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国防生制度:早在2015年制度就开始改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06-01 09:02

据中国青年报1日报道,近日,国防部新闻局表示,从2017年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逐步调整为面向地方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拔招录。

这样的政策调整,意味着施行了近20年的依托地方普通高校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国防生制度发生重大改革。这既是军队改革强军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举措。

为国防而生的时代骄子

什么是国防生?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地方高校招录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待遇,完成规定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考核合格后按协议到军队工作的国防后备军官。

国防生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另一类是从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选拔的。两类国防生在学业上,均与本专业同年入学的其他在校生全部课程内容相一致,毕业后到军队任军官享有同等待遇。

国防生制度的诞生有何背景?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后备军官,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早在1916年,美国就把利用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政府批准成立一所大学时,地方院校必须作出同意设立后备军官训练团的承诺。美国已在400多所高等学校中开设后备军官训练团,帮助在校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完成必要的军事训练,毕业后达到少尉军官的任职要求。每年由此输送的军官占新任军官的70%左右。

俄军主要通过设立在地方大学的军事系、军事研究室等机构培养军官,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数量占新任军官的25%左右。同时,也直接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合同制军官。

新世纪之交,我军为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科学文化水平,开始探索走开军队生长干部由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路子,在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

1999年7月,国家教育部、 财政部、人事部和军委“四总部”联合发文《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选拔培养军队干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军区、各军兵种、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武警部队,各选择一至两所办学条件好、军队所需专业较多的理工类或综合类普通高校,各试点高校每年向军队输送60名国防生。全军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指导中心,大军区级单位在选定的普通高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通过建立制度,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逐步扩大选拔培养的数量,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军队有稳定可靠的高素质人才来源。

乘着高校扩招的东风,国防生规模迅速扩大,从最早试点的22所高校,扩展为最高峰时的117所,几乎涵盖了国家“985”“211”所有的院校。一段时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成为许多国防生追梦的神圣殿堂。部队每年接收上万名国防生,80%补充到一线部队,为部队军官队伍和战斗力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2009年10月1日,国防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场,引起世人关注。截至当年,在校国防生4.8万人,已毕业国防生近4万人,8万余名国防生成为我军干部新生力量,是军营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2014年夏天,来自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百余名国防生随海军郑和舰开始首次航海实习,在为期一周的训练实践中,他们深刻感受到军人职业的特殊与崇高。

面对大考的国防生制度

这次停止从高中毕业生、大学在校生中招录选拔国防生,把为军队输送优秀人才的起点放在大学毕业生上,本身就是对国防生制度的修改完善。通过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拓展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更加广泛地利用国家教育资源,为更多地方优秀人才进入军队提供宽阔平台。

其实,早在2015年国防生制度就开始改革。当年5月,经教育部、总政治部有关部门批准,全军和武警部队选拔国防生高校全部为“985”“211”院校,其他签约高校仅对军队英烈子女进行计划单列选拔,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计划范围内优先选拔。这一政策,明显提高了国防生培养对象的门槛起点, 为吸引优秀青年矢志国防指明了方向。

2006年10月,总参总政总后联合下发《关于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后入伍的优秀士兵中选拔基层干部的通知》,正式拉开了优秀大学生士兵提干的大幕。

2017年军校招生计划近日公布:为打通报考军官落榜考生转录士官学校渠道,今年“官改士”招生计划0.13万名,比去年增加70%。士官生源的增加、军官招生更加注重基层经历都是新的变化。

上述政策出台,对国防生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借才引智,吸引更多的社会优秀人才为部队服务,既是适应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的需要,更是适应武器装备技术含量提升和军队知识密集程度提高的需要。

让更多优质兵员乘上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

这次国防生制度改革,强调从地方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培养军事人才。这是最大程度统筹利用国民教育和国防教育资源,推进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深度融合,提高军事人才培养开发整体效益。

近年来,国家为吸引高素质兵员入伍,在专业选择、岗位就业、经济补偿等方面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开通了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但从“上车”情况看,还存在人数不多等问题。如何让高学历优质兵员乘上从校门到营门的“直通车”,这是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的使命职责。

据统计,外国军队大学生士兵比例普遍较高,美国高达90%、法国80%、日本70%。美军《2020联合构想》中强调:“招募和保留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人员,是部队建设的头等大事。”

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800万人,征集潜力巨大。国防生制度这次改革,把重心放在高校毕业生上,这为全面走开大学毕业生“读完大学、再服兵役”路子提供制度保证。

高校毕业生到部队服役后,经过两年义务兵的锤炼,根据本人意愿、专业特长和部队需要,既可直接择优提干,成长为部队基层指挥军官;也可考核选拔为文员、高级士官,专门从事军事科研、技术研发、装备维修、基层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通过完善奖惩考评机制,择优保留骨干。

通过政策吸引、舆论引导、制度激励等措施,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来部队服役,既可以为具有国防情结的大学毕业生实现从军梦想提供舞台和空间,也可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加速推进军队职业化进程提供平台支撑,也将为强军兴军带来一股新风。

(黄相亮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责任编辑:于文凯
军校 改革 国防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中企用三倍工资在全球招揽科技人才”,西方如临大敌

拜登政府赖钱,还甩锅中国运动员

“如同心脏被家人捅了一刀,这是对加拿大人民的侮辱”

“除了大棒什么也拿不出,还想孤立中国?”

克宫谴责:极度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