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移动支付发展堪忧 想靠手机过一天你会被烦死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05 16:10
你能想象出门只用手机过一天吗?
这个话题,对于天天使用移动支付的我们来说,so easy,但是对于台湾网友来说可能还不是那么容易。
据台湾旺报6月5日报道,在台湾若是用手机支付过一天,消费者可能就会发现很多断点,因为能使用的场合太少;其次,绑定信用卡的安全度仍被消费者质疑;最后,要撬动台湾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相较大陆敢砸大钱补贴,台湾却在瞻前顾后,实现“出门只带手机”的支付生活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记者实测,台湾目前也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并可以在线挂号,在线叫车。
只是,这些移动支付钱包,不仅消费者得各自下载他们专属的APP应用程序,由于各有其支援的商家生态圈,光到超市买个东西,用欧付宝(观察者网注:台湾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只能在全家,7-11不是其生态圈的合作商家,同样的,用Pi钱包,莱尔富、全家也不接受。相较大陆一支手机就能走透透,差距很大。
此外,年轻人常去的快餐店、景点或其他服务业,几乎都仍得用现金支付或使用悠游卡、一卡通及信用卡,其中,搭交通运输最重要的悠游卡,其芯片仍得附着在硬件上,若要使用悠游卡的行动支付,就必须要换SIM卡,但换SIM卡这件事对消费者而言“有点麻烦”,依然无法达到“手机就是钱包”的效果。
台湾市民用悠游卡付账
目前,台湾的移动支付最被使用者诟病的就是麻烦,使用者必须输入两次密码才能完成支付,还有登入钱包后,每10分钟会被强制登出,相较大陆,只要输入一次密码,且没有被强制登出,使用简单、便利。
要说网络和移动支付,大陆和台湾差得不只是一点儿。
今年1月26日,一位自称是生活在大陆的台湾人的天涯网友@中华阿靓发帖《上帝大概是把台湾给遗忘了吧?》,根据自身经历,从订餐、看电影、购物等多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两岸网络的差异,在他眼里,离开大陆的网络世界回到台湾,有种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
今年4月8日,CNN记者雷普利(Will Ripley)更是在北京体验了一把24小时无现金生存。
结果是,爽呆了。
他的无现金生存从一家煎饼果子摊开始……
在路边摊买了一个煎饼,6块钱一个。付款只要几秒钟时间,先扫描二维码,然后输入付款密码,就可以了。
成功~
咖啡馆喝咖啡,还是扫描二维码。
CNN新闻助理Shen Lu用手机支付了水费。
然后是用手机购买各种电影票,点外卖以及网购商品,轻松搞定。
用手机叫了一部出租车,并与一家手机应用公司联席创始人Gu Yu会了面。
两个人到了三里屯,一起吃了午餐,AA制付账,当然还是手机支付。
……
在北京不带钱包过一天?经历了各种实验,雷普利的那一点点怀疑变成了一句话,“从来没这么容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