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漫长公审超出预期 外媒大感意外

来源:环球时报

2013-08-26 08:54

薄熙来案昨天上午结束第四天庭审,今天继续开庭。此案庭审时间从最初多方估计的两天一再延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上周末的庭审中,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项罪名面临大量举证,他对此予以否认,并在法庭上与前重庆市公安局长王立军激烈交锋,抨击后者“充满了欺骗”。多方将薄案庭审时间一再延长并微博直播庭审内容视为中国司法进步的一个信号,认为这样的审讯结果会更令人信服。此外,世界舆论还纷纷解读中国审薄所释放的反腐信号。印度《经济日报》提醒说,从调查葛兰素史克向药企行贿到整肃军队腐败,再到薄案审理,中国反腐动真格的了,外国企业以后在中国都要小心了。

 

 香港《成报》 称薄熙来车队每日都改变路线

庭审一再延长

25日是薄案庭审第四天,英国广播公司称,普遍认为目前薄熙来案审判进入关键阶段,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的庭审记录继续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最受人关注的内容。

当天上午开庭后,法庭继续围绕薄熙来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事实进行举证质证。公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就证人王立军24日下午出庭所作证言进行质证。薄熙来及其辩护人提出,王立军证言的客观性、真实性存在疑问。庭审中,公诉人出示了综合证据,说明了本案案发破案经过,以及被告人薄熙来没有自首、坦白、检举揭发的愔节。公诉人还出示赃款扣押、冻结法律文书,证实追缴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犯罪所得2680.6708万元。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5日的报道称,薄熙来连续第二天对王立军的证词提出指责,并反驳王立军对伍德谋杀案相关事件的陈述。薄熙来称,王立军的证言“充满了欺骗”,而且是“信口开河”。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5日称,“薄熙来给前助手贴上撒谎者的标签”。

薄熙来25日在庭审中说,“我觉得济南中院是很人道的,在审理过程中是很文明的,我很感谢你们。”香港《成报》同日报道说,当局为确保薄熙来安全,押送他的车队每天都会改变到法院的路线,还有警车在车队过来之前的30秒在前方作勘察工作。由于法院周围多条街道被封锁,巴士绕路,市民希望审讯早日结束,恢复正常生活。

印度ZEENEWS网站称,薄案庭审25日只审了半天就突然休庭,而此前3天都是整日审理。台湾《联合报》称,原定两天庭审因被告罕见地畅所欲言,导致时间延长。《曼谷邮报》25日称,此次庭审开放程度令许多人感到意外,报道引述一名专家的话说,这“将有助于赋予结果的合法性,这符合党的利益。”

《印度教徒报》25日称,薄熙来案调查阶段已结束,下周早些时候可能判决。日本《每日新闻》认为薄熙来对3项罪名全部予以否认,出现了和检方全面对决的姿态。韩国《亚洲经济》分析道,由于滥用职权与收受贿赂等直接腐败不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要证明薄有罪,薄案尔审理有可能进入长期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书喻中25日对《环球时报》说,庭审过程的环节主要包括:审判长宣节开庭;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质证相互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审判结束,经合议庭合议之后,在宣判环节,才能在判决中确定罪名及所负的刑事责任。他解释说,按《刑事诉於法》,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之后,应当在两个月内宣判,特殊情况在经过批准后还可以延长。但对于开庭审判的时间并没有限制,庭审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数数量等方面的因素。如果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形,还可能延期审理。

德国《南德意志报》25日评论称,薄案是中国30年来最大的公审,中国共产党希望把损失减少到般小。力图实现:一,作为法治国家,“在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这被解释为政治进步的象征,预示着一个新开始;二,希望审判薄熙来展示反腐斗争的决心。“反腐运动:薄熙来受审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审理过程一波三折

24日的庭审被许多海外媒体视为薄案审理的高潮,当天下午,王立军出庭,指证薄熙来的“滥用职权”控罪。香港《成报》称,济南中院公布的庭审笔录显示,审判长在休庭前安排被告人向证人发问,薄、王两人庭上言语交锋20回合。报道称,外界此前预料,薄案“滥用职权”部分,由于涉及敏感闭门审理,但法院24日下午续审理“滥用职权”,又传王立军出庭,将薄案推上新的高潮,庭审一延再延,让外界对薄案大感意外。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24日的官方庭审记录显示,薄熙来甚至被允许与王立军当庭对质,这是中国政府希望显示审判公正性的又一个迹象。王立军描述了他向薄熙来汇报谷开来杀害英国人伍德后薄熙来打他耳光并摔杯子的经过。薄熙来承认,在王立军2012年1月28日第次告诉他谷开来可能参与了谋杀之后,他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犯了错误。这是庭审持续到目前为止薄熙来首次表现出明显的悔悟,此前一直强烈否认受贿和贪污指控。薄熙来在法庭上称,在这个过程中他是有错误和过失的,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声誉,他很惭愧。但他还称,罪与非罪是另外一个问题。

台湾《旺报》说,24日庭审中,谷开来虽未亲自出席,但她在证词录像中表示,薄熙来知道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给薄家多项金钱资助。薄谷开来还说,薄熙来也知道法国别墅的事,了解取得的过程。报道称,薄熙来好斗的个性因而表露无遗,他既不认罪,还在庭上强烈质疑谷开来的精神状态,说她提出的证言,既有精神压力,又有减刑动力。香港中评社称,薄熙来用情绪强烈的语言指“谷开来变了,她疯了,经常说假话”。瑞士《新苏黎世报》称,薄熙来的审判正越来越多演变成婚姻剧。薄承认了一些疏漏和错误损害党的声誉。但最出人意料的是妻子的证词以及他的反驳。阴谋、背叛、谋杀就像一本小说的情节。

“有多少中国公众知道薄案审理?”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主持入西蒙24日这样询问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学者李成。李成称,据一些统计数字,只有1500万到2000万。他说,事件已过了18个月,民众对此案不那么感兴趣了。民众对其他一些问题更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现在面临的经济问题。

显示中国依法治国意志

“无论是敏感性、复杂性还是审判的时间周期,在中国法律史上都可以写下一笔。”德国新闻电视台25日这样评论薄案审理。同一天的韩国《中央日报》称,首尔大学学者赵英南认为,法庭公开审理薄案,是中国政府想对内对外公开表明,即使是薄熙来这样的政治局委员也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显了共产党依法治国的意志。法国《世界报》引迷法律专家贝克林的话称,审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给予被告的辩护权利是实质性的,“控辩双方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庭辩论”,薄案庭审可以给今后中国刑事审判提供一个“理想化的模板”。

“没想到官方如此开放、没想到薄熙来如此顽强、没想到中国出现如此高水平的审理和辩论攻防。”台湾《旺报》25日称,薄案仍在如火如荼审理中,但公开的情况连新加坡《联合早报》都刊文表示惊讶。文章称,2008年3月在天津开庭审理陈良宇时,官方只简单发布消息,庭审被安排在只能容纳30多人的法庭,旁听席还没坐满。整个庭审只有1天时间。香港《明报》称,这次是打造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大好机会,保持透明度,不仅彰显打老虎的决心,一定程度上也会扭转国人对法庭和法官的负面印象。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一篇评论文章概括薄案审理的一些特点:被告权利得到充分保护;不强迫被告自证其罪,而用证据链证实真相;审判公开有很多亮点,比如现场旁听的人有110多位,有一定代表性,开通了法院微博直播,在全国法院中首次将庭审笔录主动全部同步公开,证人录音、证人书面证言也直接在网上播出,这也是全国首次。文章称,审判、公诉、辩护、被告、证人,各方审判参与人,表现都相当到位而符合法律理性。说明中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规则已经形成。中央和最高司法机关是想确立法律治国,任何人都要在法律框架内活动,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责任编辑:晓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