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解析2013年10起暴恐特点:针对国家政权象征

来源:中国网等

2014-05-07 07:34

中国首部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6日在北京发布。这份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国家安全蓝皮书指出,2013年中国境内恐怖活动再次呈高发状态,并呈现新特点。在2013年已公布的10起恐怖袭击案件中,除两起恐怖袭击是针对普通群众外,其余均针对国家政权的象征——公安机关、政府,甚至北京天安门,凸显了这些恐怖分子图谋民族分裂的目的以及对中国政府和政治制度的极端仇视。

国家安全研究报告新书发布会现场

总结暴力恐怖活动四大特点

这份报告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报告按年度,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对过去一年的中国国家安全形势进行回顾、评估与分析,就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提出对策。

报告介绍,根据官方报道与公开资料,2013年发生于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袭击共10起。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慧介绍,这些暴力恐怖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发动恐怖主义袭击的主体均为“东突厥斯坦”民族分裂恐怖主义组织,发动恐怖袭击的地点主要集中于中国新疆地区。他们以宗教极端思想凝聚恐怖团伙,以暴力恐怖袭击为手段,以实现民族分裂为最终目的,对于中国国家统一与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第二,这些恐怖袭击绝大多数都造成了人员伤亡,甚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如“4 23”巴楚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民警、社区工作人员15人死亡;“6 26”鄯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

第三,党政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成为暴力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在2013年已公布的恐怖袭击案件中,除两起恐怖袭击是针对普通群众外,其余均针对国家政权的象征——公安机关、政府,甚至北京天安门,凸显了这些恐怖分子图谋民族分裂的目的以及对中国政府和政治制度的极端仇视。

第四,“东突”恐怖组织的攻击目标向新疆以外地区扩展。去年10月28日,恐怖分子在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制造恐怖袭击,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事件发生后,“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宣称将在中国更多地点发动袭击活动,这显示“东突”恐怖组织正谋求通过对新疆以外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进行恐怖袭击。

刘慧分析,近年来,中亚地区“三股势力”发展迅速,活动猖獗,一些西方大国在反恐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支持东突分裂势力,是“东突”暴力恐怖袭击再度抬头的重要外部原因。

国际关系学院校党委书记刘慧在发布会上致辞

使用冷兵器难以追踪

报告指出,2013年国际恐怖活动呈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一段相对低潮期后,“基地”等恐怖组织的恐怖活动“卷土重来”,重大恐怖事件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

报告表明,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加深,面临的国际安全风险也在加大,全球化时代的恐怖活动也往往殃及在海外的中国人。另一方面,受到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中国境内恐怖活动相对前几年来处于活跃期。

该报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认为:“我个人感觉我们国内可能安全威胁的地方很多,大概有暴力恐怖主义、就业和社会稳定、涉及到政治政权安全,也包括我们的环境,不仅仅是雾霾、(也有)我们吃的、喝的各个方面的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都应该在里面。但我觉得,国内安全威胁最大的可能还是暴力恐怖主义和社会稳定。这两个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两个问题。”

冯仲平说,此次报告发现,中国的恐怖活动呈现出地域扩大的趋势、以政府机构和军警为主要袭击目标、恐怖势力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的新特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副教授吴绍忠在分析中指出,中国境内的恐怖分子难以获得枪支,所以在武器的选择上侧重于就地取材,较为容易获得的刀具和汽油成为恐怖分子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恐怖分子选取武器的简单并不影响其伤害能力,而“就地取材”的做法也给公安机关提前发现犯罪团伙踪迹带来了很大困难。

国安委应对境内外势力勾结

这份报告称,中国历年发生的恐怖主义活动均有一个特点,就是境内外相互勾结和呼应。由于部分恐怖袭击事件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国际背景,仅依靠国内某些强力部门难以有效遏制。对此,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跨部门的最高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之举。

除了国家层面建立专门机构,报告指出,构建科学的防范体系以及建立有效地预警机制也是防范和应对暴力恐怖主义的主要策略,包括开展有效的国际反恐合作、发动民众,将情报搜集的触角延伸至社区。

冯仲平说:“因为现在的形势非常严峻,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到昆明到乌鲁木齐火车站,我们最重要的要提高我们的危机反恐能力、危机管控能力,要把制控的势力要遏制住,打下去。同时还要治本,从长远考虑,看暴力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国际合作方面,我觉得打击恐怖主义国际上要通报恐怖活动的情报,要加强合作,这个是从‘9·11’以后就在推动这个事情。”

“联俄、拉欧、稳美”

大国关系影响我国国家安全 应“联俄、拉欧、稳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说,中国的国家安全包括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两方面。国内安全包含暴力恐怖、就业及社会稳定、政治政权安全、环境安全及食品安全等。

除了暴力恐怖主义,这份报告还指出,在国内安全领域,中国网络安全和环境安全形势严峻。2013年,美国“棱镜门”秘密监听项目事件曝光、国内网络谣言所引发的社会震荡及其对于公共安全的危害,再一次凸显了中国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

国际安全方面,冯仲平指出,“国际上大国战略的竞争、美俄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和对华政策及领土、海洋权益等都成为我们最大的安全威胁。今后大国关系的状态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很大。”

冯仲平认为,从战略层面讲,中国应该“联俄、拉欧、稳美”。“联俄”就是中国应考虑普京所说的中俄建立政治联盟的建议。“稳美”就是指中国与美国应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拉欧”就是增加中欧关系的战略内涵,超越买卖关系,进而牵制平衡美国战略。

“未来10年,美国、欧盟和中国将进入10万亿GDP国家,必将影响国际经济体系、贸易体系,三家只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否则世界就会乱了。”冯仲平说。

责任编辑:张广凯
国家安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

涉及俄罗斯,美国又对中企下黑手

内塔尼亚胡警告布林肯:以色列不会接受

“这是美国自信心下降的表现”

“美国没料到遇上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