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中国:习近平时代》第一集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0-28 19:44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近日,美国知名的探索频道播放了三集纪录片,主角备受瞩目:

《中国:习近平时代》(“China: Time of Xi”)在亚太电视网首播,覆盖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亿收视户。

在片中,美国探索频道制片人丹尼·福斯特、英国人类学家玛丽-安·沃赫德、澳大利亚工程师乔丹·阮博士分别提出了来自各自领域的问题:

怎样进一步了解中国领导人?

中国如何用科技创新来迎接挑战?

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中国梦?”

他们将带领观众一一探索。

第一集的主题是“对人民的独特关怀”。

观察者网制作该片第一集图文精华版,以飨读者(三集视频链接附文末)。

让我们从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说起。

湖南湘西苗族大姐石爬专所在的十八洞村,曾是一个无名小村,多年没有进出的道路。

在2013年,十八洞村被选作精准扶贫试点,政策的理念很简单,找到中国最贫困村庄里的最贫困家庭,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脱贫。带领村民抓住机会,追求梦想,而不是简单地发放福利。

四年以后,十八洞村通了公路,石爬专大姐也成了“投资人”,她和其他村民把扶贫款和自己的存款凑到一起,投了一千亩猕猴桃园。

老人其实很喜欢出来走走,这天,她放下家里养的猪,坐车专程去“视察”。

种植园经理向石大姐介绍种植园情况,大姐很满意,表示“长势很好,肯定能赚钱”。

十八洞村,过去是所谓“穷山恶水”,多年没有外人来过的,现在也开始发展苗绣和农家乐,他们的目标是“中国最美丽乡村”。

其实,石爬专大姐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随机性走访”,大姐当时虽然不认识门外的人,但还是请他进屋坐。

当年,大姐不识字,也不太会汉语,不看电视。

现在石大姐也当上“老板”了,每晚看新闻,“也知道他是谁了,中央的!”。

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注意到,中国每一个贫困家庭都建立了档案,并且有专人负责,就连省级官员都会对口负责150到200户贫困家庭。每个家庭都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脱贫。

精准扶贫政策,不仅仅是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扶贫先扶志”,是精准扶贫的口号,也是难点。养蜂人龙贤岚(音)曾经酗酒:

但扶贫工作队改变了他的生活。

工作队甚至还管找媳妇。

库恩认为,精准扶贫的政策很有道理,水涨船高的总体经济发展计划很有道理,但是习主席把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整体上做到了。但是还有一些人由于地理位置,比如偏远山区,或者由于生病,使得总体的经济政策没能让他们受益,所以我们必须精准施策。这是一个新的境界。

最初的问题,也获得了满意的答案:自2013年起,有6000万人民脱贫,相当于每秒就有一个人脱贫,沃赫德不得不佩服这项宏大事业的伟愿。随着中国日渐繁荣,保证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这是政策决策的重心。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也认为,8000万到1亿的最贫困人口成为了政策中心,十分值得称赞。

过去5年,习近平主席走访了全国最贫困的14个地区,著名电视制作人丹尼·福斯特(Danny Forster)希望了解习近平主席关注贫困人群的情感根源。

纪录片提到了习近平年轻时的插队经历,他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度过了7年时间。当地一个小店店主回忆,当年,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就是像我们一样在山里受苦,劳动。挑粪,他就也跟着挑粪。”

梁家河现任党支部书记石春阳,当年曾和习近平一起劳动。

他回忆说,“(总书记)当年组织群众修一个淤地坝,增加耕地。修这个大坝的时候,什么活都干了,车子也推了,土也掏了,总书记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所以大家才对他尊重,信任。当时70年代,条件很不好,很艰苦,生活很苦,但是苦中有乐。”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利·布朗(Kerry Brown)认为,吃苦,与农村建立真挚的情感纽带十分重要。

库恩和陆克文则注意到,习近平从基层做起,在每一级行政机构里都担任过职务,曾先后五个省份任职,曾任福建省省长、浙江省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拥有数十年的直接从政经验。从人口和生产总值角度来看,每个省的规模都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陆克文对比中美政治制度,认为中国培养政界精英的体制非常完善。


特朗普从一个商人直接成为总统,这在中国政治制度下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数十年的直接从政经验,绝不可能当上国家领导人。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为了解决中国经济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习主席带领中国进行着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知名工程师乔丹·阮博士 (Dr Jordan Nguyen) 认为,从工程角度看,最令人振奋的项目之一,就是高铁网络。

现在,中国已经建成了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在上海工作的言馨、恒泰、王菁在3小时内就可以到达福建武夷山看望朋友,以及萌出血的宝宝,一个周末来回。

未来的规划是现在的两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有八条线路。

外国学者现在更关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背后的东西:中国的政治制度。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认为,西方主流观点和西方经济学观点都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谋取利润,但中国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中国的政治制度让长期投资和计划,达到了其他国家根本无法实现的规模和水平。

赞比亚裔美国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 则认为,中国政治制度架构的稳定性使执政方向不必为迎合选民而摇摆不定,因而能聚焦经济发展而不受干扰。

有了基础设施,通路、通电、通网以后,另一些东西就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弥合中国巨大的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异——乡村电商。

胡鞍钢认为,电商实际上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互利共赢,打破了原先所谓的区域市场,而成为了一个全国性市场。

娄文娥就是浙江温州下堡村的一名小店主,她的店已经在当地经营了二十年。

现在,中国邮政的“邮乐购”平台,使她的乡村小店成为一个信息共享、实时响应、连接全球的电子商务中心。

村民来店里把需求告诉她,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货品,非常方便。

另外,大家还可以把自己的东西拿到这里来出售。

炒茶人娄水闪老伯就到她这里,寄售自己亲手炒制的乌龙茶。现在,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网络店铺。

娄大姐看似不起眼的农村小店,这一天收进5000元,网上收到200个订单。

外国专家纷纷表示,把私人投资、国家投资和智能技术结合是中国特色,这种模式已经推向全国的乡村和城镇。

2016年,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网络交易金额超过5万亿元,这个数字比前年增长26%。在这方面中国走在了前沿。

中国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人们现在运用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方式也很有特色。

别的国家启动公共政策工具,可能会惠及数万人,而中国是让数亿人脱贫,这让来自赞比亚的莫约印象深刻,中国人均年收入自1980年以来增长迅速,实现了从300美金到3000美金,再到10000美金的跨越式发展。

美国电视制片人丹尼·福斯特感叹,中国的发展,就像当年美国大陆被重新开发。

新加坡著名学者郑永年提到,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同时,居者有其屋,有恒产者有恒心,也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东西。

玉华和再新老夫妇住在浙江杭州东梓关村,他们突然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这个新农村。

一辈子务农的老两口,十分满意。

他们现在每天还要下地劳动。

国家把房子搞好了,玉花老人说,“只要劳动,就有得吃”,她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

接下来,是养老、医疗、教育。

莫约认为,在各方面权衡利弊是非常有挑战性的,西方应该少一些指手画脚。

丹尼·福斯特则表示,作为美国人,美国今天的医疗改革也是一个重要话题,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中国怎么做值得观察。

2017年,中国国家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在1.4万亿元左右,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已经超过6%。如今,我国医保覆盖率已达全部人口的95%以上,为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接近1.5亿)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支持。

退休的张老师,讲到了合作医疗,去年一年只交了100块钱。

教育方面,玛丽-安·沃赫德走访了四川甘孜藏区的一所寄宿学校。该校实行15年制义务教育,使用汉藏两种语言教学,连住宿费也是全免。

藏族女孩亚玛青措十分珍惜这样的机会。

2013年起,我国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上投入了2.73万亿元人民币,新招募130万名教师,新建1.2万所学校

库恩认为,要一下子让十几亿人都享受同样的社会福利是很不容易的,但至少在教育上,更大程度上实现公平,这会好得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也包含了小女孩的足球梦:

而已经来到重庆追逐足球梦的李春菊,年纪轻轻,已经经历了不少苦和甜,她以后的梦想是当教练,帮助更多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还有老司机的音乐梦,王春生(音)现在每周都到公园,和朋友一起拉小提琴:

伴着他们的琴声,老人和孩子们翩翩起舞。

还有政府补贴,使得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都能大众化。

所以说,“为人民服务”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实在的一个行动方案。设定实际的目标,并且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这才是“小康”或者殷实繁荣的社会。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理念,将带领中国应对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等各种挑战。

片子最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来自赞比亚的经济学家莫约相信,当西方国家进入富裕的发展阶段,贫富差距也是最大,中国坚持自己独特发展的理念,一定有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第一集:人民的情怀

第二集:大国治理

第三集:合作共赢

责任编辑:周远方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 纪录片 探索频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