下,网友一面倒地批评陈为廷只会说“风凉话”。网友“涂欣慧”说:“不是自已亲身经历的苦痛,谁有权利要他人宽恕?‘我们不是上帝,不能决定别人的生死’,说得太好了,那么‘郑捷’又是什么东西?他凭甚么伤害高捷车上那四个人的生死?”
“Shunjung Tu”说:“连死掉多年的爹都要拿出来‘消费’,陈老弟真是孝顺。!”“右右”直言:“挺废死联盟的,我只问一个问题,他们不是发表的内容有说要跟受害家属一起面对,要关怀他们,那他们到现在做了什么实际行动?”
“宋洪伸”不满自己被代表:“你自己可以走出伤痛,原谅凶手不希望凶手死,不代表别的被害人可以。一命偿一命有何错?更何况现在是一命要偿四命。不要总是爱用自己立场来觉得可以代表其他人好吗?”
“Jeremy Wang”则对“只要是判决必有误判”的说法不满:“只要吃饭必会噎到个几次!!请不要吃饭!!”
民众主动献花悼念罹难者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犯罪嫌疑人郑捷供称,自小就想做一起“大事”,就读高中、大学时也跟同学提过,想要做一件类似地铁杀人的事。另有警方信息透露,嫌犯家境不错,从小就不想活。近日因生活压力大,又没勇气自杀,想多杀几个就会被判死刑。悲剧更引发社会对于治安失序的恐慌,给许多民众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据台媒报导,有目击者表示到现在心里仍很害怕,“连有人拍肩叫我,也会紧张。”
台北地铁随机砍人事件凶手郑捷父母的声明稿全文
遇难者之一、研二学生张正翰的父亲26日表示,不敢相信儿子北上面试竟然遇难,绝对不会原谅凶嫌,也不希望他到灵堂道歉,因为一点也不想看到凶嫌。张父说,既然“杀人偿命”,希望法院能够速审速判,判处郑捷死刑。
张正翰当天参加统一企业的面试,26日统一企业派代表告诉张家双亲,张正翰拿到第一名的佳绩,这也让家属无限哀痛,情绪再次溃堤。
张爸爸难过到有些说不出话,眼眶泛着泪说,儿子从小相当体贴,都不让爸妈担心,在课业方面也很自动自发,想不透一样都是年轻人,为什么儿子张正翰努力打拚未来,北上面试正要迈入人生新阶段,郑捷却随便夺去别人的生命,“这叫人如何心服?”坦言和太太到现在还不能接受儿子走了的事实,也难过到不敢看相关新闻。
郑捷父母至今没有出面道歉,连一通电话都没有打给被害家属。
痛失爱子,张妈妈崩溃痛哭
陈为廷脸书全文:
昨天读到解青云(注:受害人之一)妻子的报导,心头震颤:
“昨天陈女士依旧红肿着双眼,不断拭泪,想必泪水从未间断,但她展露出母亲无比的勇气说,未来她会坚强起来,以单亲妈妈的角色抚养2个小孩,她并不会责怪郑捷的父母,而是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多关心子女和周遭的人,将来,她会告诉小孩,爸爸的遭遇,是正面的影响了整个社会。
同时,陈女士也希望这次事件不要再引起更多负面的事情,毕竟这种事情,一次就已足够,她丈夫的牺牲才值得。”
想起许多事情。
--
其实,关于杀人案,我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我的爸爸,在我出生前三个月过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爸爸是车祸过世的。
我曾经几度想追问细节,但妈总是不愿多说。后来妈妈过世,我也就再也无从追问。
很长一段时间,妈妈的遗物都安放在苗栗的房间里。直到九年后,大三那年,因为房间得要出租,才不得不回家整理。
然后,我才发现那个橱柜深处的红色小铁盒。里头,是一张“杀人罪”的法院判决书。原告,是我妈。被害人,是我的爸爸。
事情发生在一个夏日的午后。
因为一起停车纠纷,我叔叔和楼下槟榔摊的老板起了争执。我爸拿了桃木剑下楼助阵。争执中,老板拿起刀械朝叔叔挥砍,划破叔叔的衣服。接着,刀械刺向我爸。我爸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那个老板,后来被判了十几年的徒刑。民事上,双方达成和解。被告必须每个月支付五千块,给我妈、和我她肚子里的我,直到我成人。
呆坐在床上看完那张判决书,除了苦笑说:“干,桃木剑是三小(观察者网注:三小,台语中的意思是带有冒犯和侮辱意的“什么”,相当于英语中的:what the FXXX?)?”,觉得就热血笨蛋这点,我可能是遗传到我爸以外,最大的困惑还是说:妈妈为什么到最后,还是选择不告诉我这个真相?
然后是一段长长的沉默。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问自己:现在的感觉,到底是什么?
在那之前的几年,透过课堂上、和朋友间的讨论。我已经对死刑形成一套大致的看法:
我主张废除死刑。
一些基本的理由,不出这阵子废死联盟所举出的几个论点:
一、广泛的研究共识已经指出,死刑并不能遏制犯罪。就好像明明上个月才执行完死刑,还是有了郑捷。像是蔡正元提的那种解决方式,显然是一种轻率、而没有根据的作法,是一场恶质的政治秀。
二、凡有死刑,必有误判、必会枉杀无辜。这里的“误判”,最具指标性的像江国庆、卢正、和最近的杜氏兄弟的司法冤案;
另外,更应令人警惕的,还是在更广泛的审讯过程中,出于媒体过度渲染、存在于警察、检察官、法官心中不察的社会偏见,而导致的各种误判。
这种误判,事实上存在于整个法律体系中。因为法律体系不是一套精密的机器,而是由人来控制。人的审判是有极限的。而死刑,是其中最无可回复的一种。
引一句废死联盟新闻稿中的话:“我们必须正视:牺牲无辜者的生命,是死刑的必然代价。”
三、终生监禁是一个现在已经存在的替代方案。对于许多人提出“浪费公帑”的质疑,事实上并不存在。因为,首先受刑人在狱中会提供劳务,使监狱得以自给自足,甚至还有盈余。
死刑所导致的冤案,甚至必须付出更多的国家赔偿。相较而言,是更可能“浪费公帑”的作法。
四、最后,也是最根本的理由:设法共同承担,而不是只想着将犯罪者排除,我们才可能有个更健康的社会。
虽然我认同终身监禁或可作为替代方案,但这种惩罚事实上应该被当作最后的选项。在那之前,我们应该花更多力气,在检讨犯罪者身后的社会成因。并设法改善,共同承担。
我们必须认知到,犯罪者往往并非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是一个“不正常”的人,事实上,他们更常像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活在同一个体制下,分担或大或小的共同压力。理解它、改善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但死刑的存在、更多的社会控制,却让这个社会惯于以为“排除”才是解方,而忽视更广泛的检讨。(想想在过去这些关于死刑犯的激情讨论后,哪一次,我们曾经好好检讨过案件背后的成因?)
就好像这次,更高的刑罚、更严密的网络控制、更多的警力部署,或许可以暂时遏止“郑捷粉丝团”的设置浪潮。但你无法遏止那些点赞的人心中的跟随欲望。他们心中在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需要我们更多的理解与讨论。
我相信,真正的社会安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控制与排除。而是仰赖我们的集体的社会检讨,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任。
拿着那张判决书、呆坐在床上。我想的就是那个经典的反问:“如果你是被害者家属,你还会这样想吗?”。
过去,我一直认为这是个无解的问题,也无从回答。
但现在,我正式成为一个“被害者家属”,心中真正的想法又是什么?
这两年来,每当死刑议题又成为焦点、或回家看到那张判决书时,我总是一再自问。两年过去,我想愈来愈清楚的是:我心中并没有恨、也不想要他死,对于过去这些年建立起来对废死的立场,我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虽然,我的确并不认识我爸,也没有经历过那个案发的当下。这个案情本身,相较之下,也比不上许多案子来得严重复杂。
我并不知道我妈的想法又是什么,也无意、也不可能为其他的受害者家属代言,也仍旧无从回答“如果现在又遇到一次,你还会这样想吗?”这样的问题。我只是想很诚实地交代,这就是我的经历,和我的立场。
这两年来,持续在想的是,我仍旧无从得知,为何妈妈选择不告诉我这件事情?独自扛着秘密的那十三年,她又是怎么走过来?
直到看到这篇报导。
我想起那十三年,她没有任何一次,教导我要去恨、去报复。让我多了些时间,好好想想这些问题。
对于这点,我感到无限的感激。
(观察者网综合东森新闻云、脸书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