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请有关部门对“不可描述的天气”描述描述

来源:微信公众号“沸腾”

2017-01-24 21:32

23日,新浪天气app官方发布微博称:“23日夜间起,京津冀等6省市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逐步转差,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再度来袭。直到26日夜间,在冷空气影响下,华北地区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将自北向南减弱消散。”对此,新京报微信号“沸腾”刊文指出,江山代有“段子梗”出。有时候,跟不上某些梗,不仅会“OUT”,还可能连天气都看不懂。但气象部门用“不可描述的天气”来指代霾,或许无关掩耳盗铃,只是受限于统一发布霾预警的规定。建议各相关部门今后搞预报时,还是对“不可描述的天气”清楚描述,以避免对霾的指称不一引发新的误解。

以下为全文:

气象部门预报里不提雾霾,应该是跟气象部门为与环保部门建立联合会商发布机制,停止了霾的预警预报有关。至于“霾”已成敏感词,很可能是种误读。

江山代有“段子梗”出。有时候,跟不上某些梗,不仅会“OUT”,还可能连天气都看不懂。

比如这两天@天气预报 微博发布的天气预报,就让好多人原地蒙圈:“23日夜间起,@北京@河北@河南北部@山西太原-临汾@陕西关中@四川盆地一带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逐步转差,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再度来袭。直到26日夜间,在冷空气影响下,华北地区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将自北向南减弱消散。”

“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天气是可观可感之物,终归可以描述。那些天气究竟干了什么,才让气象部门公号“不可描述”?

在网上,“不可描述”跟“你懂的”的内涵相通,指代某些不便言说的事或物。有不少人说“不可描述的天气”,是指“霾”。可“霾”什么时候变得“敏感”了?

就目前情况看,气象部门预报里不提雾霾,应该是跟气象部门为与环保部门建立联合会商发布机制,停止了霾的预警预报有关。至于“霾”已成敏感词,很可能是种误读。

本来依照官方解释,气象部门停止霾的预报预警工作,是因气象和环保发布霾时各有标准,为避免口径不一引发的“误解”,今后将统一发布。可从现在情形看,为了统一发布而导致气象部门预报里用上了“不可描述的天气”的表述,这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误解”。

在此情况下,气象、环保两个系统统一发布口径后,对霾的发布速度必须跟上,力争第一时间发布有霾无霾、雾是重度还是轻度之类的信息。

此次气象部门在预报中用“不可描述的天气现象”取代了“霾”,或许是源于程序考量:因为对霾的预报还得等统一口径,而气象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无法完全切割,其他气象条件发布又得“抢时效”,所以不得不用别的词眼偷换“霾”的概念,以回避“独自发布霾信息”的疑窦。

而在对霾的统一预报机制势在必行的背景下,气象、环保部门对霾的预报预警也理应更及时,才能避免气象预报里不得不提霾又不能提到“霾”字的尴尬。

再者,如今气象部门已停止了对霾的预报,这让人担心,以后天气预报都不预报霾了。

但今后对霾统一预报后,无论是对霾信息的发布将有统一的预报平台,还是将环保部门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作为霾发布的唯一权威渠道,都不宜将“霾”拽出天气预报的气象名目之列。

当下人们已习惯了从天气预报里了解天气,央视天气预报早就是全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基于此,对霾的预报,也该利用好而非抛弃天气预报这一公众熟知的平台。

命名也是种权力,没搞定雾霾,就用含糊化命名搞定公众对雾霾的关注度——这是很多人的顾虑。

但气象部门用“不可描述的天气”来指代霾,或许无关掩耳盗铃,只是受限于统一发布霾预警的规定。建议各相关部门今后搞预报时,还是对“不可描述的天气”清楚描述,以避免对霾的指称不一引发新的误解。

文/佘宗明

责任编辑:李丕
雾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