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美军高层反对,拜登执意从阿富汗完全撤军

来源:观察者网

2021-04-19 11:05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将从今年5月1日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全部撤军将在9月11日之前完成。

不过,有美媒报道称,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麦肯齐、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等美军高官都反对美军完全撤出阿富汗,他们均表态称,撤出所有美军将使阿富汗失去稳定。

而拜登做出阿富汗撤军决定时没有顾忌到美国军方的反对意见,美国防长奥斯汀是在4月6日听取总统简报时才得知拜登决定撤军的。

对于部分美军高层的反对态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回应称,阿富汗的反恐任务已经结束,如今美国应该以2021年的视角看世界而不是2001年的,美军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对付中国。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8日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军高级将领反对从阿富汗撤军,认为这一决定会破坏阿富汗的稳定,但拜登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

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麦肯齐(Frank McKenzie)、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驻阿富汗北约部队指挥官奥斯汀·斯科特·米勒均建议在阿保留2500人的军队,同时通过外交努力达成和平协定。

而在阿富汗打过仗的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也反对完全撤军,他警告拜登说,撤出所有美军将使阿富汗失去稳定。

今年3月,美国防长奥斯汀访问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图源:美军

不过,拜登没有听取美军的建议,而是自己决定要撤军。《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军防长奥斯丁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是在4月6日参加美国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时,才首次得知拜登已经决定撤军的。

在拜登概述他对阿富汗问题的看法时,两位美军高官问他是否已经做好了决定。对此,拜登回答“是的”。

《华尔街日报》称,这表明拜登认为阿富汗发生恐怖主义威胁的可能性已经降低,美军撤离阿富汗的日期必须确定,这样才能避免与塔利班重新开战,以及无限期的军事承诺。

美军内部有不少人反对从阿富汗撤军,现任和前任美军军官说,如果美军没有留下有能力的军事单位,那么未来阿富汗情况有变时,美军从中亚或者波斯湾增兵阿富汗都会变的困难。这些美军军官甚至表态说,未来即使是保护喀布尔的美国大使馆,也可能是一个挑战。

美军前中央司令部司令,退役中将约瑟夫·沃特尔(Joseph Votel)拿伊拉克举例称,2011年奥巴马总统决定将美军撤出伊拉克,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攻陷了伊拉克摩苏尔。沃特尔表示,认为“恐怖组织不会增长和扩张,阿富汗政府军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我们在该地区和全球的声誉不会受到负面影响”的想法是有风险的。

对于美军内部的这部分观点,正因乌克兰局势访问欧洲的奥斯汀14日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说,他们(反对撤军的美军)的声音得到了倾听,他们的担忧也得到了考虑,但是现在决定已经做出,他呼吁这些部队领导人能带领部队努力完成撤军。

但奥斯汀在采访中拒绝透露自己或美军将军们关于阿富汗撤军的观点。

此前,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将从今年5月1日前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全部撤军将在9月11日之前完成。这意味着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外战,有望在“9·11”恐袭2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画上句号。

《华尔街日报》表示,随着拜登的命令正式生效,参与计划的人士说,军方希望在7月初之前从阿富汗撤军。这位人士说:“在军队内部,我们制定的目标是让所有阿富汗驻军能在独立日——7月4日前回国过节。‘9·11’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清算。”

集中资源对付中国

对于美军的担忧,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8日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本周”节目上作出了回应。节目中主持人问道,包括前军方高层在内很多人反对拜登的撤军决定,认为这样做会让美国面对“恐怖主义威胁”时更加脆弱,对此布林肯有何看法。


布林肯接受ABC采访 图源:ABC

对此,布林肯表示,美军去阿富汗的目的是对付袭击美国的人,并确保阿富汗不会变成恐怖主义的庇护所。如今这些目的已经达到,基地组织“已经严重退化”,本·拉登十年前就被击毙。因此拜登总统觉得,如今应该以2021年的视角看世界,而不是2001年的视角。

此外,我们的议程上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事项,包括与中国的关系,包括处理从气候变化到新冠疫情的种种事务。这就是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和资源的地方。”

彭博社将布林肯的言论解读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符合美国政府将资源集中在中国的目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王世纯
阿富汗 美军 奥斯汀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拜登 布林肯 阿富汗美军撤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