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港政策发生变化?张晓明:事实和岁月足以证明一切

来源:央视新闻

2018-03-09 20:15

9日下午,今年“两会”期间的第三场“部长通道”开启,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回答记者提问。针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写入“港人治港”,引起港媒猜测中央对港方针是否有变,张晓明回应说,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总概念,已经包含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内涵。从港澳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更需要强调的重点是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执行,要全面准确。

此外张晓明还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没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这八个字,请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另外中央对香港的大政方针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

张晓明:中央对港澳事务历来是高度重视的。对港澳同胞是非常关心的。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元旦新年贺词和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两次提到港澳,向港澳同胞致以新春问候和祝福!

春节前不到十天,习总书记3次就香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包括对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逝世表示哀悼,对新界大埔重大车祸的是单者的亲属和受伤者表示慰问,对香港青少年团体少年警讯的团员们勉励。

总书记对港澳同胞的关怀,也是我们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的精神动力。

中央对港澳的方针政策变不变的问题,是一个老话题。如果说30多年前,邓小平先生刚刚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时,香港社会和国际社会难免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疑虑的话,那么到今天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0年了,澳门回归祖国也快19年了。事实和岁月,足以证明一切!

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前无古人的政治事件,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已经赢得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拥护!我觉得习总书记曾经讲过一句话,既然一国两制是成功的,是人民拥护的。有什么理由还要去改变?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既然叫基本方略,那就意味着是要长期实行的。对中央政府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和诚意,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次,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没有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全省略了,后面不止八个字,12个字省掉了三个词汇,这引起了港澳人士的一些猜测。我想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概念和逻辑关系上来说,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总概念,已经包含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内涵。第二,从港澳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更需要强调的重点是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执行,要全面准确。第三,节省篇幅,政府工作报告要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省掉这些字,也可以说是对报告精简篇幅的一大贡献。

记者:目前港澳同胞普遍关注粤港澳大桥的建设,你能不能谈一谈粤港澳大桥建设前景,以及该大桥建成后对未来香港澳门的发展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张晓明:和粤港澳大桥建成通车相关联的一个更大的概念,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进了十九大报告,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很快也会出台实施。这件事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

张晓明说:“前天上午我出席广东人大代表团的座谈,见到习总书记也亲自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总书记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他明确要求广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的城市群。”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务实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使得粤港澳三方的优势,产生一种趋同效应。比如香港在金融教育、服务业等方面有很多优势,可以把这些优势和广东的产业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大湾区打造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惠及大半区里面的所有居民,包括港澳同胞的优质生活圈。

假以时日,粤港澳大湾区一定能够建成足以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相媲美的国际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年内就会开通,会大大便利三地之间的人流、物流,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港澳同胞和内地人民的心连得更紧。

责任编辑:张广凯
两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享受中国廉价商品的时代要终结了?

内塔尼亚胡遭以战时内阁成员下“最后通牒”

“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

“美国居然在锯自己骑着的那根树枝,蠢得可怕”

换一种方式,让国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