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昆:武契奇去了趟白宫,塞民众开始担忧自己在中企的工作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9-15 08:29

娄昆

娄昆作者

中国铁路通信工程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娄昆】

美国当地时间9月4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霍蒂在特朗普主持下于白宫达成了经济正常化协议。表面包装成双方恢复对话的协议中,却被特朗普公然夹杂耶路撒冷等敏感地区的“政治私货”,加上特朗普办公室内的谈话照片曝光,这种外交层级的拙劣手段引起了塞国人民的广泛不满,一把小椅子彻底激起了塞人民的愤怒。

武契奇的“屈辱小椅子”

距离协议签署已经过去了一周,塞国民众对此次事件的意见分歧也逐步显现出来。虽然武契奇总统一再强调自己此次所行是为了塞尔维亚人民的利益,是为了国家而战,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算不得一次成功的举措。

2020年6月21日,武契奇总统再次赢得大选,但是随后在7月份,塞国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并且与警方产生了冲突,为此我特地问了很多当地的朋友,大概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防疫工作出尔反尔,在向中国求助后,配置医疗设施、建立方舱医院,开始实行宵禁,并要求民众戴口罩,塞国人民配合实行的同时,政府却又允许举行体育赛事及文艺演出,导致人群密切接触造成疫情的二次爆发,此后又开始要求宵禁引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

第二是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失业率大幅度上升,但是政府在这方面出台的举措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善,如期举办的赛事、演出等对民众的生活没有实质的改善,反而导致疫情二次爆发,经济复苏的遥遥无期使得部分民众的生活无以为继,愤而游行。

此次协议签署后,塞尔维亚国民最为关心的就是它是否能够改善本国的经济局面。从官方协议的条款上看,虽然写了部分经济刺激条款,如允许美方参与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建设,但是这些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落地,笔者得到的现场反馈也都是一些不可考的小道消息,不得不说美国在工程建设方面一直存在着诚意不足的问题。

据笔者在当地接触的本地员工反馈,除了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等较大城市的员工能拥有不错的收入,大部分地区人民每个月的收入水平基本只能维持在每月300至500美金,且失业率居高不下。

相比之下,中资企业在当地开出的薪资水平都是颇有竞争力的,尤其是科技企业,对贝尔格莱德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开出每月1100至1500美元的薪酬,且薪酬会逐年递增。

但是中方的企业规模毕竟有限,加上近两年中美在科技、经济上的博弈,使得为中企工作的不确定性再次增加。

协议签署后的一周内,主管塞国电信建设与改造的相关政府人员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电信网络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并对部分在建项目的系统技术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名义上是不论品牌、出身进行统一的调查,并要求技术人员提供备选方案,以便在查出“不可信设备”后进行及时的替换。虽然目前尚未收到一线明确需要替换中方设备的业主需求,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在协议签署生效期内,类似这样的质疑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复工作,将逐步成为常态化。

周三接到了当地一个朋友的电话,告诉我已经有不少当地员工产生了从中方企业辞职的想法,理由是担心过长的中企工作履历,非但不能使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加光鲜,还有可能因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未来无法在其他同行业企业内继续工作。

比起外交上的远期顾虑,这种实打实在年轻人心中埋下的恐惧则更为令人担忧。美国营造出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广为散播的信息安全威胁的谣言,已经在塞尔维亚当地,甚至是欧盟各国产生了实质的影响。笔者最初关于美国一系列制裁手段的顾虑,一方面来自于芯片等领域的科技难以短期内弥补;另一方面就来自于对中企散播的谣言会极大影响各国毕业生在就业时的选择。企业能否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创造经济效益是其立身之本,一旦对企业的信任产生动摇,这种印象将很难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扭转。

朋友转达顾虑后,表示出了无奈,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立场,在当前疫情笼罩的局势下,有一份工作还是难能可贵的,过于长远的暂且不要考虑,能够维持稳定的生计才是第一位的,且中企在社保等费用上的足额缴纳,也能看得出企业的雄厚实力。朋友随即表示这也是大部分当地员工内心矛盾的一部分,一方面迫于生计要继续工作,另一方面担忧自己在中方被制裁后存在失业风险。

说到底,还是希望能够更稳定地赚更多的钱。

中企承建高速公路通车,武契奇在通车仪式上向中国工人致谢。图片来源:武契奇总统社交媒体

从笔者踏入塞尔维亚投身当地工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虽然当地人民认可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友谊,也承认中国企业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但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民众非常希望国家能够加入欧盟,以期自己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比较令笔者意外的是,塞尔维亚国民对协议中涉及的科索沃问题,其反应比预期的要低得多。我询问的几个当地员工和朋友给我的统一反馈都是,比起总统坚持的拒绝承认科索沃独立,大家更关心在耶路撒冷建立使馆是不是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希望加入欧盟了。

对于国土问题,几位同事及朋友的说辞较为一致:塞尔维亚自一战开始就再没脱离国土流失的阴霾,苏联解体、塞黑的分崩离析,国土的纠纷已经让部分人产生了麻木的感觉,因此提起科索沃,这些人更倾向认为这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国民关系不大。

但是对于入欧这件事,每个人都认为与自己密切相关,他们都坚定地认为,在加入欧盟后,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加上欧盟与美国的政治关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失业风险。在他们的口中,似乎只要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自己的生活就可以旧貌换新颜,人生就会变得充满希望。

希望是好的,但是现实终归是残酷的。在跟他们的对话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焦虑:塞尔维亚本国的经济多年毫无起色,大部分希望能通过入欧的方式解决,但是此次协议的签署无疑使得这一进程被再度推迟;少部分已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入中企的员工,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陷入了自认为进退两难的境地。

武契奇总统在协议签署后,公开表示中、俄、塞依旧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此行访美的真正目的仍然存在诸多疑点,至少目前看来没能为塞尔维亚国民带来实质的收益,反而让塞尔维亚国民、尤其是正值事业上升期的青年产生了更多顾虑。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希望一切如武契奇总统所说,椅子小不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解决塞尔维亚的问题,否则他在白宫遭到不公待遇的照片,可真要载入塞尔维亚的史册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塞尔维亚 特朗普 武契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