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魔术猫:宋明两朝的“重文轻武”有何异同?

来源:知乎

2019-08-02 07:55

红茶魔术猫

红茶魔术猫作者

历史爱好者

【文/ 红茶魔术猫】

宋明虽然从客观上都有一定的“重文轻武”的现象,但是至少朝廷层面是忌讳宣传这个既成事实的,主流观点一般是宣传“文武并用”,实际执行上则是“以文御武”(感受下这个词的涵义,接下来会细讲。)

对于为什么要“以文御武”这个问题讲得透彻的,还要看老牌帝国主义髮国人(一战男儿)的:

战争太重要了,以至于不能把它交给将军来干。——克里孟梭

我先说一下,宋代是怎么从制度上培养统兵文官的。

首先,北宋初期是没有文臣在地方上领军的传统的,“以文臣为主帅,武臣为副帅”的制度要到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时代才逐渐发展成型;

其次,北宋文臣领军一般是到“路”一级(战区级),类似明代的巡抚与总兵关系,更下一级的军务(明代的兵备道)一般还是中层武臣把持;

第三,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路级主帅设“机宜文字官”培养未来军事人才的制度,北宋共有10名机宜文字官最终成为了路级主帅,而其中90%是文臣。其中既有“断西夏右臂”的王韶,也有“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北宋某出身机宜文字官的文臣

仅看地方统兵官层面的“重文轻武”制度建设,宋代还处于摸索阶段,明代已经进入了比较完善的阶段了。

比如“宁南左侯”的回答里说到,他觉得大明做得好的是,是把文臣统兵权从战区级的巡抚进一步下沉到了更基层的兵备道,并且形成了制度化——实际上这不代表大明不以文御武了,而是大明比大宋更加以文御武了。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以文御武”并不是从人格上对文武有区别对待,而是政治生态上武不如文的现实。

从武臣的社会地位上,咱们不说明代的勋贵世家,宋代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就有皇室与将门联姻的传统,谁没事和皇亲贵戚过不去?——正如宋太祖所许诺的“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北宋共17位皇后,其中武臣之女14人,文臣之女只有1人。就是皇子和公主也大多选择和将门结亲。

拿众所周知的宋代憋屈武臣代表狄青来说好了,他被瞧不起主要是因为他的阶级出身,他的政敌嘲笑他“卒伍”“赤枢”,不配与“武臣宿将”并列——这就是阶级矛盾大于文武矛盾的典型。而到了狄青的儿子,依靠阶级上升成为了“军二代”,立刻有长公主上门来招亲,到这代才彻底进入了统治阶级。

而我们回头来看,宋代武臣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武举考试?士兵提干?——错!靠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恩荫制度!换句话说,在宋代的中高级武臣,绝大多数是军二代,而且还有可能是半边姓赵的军二代。自科举取士范围扩大之后,已少有动不动“四世三公”的门阀贵族,但北宋一百六十余年,却不乏绵延四五代的将门世家,就是这个道理。

继续回到宋明政治生态下武不如文的问题。

我很爱说的一个笑话是:卫青的出身偏文职,而诸葛亮的出身则偏武职——这个其实代表了唐宋以前中国官制的一个特点:文武不分家。战事一起,行政官僚加个将军号就领兵出去打仗了,打完了回来继续管行政——所谓“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说的就是这种模式。对于这种贵族化官僚,是没有制度上的文武之分的。

会稽太守王朗拍马舞刀,来战太史慈

我们理解的“文武分工”概念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定型,武官从制度上被排除在了政治的主角位置之外。在国家系统良好的运转的情况下,一个常见的政治规则是:身为行政官僚的文臣能够在军事专业官僚(武臣)的领域施加影响力,反之则不然。具体在宋明的地方统兵体制上,就是由作为文臣的主帅负责协调统筹所在行政区的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而武臣则作为副手提供军事层面的技术指导——武臣过度干预行政则必然沦为军人政治,所以我们还是试着教会文臣怎么打仗吧!

上面说了,宋代官方宣传口是提倡“文武并用”的。但实际上在职业官僚选择自己发展路径时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普通文官对转走武官路线无所谓,而精英文官却打死不走武官路线——我们视线往往聚焦的是后者,所以会加深“重文轻武”的错觉。

首先我先说为什么普通文官对于走武官路线无所谓。

宋代官僚升迁制度规定“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乍一看似乎是武官吃亏,升迁速度要比文官慢不少,但是——武官可以军功补官啊!武官路径不但可以“军功”“殊勋”跳过磨勘限制,还有双转甚至多转的例子:南宋毕再遇因泗州之战军功一次性超迁八阶,这在文官职业生涯中是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宋代文官尤以进士出身为贵,进士及第就相当于今天管培生,一步走上了仕途涯的快车道。然而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官员总数的1/4,你让其他的学渣、关系户怎么办?

我举几个例子,北宋种氏将门的始祖种世衡本来出身是文官,但入仕途径是靠荫补的关系户,没考上进士。宋夏战争爆发后,宋仁宗火线提拔了一批知兵的中层文官主持军事,条件是转为武官。包括种世衡、张亢、景泰等在内的一批文官都比较爽快地接受了。种世衡转为武官后不但一度与狄青齐名,而且其子孙后来也继续代代为将,成长为北宋中后期首屈一指的将门;哪怕是进士出身的张亢和景泰,之前的仕途也不能称得上顺利,长期在地方官任上进不了中枢核心。后来通过换武后积累战功,张、景二人最后也都官至战区级主帅,也不亏了。

但反过来精英阶层的文官为什么不愿意转为武官呢?

同样是宋夏战争期间,宋仁宗下令范仲淹、韩琦、王沿、庞籍几位前线的路级行政长官转为武职的观察使,结果遭到了一致抵制。原因很简单——这四位都是志在宰执的文官精英,今后无论担任宰相、参政还是枢密使,不但能成为行政系统最高决策者,也不耽误你参与制定军事战略。但若是换成武官之后,发展路线最高也就是军事专业方向的枢密使,当然不甘心了。后来经过朝廷不可告人的PY交易之后,在确保了不影响升迁的前提下,才最终答应了暂时换为武职的方案。也不能怪范文正他们多心,实在是因为同在宋仁宗朝的前辈有过前车之鉴。

宋仁宗幼年由刘太后摄政,当时被迫从文资换为武职的是《卖油翁》的主角陈尧咨。陈尧咨的起点比一般的进士及第更高——状元!陈尧咨文武双全,而且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坐上了宰相之位,他毫无疑问是直奔着宰相去的预备梯队。他在换武之前的官职是从三品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兼翰林学士,可以说离进入宰执议事的政事堂不过一步之遥——然而,摄政的刘太后因为与陈尧咨政见不合,突然将他换为从五品的武官宿州观察使,直接掐断了他晋升宰相之路,这无疑是赤裸裸的政治报复。

庆历年间党争凶险,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将范仲淹等人换武究竟是宋仁宗的心血来潮,还是政敌的刻意下套了,但是反映的现实却是一样的——对于精英文官来说,半路转为武官的职业发展路径太过受限,远不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往上慢慢爬更有前途,“文不换武”也就成为了更为现实的选择。

【本文为知乎问题“宋朝和明朝似乎都出现了‘重文轻武’的现象,二者有何异同?”,答主为“红茶魔术猫”,观察者网已获作者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宋代 明代 历史 官僚制度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0天要选出新总统,伊朗谁有可能?

逮捕令发不发?“未来几天压力将来到她们身上”

ICC刚刚“救了”内塔尼亚胡?

ICC检察官申请逮捕以总理,美以“暴跳如雷”

伊朗官方通讯社称莱希直升机事故系“技术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