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霾视频数据引发的纠葛:剧情堪比喜乐街小品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3-04 09:36
最近某时长103分钟的雾霾调查视频闹得沸沸扬扬。适逢2015年全国两会开幕,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又在向媒体问计如何治污,这个调查视频的火热出炉无疑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虽然支持者被纪录片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感动得泪流满面,但质疑声也不绝于耳。3月3日,微信公众号“共和国经济史”就整理了雾霾调查视频中有关数据造假的多篇评论文章。其中,从事环境保护的知乎网友Jun的10个“雾霾调查视频数据造假“的回答引起了较大争议。该文不仅在知乎上收获7000多个点赞,而且在其回答出炉不久,果壳网就立即整理出多位网友的回答予以回击,以《数据造假?针对打脸的打脸》为题,质疑“打脸文章”的正确性。
比雾霾视频更有看点的,正是数据党们不断的来回打脸。你一拳,他一掌,剧情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喜乐街的“反转”小品。果壳网的一位网友刚说完“这只是一个纪录片或者是媒体宣传,不要以发表文章的要求来要求采样过程”,不一会儿,立马又有网友在数据方面钻研得不亦乐乎。@牛油撕破啦为了反驳知乎网友Jun的结论,证明纪录片一个公式算出来的蒸汽压1.5克是正确的,就自己鼓捣半天得出结论:2.12克。他以“两者属于同一量级”为由,对Jun的打脸进行了“打脸”。
女神还是女汉子?一声“反转”就能搞定。
事物的发展不总是按照线性前行,而是呈现螺旋式地上升,总会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次也不例外。刚看完打脸、反打脸的文章,刚能松口气,“反反打脸”的文章再度占据人们的视野。3月4日,微信公众号“谁是谁非任评说”再度从数据入手,对于果壳的打脸文进行了反驳。文章称“果壳的辩白有标题党之嫌疑,很多人只是看到标题就转了,但文章内容经不起仔细推敲。”这微信公众号来头可不小,那可是央视及中经网财经评论员张捷亲自运营的……
到底听谁的?
孰是孰非,读者自有分晓。观察者网将三篇文章全文转载,以求兼听则明。
以下是微信公众号“共和国经济史”整理自知乎网友Jun、四月网网友张帅与某匿名学者对于雾霾调查视频数据问题做出的评述文章。
无论这个纪录片是要干什么,但最起码的要求是事实和数据要真实正确。数据的误差固然不可避免,但是如果是故意的造假,那么就一定要问一下,为什么要故意造假?
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很多网友指出了这个纪录片中大量数据是通过故意的误读甚至直接篡改,诱导读者得出错误的结论。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一篇文章有一个数据故意造假,就已经完全失去了进一步讨论的意义。
更何况,这个纪录片出现大量数据故意造假,那就不是“水平低”或者“不专业”的问题了。
以下第1-10条转自知乎网友Jun,环境保护从业者。
本来没有打算写什么, 但是突然之间手机被刷屏,然后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都被调动了起来,我觉得,虽然我是理工科,还是要做点什么。
这段宣传片,她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来支撑她的结论,我一般习惯看数据都是看paper,还不太习惯看文科生摆弄些她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我必须承认她的勇气,但是同时我也有点气愤,因为错误造假的数据对大众的影响比煽情的鼓动来的更大。看着那一串串高大上的NASA,技术统计局,国家监测局,大家都觉得这是多么“严谨的”调查研究啊!本人正好博士论文与emission有点关系,看着看着觉得有点不对,查了查资料,发觉几乎每个数据都有问题。实在是有点忍不住了。
以下是纯技术讨论分割线,我都附上详细的引用资料,绝对比她专门唬人的大title来得详细,欢迎理性讨论。
【1】6:10 有意混淆雾霾和PM2.5
她问雾霾是什么?然后一下子转到PM2.5,smog不等于PM2.5好吧,smog中有CO,Pb,NOx,PM,还有SO2。怎么逻辑上一下子就套换了呢 (Smog and Particulates:Pollutant Descriptions)
【2-4】6:30 伪造采样结果
我注意到她的这款采样仪,是LIbra Buck pump,看样子是LP4的pump,这个pump的工作时常是8小时左右,怎么可以采样24小时? 恩,她应该是背了好几个大电池吧,不过我没见着,而且额外的电池也不是标配。LP5是可以工作20个小时的,不过她的型号不是LP5的。
你能告诉我你知道采样膜本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
让我来告诉你实验该怎么做吧, 采样仪的测试范围和灵敏度数据要有吧,空气的湿度和风向条件要有吧,采样仪的流量数据要有吧,什么都没有就敢上数据,数据就是垃圾。(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24小时,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我实验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没有那么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
【5】8:40 对图片进行裁剪和后期加工
这个是她给出的NASA的碳密度图,这个数据好像很神秘,其实他是这样的。
SVS: AtmosphericBlack Carbon Density (id 3668)
这个是官方图,怎么样?我截的是不是看上去没有那么恐怖? 因为这个图是8-11月的数据,所以她可以随意截出最槽糕的图片,甚至人为调亮度,既然都是网上资源,干吗不直接连网络而要截图片?因为图片是可以操作的。实际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东南亚,非洲,一些南美国家,都差不多。
【6】12:41 编造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
这个是最吐嘈的地方, 看到这个数据,我的早饭都喷出来了,来,先上图看看。
看清楚了吗??图的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各种死亡率。你能告诉我和PM2.5有一毛钱关系吗吗? PM2.5的数据在哪里啊?你不要欺负我看不懂数据图啊,尤其这个“复杂”的数据图还有三个销魂的多项式,放在右边。我懒得截图了,不过我随便看了一下,如果X=0的话,Y应该是负的,而我随便代一个X的数据,Y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根本不在图表显示之类。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做线性拟合。她太入戏了,我做学生的时候导师常教导我说,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图表不要去误导人,看来不同人的职业操守是不一样的。
【7】改变数据口径形成误导印象
这个是全国的PM2.5来源,我看着不对,因为PM2.5来源复杂,这个图有点把问题太简单话了,我知道,简单的东西比较容易发挥,因为这时候的攻击对象是煤。
然后接下来,她又扔出来一张图,是北京PM2.5的来源,现在这个数据显示:31.1%来自机动车
同学门要问了,为啥这附图不把燃煤+燃油放在一起呢? 因为她要讨论汽油了啊!放一起不就显示不出汽油排放的害处了吗!所以数据的“处理”是可以根据需要来玩的。当然,北京的数据我是有的(R. Zhang et al.: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apportionment of PM2.5 in Beijing)这篇文章分析得很详尽,关于污染源也按照不同季节区分了,事实上,机动车的污染并没有那么严重。我就是不喜欢为了自己的论点来manipulate数据,很恶俗。
【8】24.06 篡改资料的背景和时间
全球化石能源燃烧强度表
首先,你可以告诉我这是全球吗, 吗??你不要欺负我没学过地理啊!南半球呢?这个图说真的我不是很懂,什么叫燃烧强度?怎么测啊? 不过我稍微转个弯想想,她们是想说二氧化碳的排放吧,因为大部分能源燃烧排放的是CO2,于是我找到了下面这张图。
这个确实是NASA2014年公布的CO2 emission的资料(Both Beautiful and Disturbing, a New NASA Visualization Shows CarbonDioxide Emissions Swirling Around the World)不过这个图明明写的是亚洲和喜马拉雅地区。还有这个图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是个visualization,不是真实数据,虽然是NASA2014年放出来的,但是模拟的是2005-2007的情况,也是为了响应中美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协议。这样随便串改资料背景,为自己所用,还堂而皇之的拿出来show,我真是佩服。
【9】更恶劣的:直接伪造数据
接下来,她给大家普及了一个时髦的名词,叫蒸汽压。也就是Vaporpressure. 看着红外镜头下的汽油蒸发物是不是很酷的东西?好吧,不懂vapor pressure的人自己自行补课吧,我要说的是数据。
她的数据常常是信口就来,我该佩服她博学多才呢还是记忆力好呢。这个1升等于多少克的概念是不是很熟悉?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算吧。
PV=nRT,n=PV/RT=(0.5X1)/(8.3X298) m=nM=0.02g
不是0.02g吗,怎么是1.5g?
注意: 我用的pressure是她表格里的50Kpa, T是室温,M是105。
接下来注意
越来越入戏了。
请看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就算是高标准的美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
你是要告诉我1.5g比33g多吗???
【10】直接在数据后面加两个零!!!
这个时候我已经不想继续看下去了。一般来说在学术界,你要一个数据错误,造假,你的名声就没了,因为你就是这个水平。她这个错误百出的PPT还是越发来劲,最后再补一个吧。凑个整数(其实到处嘈点还很多...)
这个加州的数据,号称来自空气质量管理局。好,请看加州官网的数据。他是这么写的:
1970, CA's populationreached 20 million people. Total registered vehicles exceeded 12 million andvMT was 110 billion. Cumulative CA vehicle emissions for NOx and HCs were 1.6million tons/year.
Key Events in theHistory or Air Quality in California
她右边是VMT ,也就是vehicle mileage traveled,(一年的里程数) 那么1970年是110billion,1billion=1000million,110=110,000million。请数下,是4个零。 再看她的图表,1970年对应的是1000000,我数了好几篇,就是6个零。白白的多了10倍!!
为嘛呀, 这个数据不用造假啊? 也不影响她的PPT的说教。我想了一下,觉得这个应该是水平问题。我想看看PM2.5的数据,结果我得出来的是
原来这个数据1999才有,至于她们怎么拿到1970-1999的,大家就自行脑补好了。
最后,我不评价她的观点,但是她敢拿假数据说话,还一定要把数据挂个官方的大牌子给自己做装饰,我看一次打一次。如今网络发达了,屁都不懂的人也可以google个事是而非的东西装点门面,大家在这方面还是要多看看专家的观点,毕竟他们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有着严谨的操守,而专业煽情的人,也应该专注在煽情上。
以下转自四月网网友张帅 http://www.m4.cn/opinion/2015-03/1265041.shtml
【11】3%=一半?
我承认这个表述当时令我非常震惊,我从来没想到轮船的耗油量占到总石油消耗的一半,至于是不是失控当时还没来得及想。
查下来的实际数字是轮船用油占燃料油的比例接近一半(47%),而燃料油占总油量消耗量的比例是6.6%,也就是说,船舶运输占石油消耗的比例是3%,这和一半差太多了吧。再怎么考虑节目效果也不能把3%误导成一半。
【12】故意混淆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
“天然气在中国无法大量开采的原因是中石化的垄断,只要开放就可以解决?举例:9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只开采了1000亿立方米,根本原因是:70%资源被中石油垄断。”
垄断问题后面讲,首先要说的是雾霾演讲视频团队没搞清楚产量、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的关系。
我也举个例子,全球油气剩余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6000亿吨和810万亿立方米,但是2014年油气产量仅为41.5亿吨和3.57万亿立方米。这也是因为全球石油巨头不开放市场导致的?
另外与其他天然气大国相比,我国油气发现和开采成本不断攀升,截止2013年底,我国天然气井日均产量不到3万立方米,低于1万立方米的占一半。如果真的把所有的技术可采储量都开采了,大家估计就会骂中石化败家子,搞得企业亏损。
【13】故意回避有关事实
“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减少雾霾必须降低煤炭消耗量增加天然气用量,英国就是这样变好的,所以我们也要大幅提高天然气比例。”
我能告诉你英国天然气用量增加主要原因是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吗?天然气生产出来当然要用啊,这不是因为有雾霾英国大量进口天然气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用天然气比煤炭要环保,问题是中国有那么多天然气来替代煤炭吗?
现在中国能源结构里天然气占比5%,但同时中国已经是天然气第六大生产国和第五大天然气进口国,未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但依靠天然气替代煤炭没有任何可能,只能很小幅度地替代。按照全球25%的比例,中国要增加五倍的天然气需求,这哪里去买啊?其他国家的人怎么办?
以下转自一位知名学者的微信
扭曲手法一览:
1、女性煽情。使用大量移花接木的隐喻手法。开篇女儿肿瘤与雾霾联系的隐喻,开篇后不久山西炼焦水体污染移花接木到北京大气污染进行隐喻
2、引用的数据曲线、方程画面快速扫过,很多数据去除单位、可参照指标,避免人们对其论据进行仔细深入查验
3、伪造数据,混淆概念,在油气开采的表述上极为严重
4、对中国经济历史与环境污染史的解释严重自我矛盾。大量场景、数据采自2004年,即中国经济大规模起飞的初期,甚至更早的八九十年代。按照其引用的数据,中国的城市污染反而是在减轻。
5、对民营加油站的采访(本片作为负面例子)反而恰好打了自己“油气私有、竞争就能提高效率”的嘴巴。对散煤(居民用或小微企业偷用)危害的叙述恰好证实了中国发展大型电站的正确性及正面效果,也是打了她自己的嘴巴。作为典型的云南宣威市更是一个以食品(宣威火腿)为主要特色产业的落后地区,其居民患癌是家庭烧煤取暖做饭,和工业污染没有任何关系,应当是类似非洲妇女土房子里烧草烹饪导致肺病高发的类似情况,恰恰需要工业化进步解决问题。
6、对西方如英国的能源-经济历史进行因果曲解,完全不提及七十年代英国北海油田发现对其经济结构改变的作用及其效益。对石油管道。对英美混乱的工业网络结构导致的低效率和技术停滞更是不会提及
7、回避油气行业的技术复杂性,以及如进行大规模系统转换,社会系统尤其是中国这种大国系统的脆弱性
8、对若干官员、体制内学者的话进行断章取义。同时利用部分部委的部分人员,尤其是发改委气候变化司与能源研究所新能源板块负责人的带有部门利益倾向,对其话语进行结构再组织,为其所用
9、结尾导向气候变化主题,可能为下一步大招埋下伏笔。形象人物(南亚女性)的主张与必须积极参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尤其是煤电设施、钢铁建材等工业产能建设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直接冲突。
唯一相对客观的,是进京货运车辆的油品品质问题,这相对较好的解释了北京夜晚空气颗粒物明显增加的现象。
结论:
a、此片是政治事件,是中国“绿党”势力的里程碑事件,要高度警惕。了解经济史、工程史、企业史的人一般知道西方绿党势力对本国经济尤其是大型前沿工程的压制、拖累作用。
b、技术上看,此篇做的还比较糙,煽情较重,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硬伤极多,大量行业从业人员,包括能源行业从业者、金融行业(相关行业投资、贷款)从业者都可一眼看出。与西方戈尔等势力的直接控制本国科研机构进行高超包装的手法相比,还有距离。这是好事,及早暴露,及早对其提起警惕。如果等到西方那样病入骨髓,科研单位也被操弄,那就麻烦了。
c、从而可以反推,此事尚为她为核心的小团体所为,还没有俘获国家核心人员。
d、以当前国内经济形态发展,中国用煤高峰已经出现在2013年,未来将持续下行,雾霾已经开始日趋消散。相比开始好转的雾霾问题,更应该关心的是河北、东北原传统产业的就业人员的出路问题、银行金融体系的坏账问题,重型行业如何平滑过渡的问题。
g、所有能一眼看出其中大量常识性弊病、移花接木手法的专业人员,不要再犹豫,应当捍卫理性王国的边界。否则,我们的孩子们将最终生活在以道德温情为始,以密不透风的思想穹顶为终的世界里。
下页可见果壳网整理的对打脸雾霾调查视频数据造假的打脸文章。
二:《穹顶之下》数据造假?针对打脸的打脸
问题:这篇针对雾霾调查视频数据造假的打脸文,说的都对吗?
xiongbear 回答:
抛砖引玉逐条反驳~
1.这个不算科学问题吧,算是咬文嚼字钻牛角尖,pm2.5确实是现在我国雾霾对人体产生危害的主要成分,雾霾演讲视频里这么说是有逻辑的。倒是那个知乎答主太处女座了(此处涉及歧视)~
2.你不带别人换电池的么?也说了标配没有电池,就不带别人再配么?太小看PKU的科研经费了!
3.我上一次见这种膜是在大三的时候,当时记得是白色的,另外她在视频里解释的很清楚上面吸附的黑炭有哪些危害了,而且黑炭现在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去年开一个会的时候,好几个报告都是关于黑炭的。
4.这是一个纪录片或者是媒体宣传,不要以发表文章的要求来要求采样过程好么?
5.首先,我从文章里看不出这两张图上中国地区污染程度的明显区别,直观地看就是都很严重~至于为什么只放中国地区的,这也很好理解啊,她说的本来就是中国啊~难道因为东南亚也有就可以觉得中国无所谓?
6.我特地去视频了看了一下清晰版的图,这张图表达的应该是2005到2009年三种情况的死亡(不知道是人数还是率)增长百分比,图上的曲线应该是对这些年死亡增长百分比的拟合~不过右边的公式里x的值是什么,我确实不知道,我估计应该是把2005~2009这几年折算成了数字1,2,3,4,5(仅仅是推测)~这样把05年最为x=1带入的话似乎也就基本符合图上的情况了。所以,很可能是写文章的人真看不懂数据图而已。
7.如果关注过pm2.5源解析的朋友应该会作者最后列出的表很熟悉吧~
以下摘录自师太很早的文章了,@大脸撑在小胸 的微博
“论文中说,北京地区PM2.5的6个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它们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首先,请大家注意,这6个来源中,有一个叫做“二次无机气溶胶”,占26%。
直接进入到大气中的气体污染物或者颗粒物,这叫“一次气溶胶”,它们在大气中并不会始终如一地保持原貌,而是会与紫外线、臭氧等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气溶胶”。
也就是说,在二次无机气溶胶中,其实也有一部分是汽车尾气经过二次反应后生成的,这一部分同样也属于汽车尾气的贡献。
王跃思研究员的研究表明,二次无机气溶胶中,一般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汽车造成的。26%的一半以上,就是13%以上,加上一次气溶胶中汽车尾气的3%(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共4%,论文中说明汽车尾气为3%),就是16%以上。”
所以,是作者自己无知吧。
8.这个我不太懂~不评论
9.对这类计算不太擅长,但是微博上已经有很多人指出过这个计算上有问题,同时对于CH和CO2两个概念,作者也有混淆的嫌疑~这条期待有人好好讲一下。
10.如果作者列出的数据属实,那雾霾调查视频的图里确实多了一个0,这可能是工作失误,因为她所有的都多了个0……但是作者后面提到的pm2.5的问题,我没见她在这张图里有提及啊,图里另一个Y轴提的是排放量……作者用心之险恶……额~
好了,时间有限,滚回去写基金了~请更专业的人士前来吐槽~
ps,这篇回答至今挂在某网站相关问题的最高票上~欢迎大家去点反对和没有帮助~另外顺便支持里面两个质疑这个回答的答案~就事论事的讨论问题没错,但是这种诛心的东西,还是少写写吧~
牛油撕破啦 回答:
原帖第9点:“【9】更恶劣的:直接伪造数据。
PV=nRT,n=PV/RT=(0.5X1)/(8.3X298) m=nM=0.02g
不是0.02g吗,怎么是1.5g?
注意: 我用的pressure是她表格里的50Kpa, T是室温,M是105.”
原帖说完一句“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会算吧”之后搬出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做了个运算。
这个方程在这个案例中是否适用姑且不论。
但是他算错了。
在这里,公式中p为理想气体(这里指汽油蒸汽)的压强(单位kPa),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以1L论,也即1dm^3),n为气体物质的量(单位是mol),T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R为理想气体常数(R=8.31 dm^3 • kPa/mol• K.)。
在原帖代入的公式中,温度是298K,大概25℃,没问题;根据原帖在http://www.methanol.org/energy/resources/alternative-fuel/alt-fuel-properties.aspx 给出的数据,辛烷值90-100的汽油,分子量100-105,取上限计算,不打紧;R是大家都一样的。
问题是,50kPa(其实原表格并没有这个数值)为什么在公式中变成了0.5?学过中学物理的都不太懂了。
带单位运算是很重要的:
pV=nRT
50(kPa)·1(dm^3)=n (mol)· 8.31(dm^3 • kPa/mol• K)·298K
n=0.0202mol
m=nM=0.0202mol ·105g/mol=2.120g
跟1.5g是同一量级的。
这才是第一点。
第二点:
原帖:“接下来注意越来越入戏了。请看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就算是高标准的美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你是要告诉我1.5g比33g 多吗???https://www.chargepoint.com/files/420f05001.pdf ”
这里原帖偷换概念。
原视频说的是蒸发的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
将尾气排放中的CO2跟汽油蒸发的烃作比较,来得出“直接伪造数据”的结论?然后还理直气壮?
呵呵了。
至于油罐中汽油蒸发出的烃和尾气中排放出来的烃谁多,这里无法讨论。但数据来源已经标明,要比对也有路啊。既然雾霾调查视频给出了“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这一信源,那么在向信源核对该信息之前,贸然做出评判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更何况下结论的方法本身有误。
综上,由于原帖自己的计算和比较逻辑存在问题,至少在这一点上对她的定论应该是不成立的。
田不野 回答:
在我的专业范围内,简单地把他放的错误总结如下:
6:10, 她问雾霾是什么?然后一下子转到PM2.5, 雾霾不等于 PM2.5好吧,smog中有CO, Pb, NOx, PM, 还有SO2.怎么逻辑上一下子就套换了呢。(Smog and Particulates: Pollutant Descriptions)
其实,Jun指出的整个问题,是基于其后面的链接的。该链接是一个对美国主要空气污染物的介绍。美国的AQI(空气质量指数)监测六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CO),铅(Pb),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和二氧化硫。Jun肯定没看完这个网页,否则不可能犯这么弱智的错误。Smog的形成和这六种污染物中的5种有关系,但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完全不能说“smog中有CO, Pb, NOx, PM, 还有SO2”。其中,CO不是smog的成分。
雾霾是否可以等同于pm2.5,严格来说,不可以。但是雾霾和pm2.5的关系,要显著强于smog和CO, Pb, NOx, PM, SO2等的关系。人们常说的雾霾,值得是我们能看见的、影响空气能见度的那部分颗粒。这部分颗粒的直径(确切说,光学等效直径)与可见光波长差不多,大概在1微米左右,或者说pm1.0 (这里有个换概念,从光学等效直径变成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不细说)。Pm1.0属于pm2.5的一部分,有研究认为它比pm2.5更能代表颗粒物的危害。总之,雾霾不等同于pm2.5,但是完全可以用pm2.5来指代雾霾。
Smog是由单词Smoke(烟)和fog(雾)组合而成的新词,分别代表了雾霾的两个形式,雾和霾。关于中国的雾霾里面主要成分,在2014年瑞士PSI研究所和中科院等单位合作的Nature论文已经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答案,见下图:
除了西安,我国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pm2.5颗粒中的成分都差不多,主要是二次生产的污染物。二次生成的有机物主要来源有挥发性有机物,比如片子里加油的时候逸出的汽油。无机成分主要是硫酸盐,硝酸盐,氨和氯。硫酸盐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硝酸盐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
6:30 我注意到她的这款采样仪, 是LIbra Buck pump, 看样子是LP4的pump, 这个pump的工作时常是8小时左右,怎么可以采样24小时? 恩,她应该是背了好几个大电池吧,不过我没见着,而且额外的电池也不是标配 (http://www.buckservice.com/manuals/Libramanua%20L-4.pdf) LP5是可以工作20个小时的,不过她的型号不是LP5的。
很简单,充电啊,你没看见,不代表它不存在。
你能告诉我你知道采样膜本身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吗??你知不知道是PVC和MCE材料的?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哦,这是不是又和你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了?
采样膜本身是白色的,不含碳,这个片子里放了。黑色的大部分是碳,但不是吸附用的,是过滤截取下来的。黑碳是雾霾的重要固体成分,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它上面可以有说什么都有,尤其是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机污染物,黑碳也是生物质或者化石燃料不充分燃烧的产物。
“碳毒性不大”,这话的确不错,喝墨水都不会死人。但是这句话不能放在这里说。因为雾霾的主要毒性,其实不是来源于其化学成分,而是来源于其物理性质,其小于2.5微米的直径可以很顺利穿过层层阻碍进入到肺泡。在肺泡了,颗粒物只要呆在那里,就很膈应了,不管成分是什么。打个比方说,雾霾可以就是子弹,用铅的能打死你,用碳也能打死你。
让我来告诉你实验该怎么做吧, 采样仪的测试范围和灵敏度数据要有吧,空气的湿度和风向条件要有吧,采样仪的流量数据要有吧,什么都没有就敢上数据,数据就是垃圾。(说句老实话我根本不相信filter会黑成那样,24小时,污染再大,顶多是灰色,我实验室放了7年的filter都没有那么黑,弄得太黑亮了,真的。)
说实在的,这又是一个没看完片子造成的问题。片子最后致谢的一片是什么?是对于这个片子的科学支持团队。你真以为100万就能把这个片子拍下来?里面随便一个科学事实,其后面科学支持团队花的心血,科学研究花费的金钱,和拍摄这个片子的成本比较来,都只高不低。你不应该问她要实验条件,去找科学支持团队里面的名字,去看他们的论文,去问论文的联系作者要实验条件。
你不相信这个filter会黑成这样,只说明你没有做个这个实验。如果你是个科研人员,就只是我们不相信眼睛和想法,我们只相信数据和逻辑。你实验室放7年的滤膜,和负载量杂质的滤膜是一回事情吗?
后面的不说,要超过我的专业范围。总之,如果Jun就此写了一篇paper,那大概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差paper了。
Ent 回答:
公正地说,原链接还是有个别地方说对了。
比如第10条加州vMT的数据,原数据的确是110 billion,PPT在制作过程中右边纵轴误加了0.
另外第6条,那个数据本身是没错的,但原论文里是这样
这个实际上是一篇大论文的一部分。注意,左边的坐标轴是死亡率的增加,所以这个数据表明这几年都在增加,但增幅不同。上面的PM2.5是仅供参考,并不是由这个图本身得出了PM2.5和疾病的关系——这是第6张图,人家是一整篇论文来得出的。
演讲中使用这个图来说明可能不是太合适,但那个结论和这个图本身都是没错的。
球藻怪 回答:
针对原帖里这句【大部分黑色的是吸附的碳吧,碳本身的毒性不大】,有一篇科学人的文章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PM2.5,其来源不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会不同呢?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PM2.5的组成是生物质燃料或化石燃料,如柴火、煤球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黑碳(black carbon),则其对人的影响会更严重,特别是当这些污染物与汽车尾气相结合时。
才不是什么碳的毒性不大……
加菲猪xx 回答:
首先说明我不是环境专业的,但是我是化学出身,现在从事分析化学工作。
《穹顶之下》数据造假汇总中的化学部分有明显错误,我首先指出来,其他非我专业的部分,我等待其他专业人士的回答。
第一个错误,蒸汽压。
理想气体公式是没错,但是很明显作者没有搞懂公式各个参数的意义。
PV=nRT,P是蒸汽压,V是气体体积,n是分子数量,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她说的1升汽油挥发1.5G,然后作者就把一升汽油代入到气体体积里面去了,算出来只挥发0.02g,那么好,我把一升汽油泼地上,一天后,难道还有超过99%的汽油在地上?我很好奇他怎么拽了这么多英文连这么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
开放空间V不可知,而且汽油的分压不可知,理想气体方程根本没有办法应用。风速快,接触面积大,汽油可能瞬间就挥发光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一升油,看损失多少。
作者可能书没读好,原谅他。但是他却在这里用自己明显错误的东西来指责她恶劣伪造数据,我只能说他心坏了。
第二个错误,用排放的CO2来对比汽油挥发的成分,这个就太明显了,作者用尾气排放标准来衡量她1.5g的错误,用的成分是CO2,有问题吗?汽油成分是有机物,类比的也是尾气中排放未燃烧完全的有机物,难道汽油挥发到空气中就燃烧成CO2了?用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来类比,用作者揣摩人的方式来揣摩他,能得出什么结论?还有貌似作者数学也不是很好,每加仑CO2的排放(还不是全部尾气哦)就是8.8kg per gallon, 1gallon是3。78升,也就是排放33g的二氧化碳,8.8kg/3.78,也是2.32公斤好吗?33g差了2个数量级好吗?1L油烧出来就33g二氧化碳?
第三个错误,大部分是致癌物矛盾?看雾霾演讲视频分析页面的化学成分名称,全部是有机物,应该是提取后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内标法能容易算每g里面含量多少,超标多少倍。其中(这些有机物)大部分是致癌物质说法有什么问题?这时候作者出来挑刺了,pm2.5颗粒里面大部分是碳,碳是不致癌的。那这样的狡辩是不是可以说发霉的花生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是无害的?碳粉尘作为尘肺职业病原因之一,吸入会导致纤维化和癌变这个我就不提了。看到这,我还是只能说作者心坏了。
第四个错误,雾霾为何突然转到pm2.5,动画视频里面,明确说道pm2.5的危害是远远大于可被纤毛阻挡的更大颗粒的污染物。这里讲雾霾危害用pm2.5来阐述有何不妥?我说工业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我用甲醇来阐述有何不妥?难道你要讲工业酒精里面大部分是酒精,我的逻辑有问题吗?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496764
SilverAnt 回答:
1 haze主要是指低可见度,haze是由气溶胶引起的,PM2.5就是气溶胶里很重要的一种。 smog我们一般指光化学烟雾比较多,里面就主要是些气态污染物,臭氧,氮氧化物,PAN,甲醛。
2-4 那个实验是北大做的。这个真的自带电池,整个仪器就放在一个腰包里,我之前看过一个流量是4LPM,可以测48个小时呢。PM2.5的采样膜分两种,teflon和石英,没有PVC的,都是白色的。在灰霾天采样一天成那么黑很正常。
7 那个表里没有计算对SIA(二次无机气溶胶)的贡献。
9 理想气体公式,用来算液体...然后汽油蒸发的主要是VOC,你拿CO2的排放标准来对比。
其他的没时间细看。
果壳针对打脸的打脸打完了,下页来看看对于果壳打脸的打脸……
三:揭露雾霾调查视频数据造假的果壳抹粉
对雾霾调查视频的文章,我写了《我反对雾霾但我也反对该片》,文章被转载推荐很多,后来我转载了知乎的数据文章,结果也是大热,后来就出现了果壳网的文章,有人说打脸了,但果壳网的文章的问题我这里还是要说的。这文章挺雾霾调查视频的人大多数只是标题党,看到反驳的标题就转了,而其中的搅屎内容却难以辨别,因此笔者需要分析一下。
知乎的质疑在这里,对果壳网对雾霾调查视频数据辩护也在这里,对辩护的内容,笔者要再深入的分析,就分析内容再说两句:
一、对其中的1,雾霾确实是不等于PM2.5的。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一般情况下,当能见度在1~10公里时可能既有干气溶胶的影响(即霾的影响),也可能有水滴的贡献(即轻雾的贡献),且不易区分,所以就被称为“雾-霾”现象。而真正的污染是指的霾这种干气溶胶的胶体物质,轻雾其实不是污染还可能是美景,大家可以看一下婺源的薄雾美景图。
二、对于其中的2,人家否定的不是你不能换电池,而是你测量的时间过长,通过延长时间进行造假。如果是正常的测量时间,电池设计肯定在测量过程当中是足够的,为了连续测量不用换电池的。
三、对其中的3,炭黑的多少才是关键,是8小时积累的还是24小时积累的很关键,原质疑当中的流量数据才是关键,你是多少污染空气才过滤出这么多的炭黑呢?
四、对其中的4,辩解说不要以发表文章的要求来要求纪录片的采样过程,这辩解也很苍白,纪录片如果不是引用科学文章的结果,自己采样的话就要明确说明采样过程等,不能误导观众你的结果是很权威的。
五、对于其中的5,当然要放中国和周边的,这样你才知道本底是多少,才有得比较。雾霾是可能气候原因、沙漠地理原因等,必须有周边的比较的。
六、对于其中的6,辩解说是写文章的人看不懂图表的结果,我们可以想一下雾霾调查团队的纪录片花费百万,纪录片的文案肯定要懂得的人来写的,看不懂图表的理由还好意思拿出来?
七、对其中的7,二次气溶胶,是有机还是无机的?无机的怎样说就是汽车尾气呢?
我们就看一下他们引用的学者是怎么说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分中心研究员王跃思课题组对北京大气亚微米气溶胶理化特性研究获进展,相关成果发布在《大气化学与物理学》上。课题组利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针对2013年1月北京暴发重霾污染时段亚微米气溶胶理化特性监测结果,结合气象要素和后向轨迹模型全面分析,发现1月份北京地区亚微米气溶胶平均浓度为89微克/立方米,而最高小时浓度达到了423微克/立方米,其中有机气溶胶贡献可占到50%左右,且主要以二次有机物气溶胶为主。科研人员还发现,北京当地餐饮活动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重污染时可占有机气溶胶的18% 。此外,北京偏南区域污染源排放对北京重霾污染形成有重要作用,且主要由二次老化的气溶胶组分构成。而随着霾污染的加重,二次无机和有机组分的比例都出现了明显升高,气溶胶酸性加强,氧化性提升。
我们看了一下这个说法就知道与果壳引用的内容是不一致的。还有就是前面所说的,雾霾、气溶胶、PM2.5的概念是不同的,这里是模糊的。而果壳说的是无机气溶胶,但他引用的研究员使用了有机气溶胶的概念,这差别大了。而雾霾调查视频团队也不见其中有机气溶胶的论述,餐饮影响的论述了?对学者可能有不同的流派,但你应当采用同一个学者的时候就要全面,而不是不顾各流派的数据冲突矛盾,在数据当中挑自己需要的。这样的真话选择的说,也是误导,也是欺诈。
八、对于其中的8,篡改背景和时间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一般懂中国话的人就看得懂,故意以看不懂不评论而带过。
九、对于其中的9,如是原文汽油蒸汽压的话,一定是CH2的概念,排出的燃烧后的是CO2,不过这CH2是14,CO2是44的概念,但相差也不是0.2到1.5或33的差别。还有就是汽油蒸汽压相对于化油器的概念,新的环保标准是:7辆执行欧Ⅱ标准的汽车,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14辆执行欧Ⅲ标准的汽车,才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而欧Ⅳ标准要求更高,更臻完美。因此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疑点更多了。
十、对其中的10,数据少一个0,以简单的错误一笔带过,这样的片子应当有这样的错误吗,是故意的还是失误真的是很难说的,因为这个图表应当是拷贝和摄像而来的,有错的机会不多的。
本人还是理科生受过科学训练的,从小科学家庭长大耳闻目染还是知道科学精神是怎么样的,因此果壳的这样的辩白,就是标题党和搅屎棍的做法,内容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对这么多的数据错误,还有人以不专业来说话,雾霾调查视频团队做纪录片不专业,中国还有专业的团队吗?专业做纪录片的,都知道应当怎样引用权威的数据,怎样保证数据的真实客观,出现如此多的数据问题,只能是造假才解释的通,不要以不专业为面具,掩盖被揭穿打脸的造假事实。
我反对雾霾,我主张从严治污,但我也反对雾霾调查视频的片子,就如我得了重病,我迫切需要医治,但我反对游医骗子,我不能急病乱投医!这就是我反对她的逻辑。
(观察者网综合知乎、四月网、果壳网、微信公众号@谁是谁非任评说、微信公众号@共和国经济史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