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绿委”郭正亮:如果大陆不做这件事,两岸“外交战”就开打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07-18 16:56

昨天(17日),岛内民进党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中执委和中常委人选,布局未来发展道路。对此,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指出,今年9月由中国大陆主办的国际民航组织是否邀请台湾参加,是一个指标性事件。如果台湾未获邀请,两岸“外交战”就开打了。

8月为两岸交流黄金期

在昨天的全代会上,民进党代表萧杰等4人提案,授权中执会根据蔡英文“维持现状”论述,在今年提出新党纲,取代1991年党纲第一条“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1999年“台湾前途决议文”、2007年“正常国家决议文”,以符合时代需求,凝聚台湾共识,强化民进党维护台海和平之稳健形象。

负责草拟该提案的前“立委”郭正亮昨天(18日)对香港中评社表示,这个提案本来就是授权,要交给中执会研议,去年他们提出“冻独案”也是这样,但去年都没有处理。这次党代表大会上,还有党代表提废除“中华民国”案,但郭正亮说,那是不可能过的,那会违反蔡英文的“维持现状”说,“处理废除‘中华民国’案是不可能,我们的提案才是蔡英文的活棋”。

他强调,中执会是党内高层可以决定,只要各派系有共识,基本上就可以处理,中执会处理比党代表大会容易多了。

郭正亮(资料图)

郭正亮还介绍说,新潮流最近出了一本书,认为“双十谈话”是蔡英文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的一个空间,是一个机会,但那之前就应该有所行动。他还指出,9月国际民航组织有年会,大家都在看新政府怎么处理,世界卫生大会在蔡英文政府上任三天就进行,中国大陆比较不好动作,双方也还算是圆满处理。

话锋一转,郭正亮指出,国际民航组织也是联合国的组织,这次主办方又是中国大陆,这会有指标性意义,8月下旬应该要收到邀请函,蔡英文能处理的时间不多,双方必须要有善意互动。进一步说,如果国际民航组织没有邀请台湾,那两岸“外交战”就开始了。

郭正亮认为,蔡英文应该要预判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双十”那天提出彰显两岸正向的发言,那民航组织就一定要被邀请,否则两岸会恶言相向,关系就会往下。他呼吁,蔡英文要有预见性的判断。

据了解,国际民航组织每3年举行一届会员大会。国际民航组织官网显示,第39届大会将于今年9月26日至10月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在马英九执政时期,2013年9月13日,国际民航组织发函邀请台湾“行政院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局长”沈启,使用“中华台北”名义,以理事会主席“特邀贵宾”身份出席同年度第38届国际民航组织大会。目前,国际名航组织秘书长为中国政府提名的柳芳博士,这是国际民航组织历史上首位中国籍秘书长和首位女性秘书长。

蔡英文手上的两张牌

据郭正亮分析,蔡英文目前手上有两张牌,一张是南海仲裁,让两岸营造站在同一阵线的氛围。加上“内政部”、陆委会一直重申关南海主权是根据1947年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国大陆也承认这个说法,这是大陆“九段线”的根源。虽然蔡英文顾虑美方没有把话说得这么明显,但是1947年就划设了“十一段段虚线”,“1947年南海诸岛位置图的说法,就是要拉近两岸”。此外,蔡英文也提到会保卫“海域权利”,这说法可以创造两岸南海的合作空间。

第二张牌就是蔡英文可以提出“维持现状”新党纲。在郭正亮看来,“维持现状”新党纲很简单,就是中执会处理,成立党纲研议小组。只要中常会成立党纲研议小组,各派系就会在中常会表达立场;这对蔡英文来说比较容易进行,只要有这样的动作,就是对中国大陆释出善意了。

他还建议,在南海议题上,蔡英文可提出“两岸共同研究南海档案”,这对陆方就是善意,美方也可能会因此吓一跳。

“台独党纲”就这么废了?

全代会现场的确如郭正亮预料。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上述提案经提案人说明后,现场没有人发言讨论,蔡英文也就裁定全部交由中执会研议。

然而,这样的结果在全代会召开之前,早就有分析指出会如此。至于最后结果是否如郭正亮所期待,估计还是要看派系实力说话了。据观察者网报道,昨天全代会选出10位蔡英文“近臣”,其中3席来自“新系”(即“新潮流系”,陈菊领衔),2席来自“游系”(“正国会”,游锡堃派系)、1系来自“苏系”(苏贞昌)、2系来自“英系”2席、1系来自绿色友谊1席。郭正亮所属“美丽岛系”事实上早就在民进党内部边缘化了。

两岸政策协会副理事长陈建仲投书台湾《中国时报》分析称,民进党执政后,中常会成为与蔡英文对话的平台;全代会最重要的功能是对于党的路线和重大政策,具有关键的决定力。问题是,近几年来,不断有党内务实派提议废除或另提新论述,取代“台独党纲”,但都被大会移交中执会研处而搁置;此次也是同样戏码及结局。

陈建仲认为,两岸关系已经因“九二共识”分歧造成两会协商机制停摆,大陆又对蔡英文政府处理南海问题的基调抱持疑虑,让僵局更加难解。蔡英文就算可能另提“维持现状”论述,但关键的“九二共识”、“台独党纲”如果没有改变,两岸短期内恐怕只能以拖待变、继续彼此消耗。

综合/观察者网 冯雪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冯雪
台湾 两岸关系 民进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欧商定,启动磋商

国家防总:鄂皖苏发生“旱涝急转”风险较高

又找补?“希望将经济和政治分开,欢迎中国投资”

他抵华后最新表态,“出乎意料”

普京刚走,后脚就跟来,美国在紧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