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丽亲自解读雄安新区:集聚科研院所,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来源:新华社
2017-04-14 21:36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近日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
航拍雄安新区
全文如下:
问:在筹划设立雄安新区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如何进行指导、决策,有哪些关键指示?
答: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项工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下推进的,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大量心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使命担当、深远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雄安新区前期谋划、研究论证、批准设立的每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都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研究部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交代每一项任务。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城市建设管理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令人揪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聚了过多的人口和功能,经济社会各要素处于“紧平衡状态”。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在当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
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思路要明确,重点把握好“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新城问题。4月2日和3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化新城。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研究论证设立集中承载地有关工作。2016年2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专题会议,研究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3月24日和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设立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基本都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目前,北京正面临一次历史性抉择,从摊大饼转向在北京中心城区之外,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集中承载地,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也是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同时也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形成河北的“两翼”,这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要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这件事情。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河北省安新县和白洋淀生态保护区,了解有关情况,亲自主持会议听取汇报,并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雄安新区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设计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将雄安新区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组织国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好再开工建设,决不留历史遗憾。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打稳扎,一茬接着一茬干,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造福子孙后代。
问: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方面,怎么理解雄安新区的定位和功能?
答: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最重要的定位、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具体定位包括:
——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雄安新区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成为生态标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能建成高楼林立的城市,要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自然生态要更好。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理确定新区建设规模,完善生态功能,突出“科技、生态、宜居、智能”发展方向,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美丽家园。
——创新驱动引领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雄安新区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成为改革先行区。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基点,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全国创新要素资源,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京津冀体制机制高地和协同创新重要平台。
——协调发展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雄安新区要发挥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天津、石家庄市区“瘦身”问题创造空间,促进河北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
——开放发展先行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培育区域开放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为提升京津冀开放型经济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问:设立雄安新区对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答:设立雄安新区,对于有力有序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有利于探索解决“大城市病”新模式。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打造具有相当规模、发展环境更优的集中承载地,一方面,将吸引部分功能在集中承载地集聚发展,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另一方面,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可以避免零打碎敲、盲目布局,提升疏解效率。
——有利于培育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集聚京津冀乃至全国以及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能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通过推进简政放权、管放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表率和示范。
——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主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与之相配套的部分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化整合现有城镇体系,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发展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典型缩影。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升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河北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效益,缩小与京津两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在促进三省市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探索新路子。
问: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是如何推进部署这一新区设立的,下一步如何建设实施?
答:2015年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组织编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河北省、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有关方面,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土地、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环境能力、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对集中承载地规划选址进行多地点多方案比选,经过反复论证并取得一致,最后选择了雄安新区现址,并将修复保护白洋淀生态区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研究提出设立雄安新区的实施方案,报经党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个认真、谨慎、科学、民主的系统决策过程。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领导小组先后十几次组织召开会议,就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协调指导河北省同步编制相关规划,及时启动新区及周边区域管控。雄安新区从规划选址到批准设立,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听取了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凝聚了各方共识。
下一步,领导小组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对人民高度负责,围绕中央确定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和统筹指导,精心策划,科学有序,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平稳有序向前推进。
——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规划设计建设。在规划建设中,要把握空间均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使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有机衔接,建设便利快捷的城市交通,逐步实现工作生活一体。注重文化传承,体现中华传统经典建筑元素,同时结合区域文化、历史传承、时代要求,打造城市特色风貌。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于一体的新区。
——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规划。按照中央要求,抓紧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完善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交通体系、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体系,在新区开展“多规合一”。规划定了要严格执行,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新区规划还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相关规划的衔接,促进合理分工、科学布局。
——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加强统筹推进力度,有序推进起步区土地预征、启动区征迁、重点片区安置房建设、交通生态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一批重点功能疏解项目,力争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承接同步推进、早见成效。要划定管控边界和开发红线,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坚决防止形成新的“摊大饼”。严格把控入区产业,制定负面清单,特别是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避免借机炒作、抬高建设成本。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防炒地炒房投机行为。要切实修复和保护好白洋淀生态屏障。要做好搬迁群众思想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新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指导河北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设置管理机构,整合行政资源,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新区管理机构,赋予新区充分管理权限,提高服务效率。运用市场化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土地、财政、金融、投资等方面,强化政策创新和储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些改革事项可以在新区先行先试,取得成效后再逐步推广。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在起步之初就要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紧密联系和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要充分发挥雄安新区对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乃至环渤海区域的协同协调共同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