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觉主:让百姓躺着赚点钱,货币基金何罪之有?——与钮文新总商榷

来源:香帅的金融江湖

2017-09-07 09:35

娜觉主

娜觉主作者

资产管理机构财务人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xiangshuai-finance,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本文略有改动)

这几年“互联网金融”也罢,“科技金融”也罢,“金融科技”也罢,都是良莠不齐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带来普惠,一方面“科技”这词太高大上,容易被人利用诈骗金融知识奇缺的普罗大众。所以经常会产生很啼笑皆非的场面,诈骗犯们口沫横飞没有受到质疑,倒是正常的金融产品总是躺枪。2013年就有人怼余额宝是“吸血鬼,寄生虫”,没想到老百姓不傻,知道用脚投票,0.35%的活期利率和浮动在3.5-6%之间的余额宝利率,这连小学算术都用不上就知道该往哪儿放。实际上,余额宝的兴起带动了整个银行理财业的变动,货币基金在几年之内从几千亿规模涨到4万多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改变了我国基金行业的格局。

最近又有一篇文章《不能再让货币基金“躺着挣钱”了》,有资管行业的资深人士实在没有能忍住,洋洋洒洒,有理有据地从头至尾分析了一下文章的“非专业”硬伤。作者是个好看的姑娘,这个世界,还当真是“巾帼尤胜须眉”。

以下是来信的全文:

钮总好:

近日阅读到您《不能再让货币基金“躺着赚钱”了》的文章,深以为您对部分金融产品的运行缺乏起码的认知。鉴于您执掌一方喉舌,可能误导公众,有些情况,还是必要与您商榷。冒昧写信过去,盼收悉。

一、货币基金持有人是普通公众,让百姓挣点钱,不为过

货币基金,全称货币市场基金,是公募基金的一种,它将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金集合起来、由专门的基金公司进行投资运作,获取收益后按持有份额进行分配。购买了货币基金的大众,是基金的持有人和受益人。譬如余额宝,昨日每万分收益1.0901元,七日年化收益率4.048%,这些,都是归广大基金持有人的。您说“货币基金用高收益吸收公众资金”,让公众获取点高收益,挣点钱,有什么不对么?难道公众迄今只有储蓄存款一条路,活期存款0.35%、一年定期1.5%,就很好?

您说上述公众获得的只是“蝇头小利”,不能认同啊!目前全市场货币基金规模5.86万亿,货币基金收益以4%计2344亿,比存活期一年多2139亿、存一年定期多1465亿。百姓之事,绝无小事;百姓之利,锱铢必较。何况如此天文数字!您竟轻轻带过,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忘了人民立场是根本的政治立场?

您所谓“货币基金…是金融乱象出现的逻辑基础”的论断,亟需斟酌。2016年底银行业表内资产232万亿[1],表外254万亿[2],以货币基金不过银行表内表外资产2个百分点的身段体量,去背“放大国家金融风险”这么大一锅,牵强吧?

[1] 银监会统计数据

[2] 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含托管资产表外部分

二、与银行相比,货币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劳务费”并不高

基金管理公司,是对基金募集、申购和赎回、投资、收益分配等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公司。余额宝对应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天弘基金,收取0.3%的管理费和0.25%的销售服务费,中信银行收取0.08%的托管费,合计下来,余额宝管理环节的总费率0.63%。投资获取收益,扣除0.63%的费率,余下收益归基金持有人,这是货币基金收益的来龙去脉,并不复杂。

银行又如何呢?虽然各家银行在努力发展中间业务,存贷利差还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活期存款利率0.35%、1年1.55%、3年2.75%,企业拿到贷款时,利率却摇身一变成了8%、9%甚至更高,中间6.5%-8.5%的利差去哪儿了,值得好好探究。当然,还有表外业务,4%左右发行的理财,通过自营和委外所获取的更高收益,林林总总,汇聚成了银行损益表的摸样。2016年末,银行业净息差2.22%[1]。

一个0.55%[2],一个2.22%,货币基金公司和银行的实际收费可不是差距一星半点。银行树大根深,为接近客户、提供更好服务,黄金地段的网点是要布局的,柜员和大堂经理是要配置的,人吃马喂,都是花销啊。

大幅依靠互联网的货币基金公司,相当程度乘了科技革命的东风,PC或移动端点几下,就实现了用户的链接、资金的归集、汇划与管理,省略了网点、人员方面的高消耗。譬如天弘基金,就没将物理网点渗透到您家方圆3公里的范围内。谁的成本低,谁能贡献给最终受益人的收益自然就高些。民之资财,国之幸事。依靠技术进阶,实现成本集约和效益提升,回馈百姓更多收益,好事啊! 你对货币基金4%、管理公司0.55%的收益忍无可忍,对银行体系2.22%的净息差却是安之若素,是为何?

[1] 拨备前。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

[2] 0.63%中的0.08%为银行托管费,贡献为银行业利润,因而剔除

三、利率市场化是大政方针,没有谁必须承担起为银行提供低利率存款的义务

您认为“银行行为的扭曲就是从2013年中期开始”,是“因为余额宝所对应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当大量低利率的银行存款被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基金吸走之后,商业银行失去存款,其行为不扭曲才怪”[1],此言差矣。

首先,商业银行并未失去存款。201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0.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53%[2]。其次,2013年恰是中国利率市场化加速的年份。2012年央行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2014年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至基准利率的1.2倍;2015年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于百姓而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找他们借钱(需要存款和发售理财产品)的机构变多了,存款变得稀缺,利率也就上去了。

百姓得实惠的事,党和政府从来都放在心上。利率市场化,是十四大开始确定的大政方针,1993年《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十五大、十六、十七大都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表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您和这样的大政方针过不去,排斥竞争,呼吁退回人为锁定低利率的过往。身为央媒的总编,您以为,妥当么?便是今日,我国银行业的净息差水平也不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3%[3],英国1.5%,法国0.9%,德国1.4%,西班牙0.6%[4]。您要真有心研究,建议思考下为啥银行0.35%、1.5%、2.75%吸收的存款,而小企业若能从它那儿拿到8-9%的贷款,普遍还是有一种祖上积德、要烧高香的欣快感。

[1] 参见《钮文新:最大的“监管套利黑洞”无人问津》2017-5-5

[2] 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

[3] 美国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体系并不发达

[4] 数据来源:华泰证券金融研究团队

四、货币基金公司也好,银行也罢,不过都是资金的搬运工

货币基金公司把资金从持有人处搬运到各类货币市场工具的发行方,银行把资金从储户、理财产品购买人处,搬运到贷款人和各类可投资产品的需求方。银行之间也搬运资金,大行有历史积淀,网点布局完善,资金成本低,小行则全无这样的优势。于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大行拆出,小行拆入,后面会讲到,同业存单是他们互搬资金的重要载体。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张,银行在拓展投资渠道、获取收益上不遗余力。2015年上半年股市的杠杆牛,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三季度的债市加杠杆,2015-2016年杠杆收购上市公司,2016年开发商高价拿地,股、债、楼市波澜诡谲的背后,何处不见银行资金身影巍然?

您的厚此薄彼,让人瞠目。“银行经营行为扭曲,更多地要钻政策的空子”都是“必然”的,“因为它们不仅要活下去,要为股东创造利润”,哪怕是给存款人以“低利率”的回报;而货币基金因为规模增长,就让你觉得抓住了“套利”的铁证,哪怕是依靠自身成本的优势给予了购买人相对“高的收益”。您却又说监管部门要对“金融市场一视同仁”[1]。莫非像您这样,在一个中国、一个法律框架下,如此撕裂地去评判同是间接融资生态链上的参与主体,就是一视同仁?

不过都是资金的搬运工!若按您所述,货币基金是寄生虫,那论体格银行业怎么也是寄生牛。您字里行间泛滥的对银行业的疼惜,莫非是害怕人们忽略您的双重标准与不一逻辑?

[1] 参见《钮文新:最大的“监管套利黑洞”无人问津》2017-5-5

五、同业存单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抓手,实现分层套利

倒是银行“要为股东创造利润”这句,您算说到点子上了。2016年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1]。今年上半年25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总和超过7746亿元,相当于每天盈利超40亿元[2]。在股东利润目标的要求下,银行管理层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充分运用同业存单等在主动负债管理上的优势,扩张资产负债表、增厚利润。

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2013年12月央行颁布《同业存单暂行管理办法》,存单拥有的流动性、灵活性、高性价比和不纳入监管考核的特点,使它迅速脱颖而出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股份制、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做大资产规模、实现弯道超车的不二法器。存单规模从2014年初的280亿爆发式增长至7月末的8.43万亿。

同业链条上,商业银行分层套利如下:一是大行套取资金端与同业存单的利差。大行吸收存款等各渠道得到的资金成本2-2.5%,与同业存单之间的利差为2%[3]。二是中小行套取同业存单与同业理财的利差。同业理财作为银行表外资管产品,既承担了一部分正常的投资职能,也作为通道,委外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非标产品和加杠杆的债券产品。简言之,A行购买B行的同业存单,B行用发行存单收入再购入C行发行的同业理财,资金次第流转,银行各取所需、各获其利,看起来“星火传递”、“生生不息”。

央行正全面加强对同业存单的监管。自9月1日起,金融机构不得新发行期限超过1年(不含)的同业存单,否则,同业存单期限拉长,易异化为银行加杠杆的渠道工具。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央行拟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4]。

货币基金监管也在路上。全市场货币基金投资于同业存单规模为1万亿[5]。9月1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要求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此外,媒体也披露了监管部门正在酝酿的货币基金监管新规,譬如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货币基金投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与金融债券,不得超过该行净资产的 10%等。

监管思路从产品多样化和增厚安全垫入手,防范金融风险,多少体现了一致性。而钮总您,对处于枝节的货币基金穷追猛打,为居于中枢地位的银行抱不平,是当真不知同业生态链上,谁居主导、谁处从属么?

[1]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7)》

[2] 央视新闻频道 8月31日报道

[3]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

[4] 央行《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8月11日发布

[5] 根据2017年二季报,数据来源:中国经营报8月22日

六、货币基金买入同业存单是市场交易行为,您需正确认识金融产品期限结构

看到“盗取银行信用”这句,忍不住笑了。货币基金的资产配置门类中,有协议存款,也有同业存单,都是货币基金公司与银行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交易过程,不知哪门子又惹了您的不快。同业存单,是标准化产品,挂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系统上交易,银行若不发行存单,货币基金无从购买;协议存款,属非标准化产品,是管理公司与银行一个一个合同谈出来的,没有银行授权代表的签字,合同也不生效。货币基金还是得遵从民法、商法、合同法,没您央视总编的风范,说着取缔谁的话语。

说货币基金“盗取银行信用”,这不是把您偏爱的银行拖出来打的节奏么!咋的,连自家信用都看不好,让人给盗了?咋盗的,和上次票据变报纸一样的戏码?还让不让人放心地存钱了?……您真真是爱之愈深,毁之愈切啊!

简单区分“货币金融”与“资本金融”并确定“虚”与“实”的做法,不可取。如果产品名称里有“货币”两字就可轻松定性为“空转套利”,那以后央行召开货币政策会议是否得考虑改个说法,免得“脱实向虚”?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要求的资金供需,是金融市场的客观存在。对于实体企业而言,流动性资金和长期资金,同样重要:流动性不足、资金链断裂造成的破产,和资不抵债破产一样,都是破产。您若真有心推动所谓“资本金融”,建议关注下银行业贷款资产的平均期限,还有名义上的长期贷款,其每年的转贷流程给实体企业造成的如窒息般的压迫感。

小结:深入学习贯彻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我们工作学习提供了指引。习总书记强调,要回归本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优化结构,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要强化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更加重视行为监管;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钮总啊,无论站位如何高端、视角如何独特,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始终是重中之重,不忘初心,才能砥砺前行。有必要提醒您,未来类似货币基金这样人民得实惠的事,会越来越多,您要悦纳啊!党的文件明确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但百姓一有些实际的福利,您就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模样,不好吧!大刀是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不要动不动就拿同胞练手。

以上意见,不妥不当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娜觉主

2017年9月3日

责任编辑:韩京霏
金融机构 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