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科多:这项让《纽约时报》警惕的汉字工程是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0-27 10:04

龙科多

龙科多作者

媒体专栏作者、行业观察者

本月,“中华字库”将新增3000生僻字,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石静远教授在该报发表文章称:“这些字符长期囿居于蒙尘的古旧手稿上,它们将在数字媒体中获得新生。扩展到网上之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地接触这些文稿,这将有助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

“中华字库”工程于2011年启动,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将把以前没有电子形式的50万个字符进行数字化。具体来说,就是“建立全部汉字及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和主要字体字符库。重点研发汉字的编码体系、输入、输出、存储、传输以及兼容等关键技术。”到目前为止,国际计算标准Unicode只对80388个汉字进行了编码,显然不足以代表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

除了作为“文化输出”的基础设施,“中华字库”也有眼前急需的实用价值。一些人由于名字里带有生僻字,买火车票、办身份证、申领社保卡等均无法正确显示全名,去银行取钱都要被反复核实身份。而在国家层面,从自然资源、地名、人口等清理普查,到经济、地理空间等战略性信息库建设,都要由其弥补用字缺口。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字的缺口,在“中华字库”工程进行前,除几种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字外,许多甚至还没有编码。

而在学术上,“中华字库”同样意义重大,要求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汇聚古今各种文字形体,确定历史演变,整理字际关系等,由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出任首席专家。

几十年来,中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打破字母媒介的壁垒。

有关资料显示,汉字编码输入的第一阶段可追溯到1840年。当时,按照李鸿章的旨意,请丹麦人编写了一套四码电报码本,一直延用到现在。那时的汉字编码主要用于电报收发。

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文曾经被看作是不可能被输入电脑的语言,石静远教授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介绍,“1974年,中国政府曾指示工程师和数学家寻找一种方式,来使用美国的字母键盘。最终他们配置了数千个击键组合,以便在计算机的标准键盘上键入数以万计的字符。”

直到1983年王码五笔的推出改变了这一切,它不仅使汉语变得可以打,而且还带来了很可观的输入速度。如今,汉字的拼音输入、语音输入都已经相当完善,最近,罗永浩在手机发布会上演示的科大讯飞的语音输入技术,引起的关注更是超过了手机本身。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终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

这次“中华字库”的进展意味着,从学术论文到Twitter消息,中文在互联网空间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大,对“扩大中文在数字世界的版图”,《纽约时报》认为“好处很多,但依然有理由保持警惕”。作者石静远教授称,“从项目发言人的表述看,负责该项目的机构,同时也在负责审查与信息交流的控制,其目的是重塑互联网上以西方为主导的数字内容。为避免政府审查而使用生僻字表达隐秘或玩笑意思的网民,可能会发现可用的词越来越少。”

作者的研究方向主攻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却忍不住要横插一脚,把“中华字库”这样的学术工程与网络监管联系起来,完全是莫名其妙。倘若没有“中华字库”这样的基础设施,这些新增的生僻字也根本难以在互联网上出现,可作者却无端联想,倒果为因,反而说“中华字库”会使得网民“可用的词越来越少”,简直不值一驳。

事实上,与“中华字库”类似的工作,世界各国都在做。欧美一些国家甚至把当地的土著文字、古代表意文字等一些极为罕用甚至早已死亡的文字,都加入了国际编码,使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得以在网络上流传,从而展示出国家的文化实力。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这背后也有什么需要警惕的理由吗?

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石静远教授

不久前,《纽约时报》还发表了美国汉学家莫大伟的观点,称汉语妨碍中国软实力。文中称,因为没有一个指导发音的语音系统,汉语的难学是出了名的,甚至叹惜20世纪初没有用字母拼写系统彻底废除汉字。

即使承认汉语在文化层面上“平等”,一些西方人仍然认为在技术层面,它依然是“落后”的。

在一篇《纽约客》的文章里,科幻作家姜峰楠假想在另一个世界里中国使用一套字母或音节书写系统。他认为中文和其假设的键盘不适用,而这将构成广泛的识字障碍,并形成“套在中国文化脖子上的沉重负担”。

这次,石静远则引用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对汉字的说法:“完全是出于对上帝的爱,一个人才能忍受学习它的痛苦。”

从对汉语的“歧视”,到对汉语软实力工程的“警惕”,这种精神分裂也是可以的。

不过,更多的西方人在学习汉语,用行动投票。一项报告称,全球孔子学院已达495所,境外有超1亿人学习汉语。观察者网曾经报道,俄罗斯K频道推出了一档语言学习真人秀《从零开始学汉语》,打算用16个课时攻克汉语。

斯坦福大学墨磊宁(Thomas S.Mullaney)教授在《外交政策》中撰文指出,说汉语落后,某些西方人的认识还停留在200年前。他表示,中文不仅在21世纪走强,也是在这个数字时代里最快、最普遍、最成功的语言之一。汉字并未阻挡中国社交媒体的热潮。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并且已经销售到世界各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宙斯
汉字 现代汉语 互联网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

“美国搞的鬼,针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