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立平: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2-05 08:51

毛立平

毛立平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视频/毛立平】

【内容提要】

嘉庆八年闰二月,嘉庆帝东巡拜谒祖陵之后返回京城,准备入宫斋戒。他乘坐御轿进入神武门,就在将要进入下一道顺贞门的时候,一位中年男性不知从哪里一跃而出,持小刀冲向了皇帝的轿子。只可惜他的行动慢了半拍,就在他冲出来的时候,嘉庆帝的轿子已经进入了顺贞门,所以皇帝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一惊心动魄的时刻,只是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派内监前去查问,回报说是有人行刺。

由于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皇帝在宫内遭遇刺客的事情,因此无论是嘉庆帝本人,还是他身边的侍卫、护军,对于这个突发事件都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特别是当时守卫在神武门、顺贞门的侍卫护军多达上百人,而他们好像都被施了定身法术,一时之间呆若木鸡,没有人想起来要上前护驾或者制服凶手。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还是定亲王绵恩(这是嘉庆帝的侄子)、额驸拉旺多尔济(这是嘉庆帝的姐夫)等几个人还算反应及时,扑上前去与行刺者搏击,定亲王绵恩的袍袖还被刺破,也有人被刺伤,不过刺客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制服。

经过审讯,刺客名叫陈德,北京本地人,曾经在内务府包衣旗人家中当过奴仆,因此跟着主人出入过宫廷运送物品,对宫内的地形比较熟悉。后来由于他妻子病故、自己又被主人解雇,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就想与其这样坐以待毙,不如做点大事,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妄自死了!”

当时陈德看到京城开始铺垫道路准备迎接皇帝回宫,就拿定主意要行刺皇帝。他于闰二月二十日带着十五岁的大儿子陈禄儿溜进了东华门,然后从西夹道绕到神武门,潜伏在西厢房南山墙的后面。等到嘉庆帝的轿子进入宫门,就发生了我们刚才所讲述的场景。也就是说,这一场行刺皇帝的行动,现场的参与者只有陈德和他的儿子陈禄儿两个人,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只有陈德一个人,因为他似乎并没有告诉儿子他们是来干吗的,在整个行刺过程中,陈禄儿也并没有帮助或者配合父亲,当父亲被按倒在地的时候,他只在旁边大声嚎哭,然后就跑出宫门,一路小跑回家去了。

由于事发现场十分混乱,也没有人反应过来还有一个孩子跑掉了,还是后来才追到他家中把陈禄儿和他的弟弟陈对儿逮捕在案。

这一场行刺,对于嘉庆皇帝而言虽然有惊无险,但是宫禁之内竟然发生行刺皇帝的事件,让嘉庆着实感到震怒,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险性不大,但是羞辱性极强啊。

刺客是怎么突破城门守卫进入宫闱禁地的?又是怎么得知皇帝行程,将时间把握得那么恰当?百余名护军面对有人行刺怎么竟然都毫无反应而需要亲王等人去肉搏?嘉庆帝越想越觉得这后面一定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当即下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日夜严审陈德,一定要查明他背后的幕后主使者究竟是谁、还有哪些同伙。但陈德的招供却完全出乎嘉庆帝的意料之外,审讯中他表示,这次行刺的原因就是自己生活的困顿、走投无路,纯属个人行为,背后没有任何人指使,也没有同伙。

对于这样的审讯结果,嘉庆帝自然不能接受,就又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前去会审,结果陈德的招供还是和之前一样,所有责任自己承担,与其他任何人无关。嘉庆帝还是不信,再命九卿科道一同会审,但得到的报告是“仍如前供”。可以说,为了对付一个普通百姓,嘉庆皇帝几乎把整个官僚机器都动用起来了,之前对付很多要犯都没有这么大动干戈。

而且在审讯中还用上了各种酷刑,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的说法,估计陈德都体验了一遍,什么“拧耳跪链”、“掌嘴板责”、“刑夹押棍”等等,不难想象他所经受的痛苦。但陈德这个人还真是条硬汉,无论怎样酷刑熬审,都坚持说行刺就是个人行为,没有牵连招供任何人。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嘉庆帝也明白,如果继续这样严刑逼供,反而会引起朝廷上下的各种猜疑,是不是皇帝想要刺客招供某个特定的人吗,审出怎样的结果才能迎合皇帝的心意?嘉庆只好就此罢手,下令将已被折磨不堪的陈德处以磔刑,两个儿子也都处以绞刑。

此外,还让嘉庆帝耿耿于怀的就是刺杀发生时袖手旁观的百余名护军和侍卫,他说:“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朕之所惧者再次,而不再彼。诸臣具有天良,自问于心,能无愧乎!”

就是说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不是陈德这样的人,而是那些侍卫、护军、大臣等在这一事件中的反应,这里面暴露的问题可太大了。所以,处决了陈德父子之外,嘉庆帝还以失察的罪名,把负责神武门、东华门护卫工作的十余名文武官员分别予以革职、流放等处分,并且重新整顿了宫禁系统,加强了初入宫的盘查。

不过呢,一个平民百姓为啥突发奇想就要去宫里刺杀皇帝,而且还那么轻而易举地就进去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些没有解开的疑问。有人认为陈德是林清的党羽。林清是天理教的首领,天理教是嘉庆时期山东、直隶、河南一带流行的民间宗教,由于其教义和在川、楚、陕一带流行的白莲教比较相似,有人认为天理教是白莲教的分支,但也有人认为两个宗教并无关系。

关于陈德和天理教的关系,萧一山先生在《清代通史》中说陈德就是林清党,认为是天理教在背后策划了这场行刺活动。但也有学者指出,林清是在嘉庆十一年才加入天理教的,而陈德事件发生在嘉庆八年,所以陈德不可能是受林清的指使。

不过,紫禁城在嘉庆朝的第二次被攻破,也就是“癸酉之变”,就毫无疑问与林清有直接关系了,民间称之为“天理教攻破紫禁城”。这一次破防发生在陈德行刺事件之后的十年。

嘉庆十八年七月,嘉庆帝按照惯例去木兰秋狝,虽然嘉庆时代的秋狝频度和规模比不上康乾时代,但是身形较胖、比较怕热的嘉庆皇帝还是喜欢夏天去避暑山庄住上一阵子。可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一离开,宫禁系统就又松懈下来,给天理教徒提供了攻入紫禁城的机会。

林清是天理教的主要首领之一,史载他足智多谋、高大威猛、自幼习得一身武艺,很为教徒所信服。林清等几位天理教首领约定在“酉之年、戌之月、寅之时、午之日”发动起事,那这样算下来起义的日期应该是嘉庆十八年闰八月十五日,他们还提前编好了谶言“八月中秋,中秋八月,满地黄花开放”,让这话到处传播,为起事成功造势。

不过,清朝一直有一个说法,闰八月对本朝的统治不吉利,嘉庆帝大概也知道这个说法,就把嘉庆十八年的闰八月给取消了,改成闰第二年的二月,所以到嘉庆十七年末,朝廷把新一年的历法颁布出来以后,天理教徒才发现这一年并没有闰八月,只好临时把起事改在了九月十五日。后来有人说起事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由于这个日子被改了,而嘉庆帝也是通过这一改闰避免了一场紫禁城的浩劫,而从此之后闰八月不祥的说法就流传更广了。

天理教徒这边,议定的起事是在多地同时进行,北京教徒的目标就是攻占紫禁城。林清在北京组织了一支大约200人的队伍,分为两路,从东华门和西华门发起进攻。由于有太监早已暗中加入天理教,并在宫中秘密传教,因此东西华门都有太监作为此次行动的内应。

在道光即位的专题中我们已经讲过,东华门一路进攻得并不顺利,攻入城门的教徒与内应的太监都很快被擒;而攻入西华门的一路则在太监杨进忠的接应下,八十多人顺利进城,与下一道城门隆宗门的护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教徒们搭成人梯,攀上城墙,拉弓射箭,射击护军,隆宗门的匾额上至今留有一个箭头,据说就是这次战斗留下的,而嘉庆帝在事后清理宫廷时特意命令留下这一耻辱的标记,作为后世的警戒。大家下次再去故宫的时候,可以到隆宗门的匾额上去找找这个箭头。

天理教徒的此次进攻,共打死紫禁城护军四十多人、打伤六十多人,给皇宫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特别是后宫中的女眷,包括皇后妃嫔和公主格格们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惶恐。当然我们也讲过,天理教徒没能攻破隆宗门,攻入紫禁城的教徒全军覆没,在外面指挥和等候的林清随后也被诱捕,起义最终失败。

事变的第二天,嘉庆在回京的途中接到了儿子绵宁和留京大臣的飞报,对于这种历史上少有的事变再一次发生在自己一朝,嘉庆帝彻底惊呆了。稍稍平复下来之后,他下了“罪己诏”,惭愧地表示这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比明朝的梃击案还要严重好几倍,“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致有此事!”自己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之后,嘉庆帝快马加鞭地赶回皇宫,集中精力处理此次事件。

首先,嘉庆帝亲御瀛台,廷讯林清及内应的太监刘得才等人,林清被除以最严厉的寸磔,然后传首直隶、河南、山东等天理教影响较大的地区,他的亲属也都缘坐;内应太监等其他几名要犯也被凌迟处死。一向以宽仁著称的嘉庆帝此时用上了最严厉的刑罚。

其次,他还严厉惩处了相关的失职官员,紫禁城直班护军统领杨澍曾被革职发配伊犁,其他相关人员也是革职的革职、问罪的问罪。

第三,此次事变还引发嘉庆帝对官场中广泛存在的遇事推脱逃避、睁一眼闭一眼的作风进行深刻反思。有学者指出,林清等人在筹划起事的过程并没有注意保密工作,不但编好了我们刚才说的“八月中秋,中秋八月,满地黄花开放”等谶语到处传播,进攻紫禁城的计划也多有泄露,多名官员,甚至豫亲王都得到下人的报告,说天理教徒将要起事、要进攻紫禁城,但他们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方面不想沾染这样麻烦,另一方面不愿意为此事负责,或者天真地认为京城重地怎么会发生这样的畸变。有人总结说,这是清朝的官员都在袖手旁观、坐等出事。

所以,嘉庆帝决心对官员阶层做出较大的调整,重点就放在淘汰老迈、虚位让贤方面,希望打造一个精明强干、有责任心的官员群体,挽救大清的颓势。比如当时的大学士庆桂、刘权,嘉庆说他们年老多病,让他们赶紧退休,把这样重要位子让出来给年轻有为的人来施展身手。

不过,官场多年的积习,并不是嘉庆帝一纸诏令就能改变的,到这一年的十一月,嘉庆帝就很生气地谕令内阁,说刚刚召见了新任的内阁侍读学士汪睿,发现其人老态龙钟,耳聋眼花,连皇帝问他多大年纪了,都听不清、答不出,只知道“免冠叩首,流泪战栗而已”,气得嘉庆帝大骂:“此等庸劣无能之辈,何以姑容至今,贻误公事?!”让他立即退休,举荐他的户部堂官也因“循庇劣员”而交刑部议处。同时,嘉庆帝再次告诫各部院,以后举荐官员时一定要“严行甄别”,不要什么人都胡乱举荐,“以副朕用人求治之诚心”。

这个时候的嘉庆帝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大清朝发展到他的时代,各种问题已经积累得很深,想要整顿吏治、“为国求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嘉庆的反思

据说,针对“癸酉之变”嘉庆还有一个举措,就是下令将皇宫中的大树全部砍伐掉,原因是天理教徒是通过将绳子甩套在树木上攀爬进入宫内的,嘉庆帝觉得这是宫廷安全的一个隐患,因此下令将大树特别是靠近宫墙的大树全都砍掉,而且留下祖训,今后的皇帝都不得再种植树木,这也是导致如今故宫中罕见参天古树的原因。不过,这一点在正史中没有记载,我们只是讲出来只供大家参考。

癸酉之变给嘉庆帝带来的震撼远远大于陈德行刺事件,如果说白莲教起义发生于乾隆朝末期,父亲也可以帮他分担一部分责任,天理教则完全是嘉庆朝发生的事,而嘉庆帝自认为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皇宫却被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两次,让他不仅质疑自己的能力,还发出了“原本强盛的大清究竟怎么了”这样的疑问。

那么大家觉得嘉庆是怎么样的皇帝,大清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吴立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国在非洲真正赢得了民心,就连斯威士兰…”

“日企抱团是绝望之举,中国工厂效率质量都是第一”

“她下月访华,尽管特朗普团队表达了担忧”

“中国有能力让梦想照进现实,将赢得史诗般竞争”

美国政府“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