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超: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

来源:知乎

2021-03-09 08:14

鲁超

鲁超作者

科普作家

【导读】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这些都体现了如今我国对于降低碳排放的重视。那么,“碳中和”是什么意思?要达到这个目标有哪些措施可以做?

【文/鲁超】

早在2019年底,我国就表示: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2020年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这次,我们更是提出了“碳中和”的惊人承诺,我们会如何实现这个“小目标”呢?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长文预警)

简单地说:碳中和=碳排放-碳汇。我们搞经济,要“开源节流”;而碳中和,讲究的是“减排增汇”!

首先我们要注意一个“碳汇”(Carbon Sink)的概念,意为:通过天然或人工的方式,储存含碳化合物,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碳汇”三部分:海洋(Ocean)、植被(Forest)、人工技术(Artificial technique)

自从全球变暖变成共识之后,各界对于“碳汇”这个概念认识越来越深入,自然界里两个最重要的碳汇是植被和海洋。每年人类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碳中,有一半左右被自然界的“碳汇”吸收,在自然碳汇上做文章,显然是很聪明的想法。

2018年4月16日,像是“串通”好了一样,我国科学家几乎同时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7篇论文,从各方面介绍了中国的生态系统,但关键词都围绕着“碳汇”、“碳库”(Carbon pool)。

这似乎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绝对是有备而来!”

还记得2019年2月份NASA的报道吗:来自NASA卫星的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正在引领陆地绿化的增长,影响主要来自中国雄心勃勃的植树计划和两国的集约化农业。

好吧,都被卫星看到了,咱实在瞒不下去了!2020年10月份,《Nature》上发表刘毅团队的文章《根据大气二氧化碳数据估算的中国大型陆地碳汇》(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49-9

根据他们于2009-2016年之间在6个观测点的数据,表明:

1,2010~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人为碳排放的45%。

2,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以及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和吉林省)的碳汇之前被严重低估了。

3,我国的人工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过去的10-15年里,每个省份(自治区)每年增加4-44万公顷森林面积。这还促进了木材出口和国内纸张的生产。

比较一下2000年和2017年,世界上哪些地方变得更绿?

回想一下,世界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鲜明的对比?

2019,巴西亚马逊森林大火,“地球之肺”危在旦夕!

2019-2020,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导致30亿动物死亡。

2020,美国加州山火,面积超过12500平方公里,打破了历史纪录。

其实,山火全球到处都是,我国自然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在“碳中和”问题上,森林是宝贵的“碳汇”。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碳汇”,我们的消防战士曾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向林业工作者和救火队员们致敬!

2019年3·30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救火队员牺牲

除了自然碳汇以外,在“人工碳汇”上的研究近年来也开始比较深入,不外乎下列关键词:

下面介绍主流的几种:

一、火电厂胺吸收

采用化学吸收法(比如乙醇胺)对煤化工行业、火电行业、天然气厂以及甲醇、水泥、化肥等工厂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

二、深海存储

前面提到,既然海洋是一个很大的“碳汇”,为什么不把二氧化碳注入深海里呢?确实,在海底的高压下,二氧化碳将变成液体,与水形成固态笼形水合物。

问题是,这种做法有潜在的风险,如果发生泄漏会导致海水酸化,进而引起不可预测的生态灾难,所以有一些国家已经达成共识,不允许对二氧化碳进行深海存储。

另外,还有研究人员指出,在海底深埋二氧化碳,可能会将海底可燃冰里的甲烷“挤压”出来。兴义利必生一弊,要知道,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可厉害多了。

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海洋里不断交换

三、灌注油田

将二氧化碳直接注入油田,将原油“挤出”。这项技术已经有40多年历史,最早是为了提高采集效率。但二氧化碳会溶解于原油,在燃烧后还是会释放出来,无法达到“碳中和”的目的。

四、地下封存

往油田里注入二氧化碳给了科学家一些启发,我们可以将二氧化碳注入到一些密封的地质结构里,将它们封存起来。

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卤水层中

五、生物降解

将二氧化碳用微生物降解。这项工作可以和上一种方法配套进行,先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同时注入可降解二氧化碳的微生物。

细菌:二氧化碳?美味啊~~~

六、矿物吸收

碳酸盐的能态低于二氧化碳,也就是说,在地质圈里,二氧化碳最终会转化成碳酸盐,人类只要加速这个进程,即可大大降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

从热力学上,橄榄石(硅酸镁、硅酸亚铁)、蛇纹石(水合硅酸镁)等矿物都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镁,如下:

2009年,美国科学家指出,这种方法可以至少储存现在美国500年的碳排放。

个人认为,对于各种人工碳汇,一些成熟的技术,我们当然要大胆应用。但对于一些不成熟的技术,我们仍然要持观望的态度,经过足够多的实验,观察后续效果。

尤其应该注意,不能光把眼光局限于一个点,而是要整个产业链来看问题。比如用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确实,火电厂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了,但生产乙醇胺的碳排放有多少,开展这些技术的配套设施如何,储存吸收物的方法等等,都必须被考虑进去。

从目前来看,人工碳汇远远不能与自然碳汇相比,老老实实地种树,在当下仍然是主流。

说完“碳汇”,再来看看“碳排放”。

过去在业内,能源利用基本上等价于“碳排放”。也就是说,我们要享受更好的生活,就要用更多的能源,也就要相应的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丁仲礼院士说的把“碳排放”视为“发展权”,此之谓也。

其实,在减排方面,发达国家也很努力,比如2019年,大英帝国就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零碳排放”的雄心壮志。

但其中的具体做法我们却不得不质疑,比如“将天然气转化成清洁的氢能”就很令人疑惑,天然气就是甲烷(CH4),得到氢以后,碳去哪儿了呢?

这不外乎建立在一种“碳转移”的基础上。天然气制氢,美英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但要达到“零碳排放”,就必须将“转化天然气”的加工过程让后进国家去做,发达国家只管享受“清洁的氢能”就好了,然后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碳税”去割发展中国家第二次韭菜,多完美!

具体可以参见《零碳排放——大英帝国的能源战略》:https://zhuanlan.zhihu.com/p/343301769

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不可能像欧美那些短视的政客一样,只管拉大旗抛口号,下台后哪管洪水滔天。我们讲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为国家、为人民、为后代甚至为全人类负责,还是需要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做法。

看到别的回答里面有很多在大谈特谈新能源汽车、电池什么的,其实这些于事无补。咱还是必须将目光聚焦在一次能源上。你搞新能源汽车,表面上看,车没有碳排放了,但你的电如果还是用煤烧出来的,还是会有碳排放,只不过是将城市的排放转移到了火电厂。在统计全国的“碳排放”、“碳中和”过程中,不过是左手右手的事情。

这是“换汤不换药”。

中国最近1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咱今天不谈这个……

2016年我国的承诺中包括一条:“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总供应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0%左右。”

下图是2019年我国的能源结构,化石能源占据85%,非化石能源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水力8%,核能2%,其他可再生资源5%)

2019年,我国能源结构:煤(58%)、石油(20%)、天然气(8%)、水力(8%)、核能(2%)、其他可再生资源(5%)

首先是水力,中国水电资源储量全球第一,不利用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除了三峡以外,我们已经在西南地区布局很多,如下图,需要更新指出一下的是,乌东德水电站已经于2020年6月份正式投产发电。

从下图我们也能看出,近年来我国水电事业是如何地大踏步发展。

不要管非大陆媒体如何宣传水电站的缺陷,比如对环境的破坏,安全隐患等等。

水电站的安全事故,美国和印度多得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有据可查的只有1975年河南省板桥水库的事故那一次,我们在此不多评论。

是要“大仁政”还是“小仁政”?作为干活的人,接受批评,继续改进,但还是要继续前进,方为正道。

敌人批评我们得越多,说明我们做得越正确,越证明我们一定要坚定的去做。至于每年汛期,对岸媒体都要来几次如下的造谣,我们就把这当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笑口常开吧。

ww的地理“姿势”还是要补补

然后是核电。核电的争议也很大,拥护者认为核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反对者的素材则更加实际,历史上有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近年来有日本的福岛。

好在我国的核电事业一直稳步发展,没有出过事故,这让我们更有底气去发展中国核电事业。国外也有很成功的经验,比如法国的核电比重已经高达80%。美俄英等大国也曾表示,不会因为福岛事故而停下发展核电的步伐。

所以我国的核电事业估计仍然会继续稳步推进,但短期内希望它完全取代化石能源是没有指望的。

2016年,笔者在陕西科技博物馆拍摄的照片

关于核电,具体可以参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58853683

最后是光伏了。

自从2015年超越德国之后,中国的光伏一直遥遥领先。到2019年底,总装机容量超过200吉瓦,现在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是850兆瓦的龙羊峡大坝太阳能公园。

我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1300吉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

从下图来看,和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的人均潜力还很高。目前光伏电站的设计还有很大优化空间,技术突破之后,中国光伏还能进一步快速扩张。

太阳能人均装机瓦数,颜色越深,代表人均装机瓦数越高

总之,我国在水力、核电和光伏上都已经做好了相当的准备。

回到之前的那句话:能源利用基本上等价于“碳排放”。这是基于主要一次能源仍然是化石燃料,如果我们能做到能源结构的大幅调整,用水力、核电和光伏这“三驾马车”将非化石能源从现在的15%提升到30%以上,那上面那句话就不一定100%成立了,而只是70%(甚至更低)成立了。

当然,对于新能源从来就不缺下面的声音,我们当成笑料听听好了:

核电坚决不能建!危险!

火电坚决不能建!污染!

水电坚决不能建!破坏生态!

风电坚决不能建!影响景观!

太阳能坚决不能建!经济泡沫!

谁也不能停我的电!不要问我怎么办!你们自己想办法!反正不能停我的电!

欢迎加入用爱发电大队

最后,一本正经地大胆预言一下,我国还留了一手。那就是: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

根据公开的消息:

CFETR计划分三步走,完成“中国聚变梦”。第一阶段到2021年,CFETR开始立项建设;第二阶段到2035年,计划建成聚变工程实验堆,开始大规模科学实验;第三阶段到2050年,聚变工程实验堆实验成功,建设聚变商业示范堆,完成人类终极能源。

嗯嗯,2050年核聚变成功,2060年碳中和。完美!

到那个时候,在某种程度上能量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重水提取概念股值得关注。

为了发展下一代更加清洁的核聚变技术,地月经济区也将正式摆上日程,月球上的氦3将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

你以为是闹着玩的?

曾几何时,全球变暖被相当多的人群认为是“阴谋论”,更有人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剥夺我们“发展权”的阳谋。

丁仲礼的“中国人是不是人”成为“灵魂之问”!

我们是应该局限在意识形态的讨论,回避现实,和“瑞典少女”们打嘴炮;还是应该尊重科学事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呢?

庆幸的是,我们选择了后者!

希望把全球变暖变成一个新时代的“郑国渠”工程!

2020年代的今天,我们有的流汗耕耘,有的烧脑工作。

40年后,等待我们的是一个全新的“绿色经济”时代!

上下五千年,我们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韩国派人忽悠秦国修建郑国渠,目的在于消耗秦国民力。秦王政将计就计,采纳这一建议。结果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原本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甲天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陈铁喜教授是国内研究碳循环的专家,本文也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与指导,非常感谢!

去年我曾经和陈教授举办了一系列的线下活动,今年我已经和他约好,4月份以后针对“碳中和”再来几次科普沙龙,欢迎大家关注。

2020年与陈教授、邓教授搞的沙龙活动

更多阅读:

1,China says it has met its carbon reduction goal early

2,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

3,【PNAS】全球首次,中国学者同期发表7篇PNAS,揭示我国生态系统中的“碳” |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4,Human Activity in China and India Dominates the Greening of Earth

5,China and India Lead the Way in Greening

6,http://www.cityghg.com/uploads/soft/200119/1-200119204941.pdf

7,CO2-fixing one-carbon metabolism in a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um 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责任编辑:徐俊
碳中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