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七:年轻女性不想结婚是“中了女拳的毒”?

来源:观察者网

2021-10-25 07:39

洛七

洛七作者

自由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洛七】

“钱我可以自己挣,家务我可以自己做,在当代社会,另一半对我而言没那么必要。”

“谈了几次恋爱发现,恋爱肯定会给自己带来满足,但时间一久会发现,这其实是件很耗费精力和情绪价值的事情。如果我有能让自己过得很开心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找个对象来给自己气受?”

“无聊有游戏,吃饭有外卖三巨头,电影有云盘爱腾优,陪伴有猫猫和狗狗……与其低质量地结婚,不如高质量地单身。”

对于父母辈而言,结婚生子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于当今习惯了原子化生活的新生代年轻人来说,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却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权衡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从人生的“必选项”变为了“可选项”。

催婚话题原是节假日的保留项目。而近期的一项调研,又让这一话题的讨论再度升温: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如何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

调研中,对“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这意味着34%的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与此同时,有近三成受访青年从未谈过恋爱。

调研还发现,作为未来婚恋主力军的“Z世代”青年(也就是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结婚意愿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

在晚婚晚育渐成大趋势的情况下,这份调研很自然地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焦虑。其实,调研显示的青年心态一定程度上只具有短时段的参考价值。因为青年的心态并非一成不变,婚恋观也是如此。在三年、五年之后,“Z世代”对于婚恋的看法是否会做出改变,我们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而让笔者有些无奈的是,这样一部分网友的观点——看到“女性更容易恐婚”这一调研结果,他们认为这是中了“女拳”的毒……

坦率地说,这种说法把复杂问题片面化、标签化了。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更容易制造两性对立。

为什么当代女性整体结婚意愿更低了?这是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即在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价值的理解产生了代际更迭。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女性在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条件同男性趋于平等。当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大幅提高,当女性和男性一样都产生对个人事业的追求,重视自身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个体满足感时,“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便开始松动,婚姻的吸引力也随之下降。“另一半宁缺毋滥”,越来越成为女生们的共识。

生活中,笔者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用心经营感情像打第二份工。白天是在写字楼里当打工人,下班还得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把家里的生活打点得井井有条,这样的生活真心累。”

由于组建和维持家庭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选择不结婚也不想为此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除非找到自己真正心怡的另一半。

而幸福的婚姻和家庭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支撑外,还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年轻人白天忙于学习、工作,甚至还要加班加点,本身就已经足够疲惫。等学习、工作任务完成之后,能留给自己的时间本就不多了,这个时候如果还需要分出精力经营感情,不免辛苦。

据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些青年倾向于把婚姻认为是自己暂时难以触及的“奢侈品”。这种奢侈性不只表现在经济层面,也表现在情感与家庭纽带维系所需的时间成本与情绪成本。

现实的压力还在于当代女性要平衡好家庭和事业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不管男女,同样每天24个小时。因为不同的生理结构,大自然赋予了女性生育的责任。因而对女性的要求是既要出得了职场,又要照顾好家庭,培育好孩子。

这种多重身份的状态使得社会与家庭对女性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一方面,职场女性需要面临完成业绩指标的压力;另一方面,她会被各方声音提醒鞭策:“错过孩子成长期,在孩子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却不在,这是多么遗憾!”

这种职场女性需要面对的结构性矛盾,往往只能通过家庭成员的分担加以缓解。可一个遗憾的现实是,并非每一个职场妈妈都能找到合适的分担者。

有人会说,女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啊,负责在家照顾好家庭,教育好孩子就行,工作赚钱的事情交给男人。传统的分工模式确实为一些家庭所坚持,并且许多婚姻一开始的美好愿景都是如此。但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久而久之,都市全职妈妈的价值会被另一半忽略。

于是,我们常常能听到全职妈妈进行类似这样的吐槽:

“老公总是不理解,需要打理的家务活就那么多吗?看好一个孩子就那么难吗?周全好家里的琐事有那么费劲吗?他觉得自己每天工作养家很辛苦,但是没有看到我在背后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价值。因为他自己没有亲身做过这些事情,想当然地认为这比在外工作轻松,觉得我在家很闲,我跟他发脾气会觉得我不可理喻。”

《三十而已》剧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层面的因素推助了当代女青年的恐婚意识:

譬如,互联网信息催生的婚恋负能量使得一些女性对爱情与婚姻产生了不信任的态度。网络上流传的一个表述——“不婚不育保平安”,正体现了这样一种意识。

而这些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部分是真实的新闻报道,部分则是真假难辨、刻意为之的“故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互联网治理的层面加以着力。

一些段子式的文章

尤其当一些男性论坛的讨论内容(“彩礼警告”、“养家警告”、“入赘警告”、“孩子姓氏警告”等就是典型的例子。)被搬运到女性平台上,激起的男女对立也在无形中加剧男女双方的恐婚意识,形成两性之间的对立、撕裂。

此外,对于生育痛苦的恐惧也让部分女性对婚姻产生抗拒心理。生育是对女性的身体、心理、事业、精力等方面会带来种种影响。对于女性来说,怀孕、分娩、哺乳,确实意味着牺牲与付出,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

上述这些可以说是当代女青年实际面临的职场、家庭压力。针对这些现象,前文提及的调研提出了许多务实的建议,比如构建婚恋友好型的社会环境、夯实生育配套政策和服务、完善以“女性友好”为宗旨的生育支持政策等等。笔者对此深以为然。

而针对构建婚恋友好型的社会环境,我想网络文化的治理也是应有之意。

近年来,网络世界对男女权力的讨论愈演愈烈,甚至到了彼此互相攻击的地步。一些人打着平权的名号,想获得更多的权利却丝毫没有想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并由此编纂了一套精致利己的话术,动辄给异性贴标签、污名化。更有甚者从中收割流量,通过相关议题的操控实现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这样除了加深男女双方对彼此的误会和怨念以外,对推动社会进步、两性理解、化解矛盾毫无益处,只会让男女都更加恐婚,同时加剧性别议题的内卷,在舆论场上形成恶性循环:贴标签—互撕—继续贴标签—继续互撕……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携手共进、相互体谅包容才是争取共同权益的合理方式时,婚恋问题的讨论、恐婚问题的缓解才能走上正轨。

《逃避可耻却有用》剧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性别 婚恋 Z世代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