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攻愚:看到今年女排世界杯的表现,感觉明年奥运金牌在招手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9-24 08:31

潘攻愚

潘攻愚作者

独立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潘攻愚】

当9月14日,中国女排出征日本,向着第五个世界杯冠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如果有人以穿越的姿态告诉姑娘们,前七场比赛将七战七捷,或许她们也不会太过惊讶,但是如果你再补一句:“七场比赛一共才打了23局!”那姑娘们却会觉得这话近乎玩笑了。但事实就是这么的可喜可贺。

除了恼人的原最大苦主巴西队把比赛拖入五局大战之外,其它六场比赛未失一局,尤其是昨天的天王山之战,在提前上演的决赛中以三比零痛击了老对手美国队,显示出了女排超强的世界统治力。

七场比赛过后女排世界杯排名,中国队七战全胜高居榜首,美俄分居二三位

无论在三大球还是在其它集体项目上,中国女排都是不折不扣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她们代表的体育精神早就溢出了所谓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范畴,而是和改革开放新时代一同成长的,有着凿空之举的宏大叙事内涵。因而,女排世界杯,对40年来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五连霸时代的老女排,起步就是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冠军。

所以在分析本届世界杯中国队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之前,有必要阐明女排世界杯的地位问题。

世界杯的地位

一旦提起这个问题,就免不了一番口水战。我们都知道女排有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那么,如果按照比赛档次排,座次应该如何呢?

首先奥运会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档,奥运金牌乃是所有女排赛事奖杯之皇冠上的明珠,这一点已无需多言。

问题是世锦赛和世界杯应该怎么排呢?从比赛循环时间上看,两者都每隔四年一届,从参赛球队数量上看,世锦赛有24支球队,世界杯有12支球队。

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里程碑式的世界杯冠军,开启了一个辉煌时代

持世界杯的含金量高于世锦赛的排球迷们会这样认为,即世锦赛为了平衡各大洲的名额,不得不注水扩军弄了一些鱼腩球队,降低了比赛质量,还有一点,即世锦赛分小组赛和淘汰赛,一旦有了分组,就有了小组强弱问题,总之有损公平竞赛原则,从理论上讲,拿世锦赛冠军的球队,如果运气好,可以在半决赛之前一路都没遇到什么强队,所以含金量有限。

女排的“世锦赛”和“世界杯”这两个概念放到足球篮球迷那里,有很强的违和感。

因为世锦赛是全球球迷的“节日”,参与度最广,甚至高过了奥运会,而且世锦赛的赛制和足球篮球的世界杯是基本一样的,所以“世锦赛”等同于其他球类的世界杯。

而女排世界杯呢,采用的是单循环比赛,12支球队用类似于国际象棋中的“舍维宁根”规则,每支队打11场,胜场数一样的话算局分和小分。这12支球队乃是各大洲的精英球队,如果拿网球类比,这是有别于公开赛的女排真正的“大师赛”,门槛很高,而且各支队没有了所谓的强弱分组,雨露均沾诸队平等。所以不少球迷以此认为世界杯高于世锦赛。

女排世界杯历史战绩汇总,中国和古巴夺冠次数一样,但亚军次数少,暂时屈居第二

但笔者在这里阐述一点不同的看法。评论赛事总体水平的规格,除了赛场内,还有赛场外的很多因素,比如转播收视率,赞助商的赞助额度,以及各支球队的备战紧张度等等。女排世界杯为了保证比赛质量(比如不太会出现世锦赛有球队放水挑对手的现象),牺牲的是受众和转播规模,相应地,赞助商和比赛奖金还是要低于世锦赛的,其中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日本居然垄断了世界杯的主办权,限于篇幅,笔者在这个问题上无法过多展开。只想说一句,如果女排世界杯的主办地只能在某一国举办,长期来看,对这个赛事是不利的。

从成绩上看,中国女排只拿过两次世锦赛冠军,并且30多年无缘该项赛事的冠军了,但却拿了四次世界杯冠军,和古巴队持平(目前看来,今年之后应该能超过古巴),可以说和世界杯的缘分更足。上一届也就是2015年,中国女排就是在教练郎平的带领下拿了世界杯的金牌,并且在接下来的里约奥运会中再度夺魁。笔者个人一点愚见,相比世锦赛,中国队更擅长世界杯,不仅仅是因为世界杯是奥运的前哨站,更主要的,世界杯是如同联赛一般的单循环鏖战赛,和世锦赛这种“一鼓作气”性质大不同,它更考验持久性和耐力,这恰恰是中国队所擅长的。

中国女排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潮流打法

说到“打法”这个词,读者们估计觉得文章作者又要上数据或者动图装x评论比赛走向和技战术了。其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世界女排的潮流是跟着球员的特点走的,这就好比足球比赛中,超高水平的传控流和高压迫灭掉了“前腰”这个概念,并且一度灭掉中锋一样。女排球员现在需要的战术素养相比老女排更加复杂和多元,助攻和副攻的角色在变得模糊,甚至在某些时候,二传和接应混搭,更有甚者二传也需要跑到网前扣杀,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足球比赛的门将“第五后卫”化等等,其实和排球运动一样代表了新形势下全球集体项目的发展态势。

和打法革新息息相关的,其实是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大变化。

2004年陈忠和教练带领着那一批女排从低谷中走出,奇迹般夺得了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当时的主攻手杨昊身高刚过180cm,属于当时偏矮但在合理范围内的主攻身高;副攻赵蕊蕊长期被誉为中国女排第一高度,身高196cm。赵的身高在那个年代长期鹤立鸡群,因为女排姑娘们超过190cm的寥寥无几。

时过境迁,仅仅过了十几年,我们发现把赵蕊蕊拉到郎平这一届女排来看,她的身高居然相对来说有些不是那么高挑了。目前这支女排的主攻手张常宁身高195cm,副攻袁心玥更是201cm,替补副攻颜妮192cm,主力接应龚翔宇189cm,新一代年轻的主攻李盈莹192cm,副攻王媛媛195cm,二传的身高丁霞则接近了2004届的主攻。

打美国,龚翔宇原地起跳的暴扣

这批中国女排姑娘的平均身高达到了惊人的188cm,比2004年冠军队平均足足高了5cm,而且居然高过了现在正在准备亚洲杯的中国女篮的平均身高。身高的保障不但决定了起跳拦网的高度,而且还保证了一定的后排发起进攻的能力,也就是女排男排化趋势。

张常宁的扣杀拿到了赛点,球速之快让摄像机都难以捕捉

但是高大化的选材曾经因为2012年中国女排的失利而饱受批评,诸如傻大笨粗这些给男足的恶评扣到了女排头上,当时的主攻王一梅不堪压力提前退出了国家队,惠若琪的心脏病和移动能力不足的魏秋月都看似让这个质疑有了合理性。科学的训练体系和对基本功的细化,才能让真正的身高优势显示出来,中美比赛中,双方屡屡产出“多拍”的来回拉锯的精彩片段,就在于高大的人墙能持续输出后排和前排重扣,是男排化的重要表征。

袁心玥+龚翔宇,这个传扣只用了0.7秒


身高超过两米的袁心玥打了一个探头,spike height达到了281cm


二传丁霞老师也跑到网前扣杀,就好比足球的边后卫一条龙形成单刀破门一样

行文至此,肯定有读者说,身高超过195cm的还有朱婷,怎么没说?

朱婷——女排的超级核武

朱婷是女排的超级核武器,值得单独拿出来说。对于这名运动员,很难用一个正常的形容词描述她,只能说她是世界女排史上的一个怪物,极其惊人的身体素质,再加上几乎无缺点的技战术能力,让她在目前的女排运动员中独一档。

朱婷的小助跑暴击,真的很难防了,spike height(最高攻击高度)超过了三米

看过2016年女排决赛的观众都记忆犹新,最后三场比赛,对巴西、荷兰和塞尔维亚,对手都知道朱婷的厉害,专门制定了针对性部署,无奈还是让她予取予求,尤其是决赛,中国队基本就靠朱婷一个人扛着走,最终夺冠,可怕的是,2016年的朱婷还不是最完美最成熟的。

昨天中国的队长朱婷独揽23分荣膺得分王,比美国队四个主攻的得分还高5分,其实是常规操作。

朱婷身高196cm左右,站立摸高加上臂长是260cm,踮着脚就差不多270cm了,而排球的网高224cm。更惊人的是她的起跳能力,意大利的黑妹埃格努起跳腾空超过72cm,已经很惊人了,但是朱婷原地(注意是原地而非助跑)起跳高度就可以达到76cm,可以媲美中国男篮的某些队员了,如果加上起跳,朱婷的最高攻击点则超过340cm!要知道,在郎平的时代,最高攻击点超过310cm就已经是绝对顶尖了。

朱婷在土耳其联赛的英姿,她起跳后,可以把网完全压在腋下

有了绝佳的身体素质,所以干拔起跳重扣,后撤步后仰重扣乃是绝技,所以朱婷是不吃任何体系的,因为她自带体系。

女排大奖赛,中国vs荷兰,朱婷居然玩起了杂技——背扣,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女排圈内哀叹再无周苏红这样优质接应的时候,其实穷人版周苏红——龚翔宇对朱婷的支持就足够了,更何况飞速成长的张常宁和袁心玥让朱婷使出八分力,就能保证中国女排碾压对手。

结语

虽然本届世界杯尚未结束,中国队还有荷兰和塞尔维亚这些准强队要打,但在夺冠道路上已经占据一个强有力的身位,留下了足够的容错空间,让我们在看惯了其他某些球类的“揭幕战、生死战和荣誉战”比赛走势套路确实不太适应。前一段时间中国男篮连着三场生死战,最后吞下的是几十年首次无缘奥运的苦涩果实。

笔者无意捧一个踩一个,因为女排也曾有低谷,男篮也曾辉煌过。也许更值得拿来一比的是已经稀烂的男排,这群从小因为打篮球没出路,半路出家改打排球的草台班子,也许他们内心并不真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项运动。三大球“职业化”后,被批最不职业化的联赛选拔出来的球员,在场内反而表现得最为职业,这恐怕才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责任编辑:武守哲
中国女排 体育强国 男子 身高 训练 世界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

“6年增加两倍”,美军高官又炒:中国速度“惊人”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