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大学同学孟晓苏:20年前他就提城镇化

来源:财经

2013-09-17 19:43

近日召开的某招商引资推介酒会上,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孟晓苏在演讲时谈到他的大学同学李克强,并称李总理的城镇化思想至少在20年前就已经萌芽。

孟晓苏回忆1977年,其与李克强一起到北大读书,孟晓苏当过十年工人,李克强做过大队书记。“我们在北大共同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国’,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为国家的振兴和复兴而奋斗”。“那个时候李克强同志也经常来到我家,我们共同在学习和探讨领导同志的思想”。

“今天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李克强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做了深入研究,写出了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并且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以下为演讲摘录:

孟晓苏:昌吉州市领导同志,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上午好。

最近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正面回答了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心,他说:“中国经济保持着平稳的运行,而这种担心主要起源于今年6月份,有杜撰的所谓“李克强经济学”,说是要去“杠杆化”,说是长痛不如短痛,说是要临时性硬着陆,让中国的经济速度回落到3%,而且是三年。用刘纪鹏教授的话说:这是给李克强透视本领。很快李克强提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出了经济发展下限,下限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决定的今年的经济目标。前不久他还专题发表了英文的文章,回答硬着陆的问题:中国经济将保持长期健康发展,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向世界传达继续发展的信心。

在这次达沃斯论坛上,他提出的经济发展经济奇迹已经进入到了提质增效的第二季,深入人心。现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了中高速的发展阶段,而不是有些人担心的是要进入低速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的这一观点,与习近平主席在今年早些时候所提出的“中国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两位主要领导人为什么有这么强的信心呢?我看今年7月20日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中国的经济发展要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继续靠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两个“轮子”的拉动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三点是建立信心的基础。

城镇化是李克强同志在当副总理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在他当了总理之后,就启动了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巨大规模的城镇化。李克强的城镇化思想不是现在刚提出的,我是他的大学本科同学、硕士同学、博士同学,我能够证明他的城镇化思想是在至少20多年前就萌芽,并且写成了文章。

在36年前,1977年我们一起到北大读书,那个时候我们都是有工作经历的,我是十年的工人,他是五年的农民和大队的书记。我们在北大共同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国”,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为国家的振兴和复兴而奋斗。在毕业之后,我有幸到了万里同志身边,给他做了八年秘书。万里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人,先锋和榜样。特别是他所领导的农村改革,在“五个一号文件”当中我参加了后来的三个文件的制定,那个时候李克强同志也经常来到我家,我们共同在学习和探讨领导同志的思想。万里同志和当时领导人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包括今天的李克强总理。

在1988年我们两人因为感觉到知识不足,重回北大做硕士研究生。在1990年12月份,我们两人共同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我的硕士论文题目和内容是要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当时也是领先的思想。而李克强的硕士论文内容是《农村工业化结构转型中的选择》。他的目标是挑战二元结构说,要改变发达城市和落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我们的导师厉以宁,把我和他以及另外一位同期毕业的硕士同学李源潮的硕士论文汇集成为一本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李克强所写的《农村工业化结构转型中的选择》作为第七章。今天的结构转型,今天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原来是他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做了深入研究,并且写出了他的硕士论文。接着他用这样的题目写出了博士论文,并且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该书封面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目录(第七章为李克强撰写)

这个思想在2008年就已经被全党所接受,上一届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现在李克强总理在推动着城镇化的发展,有人提出城镇化应当是自发的行为,为什么要政府引导呢?李克强也回答了这些问题。现在中国的城镇化不同于国外,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国外解释为是城乡一体化。而我们中国因为多年还限制着农民进城,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农民进城的问题。解铃仍须系铃人,我们过去的政府行为过多地限制了城镇化。另外是限制了农村土地流转,也是阻碍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在2005年向中央提出的建议,就是要解决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就是要解决不合理规定问题,要求土地进入市场规范地流转。2007年我提出让农民带着地票进城,这些思想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通过这种土地流转,可以有效的解决进城农民所需要的花费。根据有关计算,一位农民需要有13万元的支持,这些13万元难道需要政府发国债出吗?不是。通过土地流转可以解决其中的大多数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相比,农村的建设用地要三倍到四倍于城市的住宅建设用地,而其中有将近45-48%的农村建设用地空置着,这些土地完全可以用来支持城市发展。而且是农民进城带的本钱。

中央在五年前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流转,可以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和国有土地享有平等的权益。为什么长期没有实施呢?原来是被一些二元结构思维所阻碍,他们所想的不是如何促进城镇化,而是如何阻碍农民进城和阻碍城里人出去。有些部门所提出的要给农民留一条退路,其实就是要打通农民进路。但是农民不吃这一条,农民早就行动起来了,他们突破了法律法规的限制,用自己的土地建立了小产权房卖给城里人,解决了城里人产权型保障房的问题,用城中村解决了租赁保障房的问题。农民群众的这些行为到现在称为是违法。但我们知道是法律滞后造成的,而不是农民自身的原因。

回看这些年农民主动推动改革,但我相信毛主席的一句话“卑贱的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今天在推动城镇化,在推动农民进城和土地流转中需要推进改革。不改革,不去除这些限制,怎么样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呢?所以在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已经发挥出作用,现在需要的是进行顶层设计,就是要由政府来强制推行的改革。

该书前言

责任编辑:吕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抵达塔布,马克龙总统夫妇机场迎接

习近平将抵达塔布,继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

中法关于中东局势的联合声明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