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攻愚:从美剧《松树谷》看澳大利亚在“五眼联盟”中的别样心态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20 08:35

潘攻愚

潘攻愚作者

独立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攻愚】

2011年,本来主打网络视频点播服务的“网飞” (Netflix)把手伸到了电视剧制作领域,而且处女作便出手不凡——《纸牌屋》,前两季的总制作经费就花了一亿一千万美元,找来了大卫•芬奇作为编导,男主角启用了之前很多年极少涉足电视剧的凯文•史派西,霎时间刮起了一股“纸牌风”,成为当时全球最受欢迎的政论类美剧,很多桥段被耶鲁和斯坦福大学借去的,当成了政治法律案例分析的教材。

虽然《纸牌屋》因为男一号的线下性丑闻和编剧思路的枯竭最终烂尾,但“网飞”积累了丰富的现实政治类剧集的制作经验和相当雄厚的人力资源,这让他们在打磨时政类电视剧题材时有驾轻就熟之感。

从2015年开始,Netflix便在亚太地区开疆辟土,继日本韩国之后。去年10月,他们又和澳大利亚方面合作,出品了《松树谷》(Pine Gap),此文就围绕《松树谷》展开。

《松树谷》宣传照

从制作到播出,《松树谷》一直显得非常低调,没有季前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也没有请重量级的卡司,但首播集在澳大利亚本土依然吸引了58万人次的播放量(虽然最后跌到38万)。第一季全6集看完,笔者认为在众多谍战类剧集中,该剧切入的现实反应感还是比较新颖的,契合了当下在中国南海地区大国博弈时的各个角色的自身定位。编剧和导演毫不隐晦地从“五眼联盟”内部的合作张力着眼,而且主要以澳大利亚人的视角,审视澳洲人在中美交锋的夹缝中不得不腾挪闪转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纠结和焦虑感。

对“五眼联盟”有过深度观察或者喜欢关注谍战新闻的读者,或许对松树谷这个地方并不陌生。片中对松树谷所有的介绍都移植于现实,它建立在澳大利亚腹地的爱丽丝泉(Alice Spring)。这个地方周围是热带沙漠,60年前完全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常年气温在29度以上,到今天也主要靠一条铁路和阿德莱德相通。

1940年代左右,爱丽丝泉只有600左右的土著,能发展到目前的8万常住居民(说实话人还不是很多),也是因为二战和冷战给它赋予的特殊战略地位。

太平洋战争期间,这里是抗击日本海军的大后方,是美军重要的补给地(有点类似于40年代的延安)。二战结束后,此地又充当了类似于中国罗布泊的作用,考虑到爱丽丝泉这个地方隐蔽性强,如果给澳大利亚这个大陆画一个圈,这里差不多就相当于圆心,对整个澳洲的信号辐射半径很均匀,于是一部分美军留了下来参与了国安局(NSA)在亚太地区的情报布点。

松树谷(pine gap)位于澳大利亚的中心地带

某种意义上,美国也算是收之桑榆,当年以较低的成本建造的一座不起眼的地下情报站,在冷战时代的存在感也并不强,甚至在90年代末一度因为民众抗议而被废弃,但9·11反恐局势让此地重新焕发了生命。如果把美国的米德堡(美国国安局总部所在地)和兰利(美国中情局)总部比喻成心脏,澳大利亚的松树谷则可以被看做主要动脉,负责和五眼联盟各个毛细血管监视中心和情报站勾连。

剧情中,进入大本营的主要公路旁竖着牌子“闲人免进”的牌子,给此地敷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

松树谷基地前竖着“闲人免进”的警示牌

我们无法真正得知现实中松树谷真正的人员架构和人士组织模式是怎么样的,但片子中安排的主角和配角的身份设定非常合乎逻辑:双首长制,即澳大利亚本土员工和千里迢迢来到南太平洋工作的美国员工比例基本是一半一半,而且两位主管的发言权的权重基本相当。但每每遇到重大战略决策时,就会有一位老女人从美国米德堡乘飞机赶过来主持大局,这也说明,在微妙的人事资源的平衡度之下,美国仍然是潜在的处于支配地位的老大,而且剧集处处暗示,松树谷和美国弗吉尼亚的联系,比松树谷和堪培拉的联系还要紧密,美国总统科尔几乎总能比澳大利亚总理得到最前沿的一手消息。

澳方本来才是松树谷的东道主,但却由于国力的强弱和在亚太地区的有求于人的心态,不得不以卑辞侍美,氤氲着一股心有不甘的怨气,这也是剧情发展背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从“反恐”到“制华”

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最新《国防战略报告》显示,特朗普政府将与中、俄的大国战略竞争作为“首要关切”,恐怖主义不再是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关注点。

《松树谷》第一集的三十分钟就将现实维度中的这种战略转换做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演绎(出于基本的叙写需要,恐怕本文无法完全避免剧透)。

此剧一开头,就是美国总统、中国领导人和澳大利亚总理在缅甸仰光召开APEC会议,就在距离会议地点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一架民航客机被一个吸血鬼导弹(vampire missile)击中,几十名旅客全部身亡,其中包括5名美国人。

松树谷的情报检测和搜集小组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缅甸和孟加拉边境的“伊斯兰国”分支,把他们当成了重点打击对象,这其实就是典型的旧有反恐惯性思维。但随着几个“不守纪律”的下属深度挖掘事实真相,观众们才发现此次事件背后有着极为敏感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开始松树谷工作人员仍然把目标对准活跃在东南亚的极端伊斯兰分子

澳大利亚背着美国和中国合谋炮制了一出阴阳剧。表面上看,最后澳大利亚的计谋得逞了——既拿到了“上古人”集团的土地开发合同,也拿到了卡塔尔的油气进口合同,还维持了和美国较为体面的同盟合作关系,但美澳双方最终在是否需要营救被中国击落战机的美军飞行员问题上,在操作室内大打出手,意味着两国在情报共享环节产生了难以弥补的信任裂痕。

男女主角的情感隐喻

爱丽丝泉地荒人稀,别样的地理风貌,再加上松树谷特殊的工作性质,让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形成了几个较为封闭的职业圈子,一般员工统一口径对外戏称是这里的gardener(园丁),而且还要往往对亲朋好友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片中女主角一开始就有一个特别囧的相亲,她对着相亲对象说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特殊,涉及到婚恋问题,组织需要对另一半进行三代政治审查,结果相亲以尬笑结束,于是男女朋友“内部消化”也就顺理成章了。作为巴尔干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女一号,很快和男一号——一名干练的美国黑人特工坠入爱河。一个澳大利亚人女情报员爱上了美国来的同行,他们的关系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隐喻。

随着剧情的推演,我们发现这二人成为了美澳两国员工在松树谷的特殊情报交换渠道。理论上讲,按照“五眼联盟”内部达成的协议和原则,这五个国家应该在情报搜集、筛选和分享方面互通有无,做到基本的互信互利。但在现实执行层面,每一方都在完美地诠释什么叫霍布斯契约中的“愚人悖论”:出于理性计算,双方为了利益最大化建立契约同盟,让渡一部分权益,但是一旦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如果破坏同盟关系反而能得到更多利益,那么工具理性反而会驱使同盟的瓦解。

所以美澳双方的主管都有意保留一部分情报自留地,只和本国员工分享。两国建立的这种无形的信息墙壁,随着男女主角关系进一步的深入变得愈加微妙,爱情的力量让双方把内心的秘密告诉对方,最后双方都恍然大悟,彼此的亲密接触背后都有无形的手在推动,罗曼蒂克最终遭遇到政治博弈的残酷挑战。

男女主角的关系迅速升温

澳方女主管告诫女一号不可陷得太深:“美国人从来都把对国家的忠诚置于情感之上”,其实暗示的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毕竟是个“闯入者”的角色,一旦心焦力疲未必不会果断撤出,但澳大利亚却无法全身而退,毕竟中国南海地区的地理位置距离澳洲并不遥远,覆巢之下无完卵。

中国人的存在

若仅仅焦距在松树谷这一隅的剧情展开,观众可以感觉到主要是美澳在斗法,中国旁观。但旁观不代表不参与。剧中的周先生也是主要配角之一,他是“上古人”集团的老板,在爱丽丝泉“攻城略地”,和当地的土著洽谈土地开发和油气项目,而且“上古人”集团的地盘和松树谷距离不到20公里。

 对欧美剧来说,也许是为了特意突出中国人“亦商亦谍”的政治正确身份,周先生貌似是在松树谷安装恶意软件的幕后总指挥。而且本剧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出现了中国男性勾引欧美女性的桥段,周敏锐地发现松树谷美国人主管忙于工作,冷落了妻子。她拖家带口,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倍感孤独,于是周向她发动了攻势,并且很快得手。

松树谷美国高管的老婆和周偷情

周身强力壮,英语流利,而且在偷情期间,在南海仲裁问题上驳得美高管老婆哑口无言,可以说是个加强版的“傅满洲”。他突破了美剧原有的那种中国人“有节制的可恶”形象设定,周既搞经济开发(剧中说他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3000多工作岗位),又搞情报,还搞女人,样样不落,影射的是中国实力的全面崛起。

在本季的最后一集,剧终的一幕是周露出狡黠的笑容,暗含着中国才是中美澳三方博弈的最大赢家。

第一季结束时的最后一个镜头

为了加强剧情冲突,剧中把故事线推向了中美在南海要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境地:美国炸毁了中国在南海的一座人工岛礁,中国方面出于报复击落了美军的一架F16,并且试图活捉跳伞逃生的美军飞行员。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着大规模的热战一触即发,澳大利亚人的恐惧感极度上升,松树谷信息调度指挥室内美澳双方肉搏相向,澳方最终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美国方面让战争升级的企图。

剧中人言: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仅仅可以通过经济封锁便可以让澳大利亚全国陷入瘫痪。此语可能略显夸张,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澳大利亚“一仆二主”的矛盾心态,他们可以牺牲部分国家尊严,在情报站线上以低姿态示人,但若有真正的战争到来,他们也不会傻到充当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忠实鹰犬和马前卒。“美澳联盟是珍贵且无价的”——美方对澳的种种誓言和承诺,在无情的地缘政治面也屡屡成为类似于一种情人心理出轨前的例行遁词。

美澳双方在控制室大打出手

余论 澳大利亚——毕竟还只是“眼”

如果我们在各种搜索引擎中以“five eyes”作为关键词搜索,便会有趣地发现这个概念和澳大利亚媒体有着强烈的相关性。在现实中,这个概念的渲染者也主要是澳媒,是他们在不断强化公众对这个本该属于地下黑话的语词的接受度,个中缘由颇堪玩味。

五国除去美国这个霸主,英国偏安西欧,按照戴高乐对英国的经典嘲讽,他们自甘扮演美国在欧洲的看门狗(watchdog);而加拿大作为美国的北邻,经济政治方面对美依附性极强,前不久在华为问题上他们践行了“妾妇之道”,并怡然自得;新西兰在五眼中无疑是个酱油角色,欣然接受美澳的双重庇护;而澳大利亚,相对来说却有着最严重的地缘劣势。

这个盛产袋鼠、鸭嘴兽等奇形怪状生物的地方,几千年来本是孤悬四大洲外的“荒岛”,却因时势变迁,今天成了大国地缘政治军事抗衡的准核心区域。

五眼联盟

中国的强势崛起,取代苏联成为美国最佳的假想敌,中国南海时紧时松的态势无不牵动着澳大利亚人的心。在剧中,类似于“whether there will be a war ”等问句无不出自澳大利亚人之口,纠结与焦虑溢于言表。毕竟一旦真的有什么马高蹬短,打碎的还是自家的瓶瓶罐罐。

所以,“松树谷”中澳大利亚人的共识是,美国人将中国踩在脚下完全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这无法成为他们与美国结盟的基石。所以,在相对均衡的中美在西太平洋军事、政治竞争的大环境下,他们可以接受作为美国人之“眼”的角色,但绝非手臂,亦非口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武守哲
澳大利亚 美国国安局 情报局 南海问题 美剧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