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访非洲四国夫人程虹首次陪同 新华社微博发程虹简历照片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5-04 10:22

5月4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偕夫人程虹乘专机离京,开启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非洲之行。这是李克强夫人程虹首次陪同出访。

今早,新华社微博刊发程虹照片及资料。程虹1957年出生,1982年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教授,在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任教30余年,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持研究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项目,并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多部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和译作。程虹在北大进修时与李克强相识结婚,两人育有一女。

 

新华社微博刊发李克强夫人程虹简历、照片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程虹曾是公社金花。据了解,程虹比李克强小两岁,出生于郑州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程金瑞时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后担任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顾问,母亲刘益清是新华社记者。程虹曾前往河南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插队。1955年12月27日,毛泽东为《郏县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写下“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批示。1968年7月,郏县成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8月迎来首批下乡知青。郏县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被誉为“知青圣地”。

李克强夫人程虹(右)

程虹下乡进村时旧照(后排戴红花者),与著名下乡知青薛喜梅手牵手

在最近成立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中,即有多幅程虹下乡时的合影。在公社,程虹被誉为公社“五朵金花”之一。1994年8月1日,她还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难忘那片热土》,回忆下乡劳动往事。当年曾和她一起工作的女知青回忆称,程虹虽然是干部子弟,但为人亲切平和,没有一点骄横之气,“有魄力,有干劲,实实在在”。

返城之后,程虹到清华大学进修英文,在几位热心朋友的介绍下,与大她两岁的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李克强成婚,如今两人已共度近三十年时光。李克强与程虹育有一女,毕业于北京大学。

婚后不久,程虹到北京经济学院(即首都经贸大学前身)外语系任教,后又到中国社科院读博士,师从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凡,专研美国文坛新流派自然文学,2000年获博士学位,次年晋升正教授,时年44岁。

著作等身,被誉为“李克强的软实力”

除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夫人,程虹还有另外两个身份:国内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据媒体报道,自2012年起,一套名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的译著,在北京持续热销。译者正是程虹。此套书由《醒来的森林》《遥远的房屋》《心灵的慰藉》《低吟的荒野》四部书组成。北京三联书店的店员表示,《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被摆放在店内比较显眼的位置,其中《心灵的慰藉》卖得仅剩一本了。

 

 

 

译丛编辑李学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出版此译丛并非是因为译者程虹的特殊身份,而是考虑学术价值及市场角度。她大赞程虹对学术的认真和纯粹令人敬佩,“这样的学者很少很少了”。

据当年曾和程虹一起工作的女知青郑英平透露,知青时代她和程虹私交甚好,所以,在程虹的先生李克强当河南省委书记时,不少人找到郑英平,想“攀攀关系”。郑英平都回绝了,“我和程虹在一起就像亲姐妹,我很理解她。当国家领导人的夫人不容易,而且,程虹是那种非常善良、特别低调、不喜欢张扬、业务很好的人。”

和某些高官夫人热心交际或商场不同,低调温和的程虹不喜欢繁琐的行政事务及无聊的应酬,她更喜欢校园,对教学和做学问充满热忱。

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

多年来,她屡获各类教学奖项,发表的教学科研论文涵盖了从本科生至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精读、泛读、演讲、听力、教材评述及新课开设等诸多领域。

程虹曾两度被学生选为学校“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都经贸大学优秀任课教师、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高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据内地某网站报道,首都经贸大学校方一直有意提拔程虹担任系主任甚至更高职位,但都被程虹拒绝了。她不希望因此被谁说是妻凭夫贵。据报道,自李克强进入中南海担任副总理之后,程虹基本不上讲堂了,主要做研究工作。她要远离那些浮华纷扰,只想“静心治学”。

这些年来,潜心做学问的程虹已是著作等身。她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寻归荒野》,翻译了美国自然文学经典《醒来的森林》及《遥远的房屋》等一系列著作。在学术界,她被视为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

教书育人的工作,让这位56岁的教授深受爱戴;知名学者的身份,让程虹成为业界权威。作为李克强的夫人,她远离了大量社交与应酬,并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因此,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李克强的软实力”。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社微博、大公网、老人报等报道)

责任编辑:陈佳静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话李世默:他们想控制话语权,但我们不能再接受!

瑞士和会上,他忍不住说了实话:他们不来,无法影响俄

又一名校回应!要不要破格录取,到底听谁的?

美俄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让人想起冷战”

“之前怎么没人去阿勒泰?没必要拍西方感兴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