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之父”宋文骢院士3月22日中午去世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3-22 15:19
中国人民今天失去了一位大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科学研究员、歼-7C飞机总设计师、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原副所长兼总设计师宋文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6年3月22日13点10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宋文骢原籍云南大理,1930年3月26日出生于昆明市。5岁起在昆明上小学,初中在大理度过。1948年底在昆明高中毕业前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
宋文骢(中)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队机械长
建国后,宋文骢先是在空军某部任飞机机械师、中队机械长。1954年8月被选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飞机发动机专业深造。1960年7月从哈军工毕业,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70年4月调成都611所,1974年2月任总体室主任。1977年7月,任611所副总设计师。1980年6月17日,任611所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
宋文骢院士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9、歼-10飞机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担任过两个国家重点型号歼-7C和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重大成果。他在学习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航空工业实际,创造性的完善和推行了型号设计师系统管理制度。
谈到宋文骢的名字,必然会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联系在一起。从1982年歼-10方案选型开始以来,可以说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历程。在选型期间,宋文骢拿出了2个历经2轮优化的鸭式布局气动方案,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被确定为新歼方案。
1991年,歼-10全尺寸样机完工
尽管方案赢得了竞标,但歼-10的发展一度很不顺利,不少领导都认为直接购买幻影2000或者苏-27更好,省钱省时省力,空军还有人喊出了“要打赢,靠27”的口号;军工系统还面对着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但是宋文骢并没有被这些苦难压倒,顶住了各方的压力推进歼-10项目的进行,最终得到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肯定。
1998年3月23日,被称为“骨气机”的歼-10终于完成了首飞。值得一提的是,在首飞完成后,宋文骢特意将自己的生日改为了3月23日。
歼-10首飞后,宋文骢和试飞员雷强等人泪流满面
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歼-10战斗机
宋老(左)和与总工程师薛炽寿先生在歼10试飞现场的合影,总师年迈的背影和空军新生的力量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2006年,歼-10战斗机形成了战斗力,并在2009年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随着歼-10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中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并为后来歼-20等国产四代机的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的本土派顶梁柱,宋文骢带出了杨伟、唐长红等我国新生代飞机设计团队的骨干。2010年2月10日,宋文骢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宋文骢一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国航空工业腾飞的伟大事业之中。他的严谨求实,他的创新精神,他的技术造诣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宋文骢”这三个字,将与歼-10飞机一起,闪耀在中国航空工业腾飞的光辉史册上。
今天的歼-10已经是我军的主力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