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
来源:新华社
2018-09-17 15:45
据新华社9月17日报道,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7日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国代表、国际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把握好这一发展机遇,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探讨。中国愿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
习近平强调,中国正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将有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强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中国愿意在技术交流、数据共享、应用市场等方面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希望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为我们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要以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把握机遇,营造环境,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高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电,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本次大会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下一步,要坚持以需求引领发展,强化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大力加强人才培养。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使人工智能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9月17日至19日举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开展对话交流,20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参加论坛和展示活动。
马化腾:人工智能这把“万能钥匙”是否可靠?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将人工智能比喻成一把“万能钥匙”,因为他觉得人工智能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但他觉得,人工智能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人工智能的研究者需要面对“可知”“可控”“可用”“可靠”四个问题。
马化腾 图片@视觉中国
马化腾解释说,“可知”是指人工智能的算法能否变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释;“可控”要研究的是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类个人或整体的利益;“可用”需要探究人工智能能否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可靠”要求人工智能够足够快地修复自身漏洞,真正实现安全、稳定与可靠。
在马化腾看来,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城市和国家来说,不能拒绝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更不能“闭门造车”。
马化腾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通往“大社交”时代:“腾讯多年来一直专注做连接,我们希望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今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10亿,成为中国首个用户突破10亿量级的互联网产品。目前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连接人与物,也就是把我们与常用设备实时有效地连接起来,那么我们的节点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的量级。”
他还表示,“人与物,人与服务的连接,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可以说,整个人类的‘朋友圈’规模将会从几十亿扩大为几百亿,甚至几千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社交’时代。”所以今年腾讯提出的目标是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包括成为各行各业的“连接器”“数字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
马化腾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人工智能是“数字工具箱”中的制胜法宝,它与大数据、云计算共同构成了新型基础设施。
李彦宏:人工智能公司需要“三维一体”
“20年前以为信息化就是现代化,但今年现代化的定义需要改一改——现代化就是AI化、人工智能化。”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在技术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变革的价值越来越突出,所以人工智能化已经是“现代化”的新内涵,“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宣称与人工智能没有任何关系。”
李彦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李彦宏认为,所谓“人工智能企业”要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者,要赢在起跑线上。而“人工智能企业”要实现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能力、人工智能伦理的“三维一体”。
所谓“人工智能思维”是指企业必须基于万物互联的思维重新思考公司战略。当下,生活中遍布传感器,企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与新技术相融合。比如互联网提升了人与人的沟通效率,而人工智能可以提升很多行业的效率。比如人工智在金融、医疗应用得已经很多,因为这些行业的企业意识到了通过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工作。还有,互联网时代往往关注企业与软件层面的结合,但人工智能时代要关注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可以看到它是由激光雷达等硬件与各种人工智能软件共同“加持”的结果;而且除了车辆本身,还需要城市在基础设施层面的改造配合,实现车路协同。
所谓“人工智能能力”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而不是发明人工智能的能力。李彦宏指出,目前已经有大量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世界领先的企业都对人工智能基础技术进行长期巨大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要进行技术研究,“不用再发明一遍轮子”。但对企业来说,需要在深入场景根据行业特点、竞争环境强化自身的业务,开创出独特的人工智能应用。“企业要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以及能获得什么。”他建议,企业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优势上,取得相关数据、相关算法,并利用这些技术与自己的资源相结合,实现区隔于同行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在市场上获得长期的优势,“企业要具备连接技术和平台的能力,学会从积累的有效数据中挖掘金矿”。
所谓“人工智能伦理”是指人工智能企业不仅在技术层面与技术结合,还要实现企业文化的人工智能化,即贯穿人工智能伦理的四大原则: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创新愿景是人类更加平等地获得技术能力;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不是取代人超越人;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自由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企业要牢记初衷,把安全伦理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融入到公司血液中。”
李彦宏认为,机器不会取代人类,“每次机器革命都有大量人工被机器替代,但总有新的机会产生,包括新的岗位和新的产业。当下技术的发展水平会限制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但不会限制新的工作机会的产生。”所以他提醒,人们的工作不会被机器所取代,但不够人工智能化的企业会倒闭、被新一代企业所替代。
至于新一代企业什么样,他也给出了设想:能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是最有前途的企业,因为“人工智能能让社会更美好,能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路径。”
李彦宏说,人工智能的愿景是必然是让人们更加幸福、充满希望,所以社会各界要一起努力 抓住机会,携手创造。
马云:每天工作2小时,“现在做不到,我们的孩子们做得到”
“人工智能定义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一定会淘汰落后产业”“人工智能不仅是科学家的挑战,也是政府运营的挑战”……在9月17日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金句”不断,但核心思想一致:人工智能定义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人们要拥抱人工智能,而不是担忧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变革,包括对落后产业的淘汰,但最重要的是用新思想去看待新技术。
马云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马云说,之前有关人工智能的会议主要集中在技术本身,参与者也以技术人员、科学家为主,但在上海举办的这场人工智能峰会,反映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项或几项技术,而是代表一种思维,是“人们认识未来世界、重新定义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的思维。
马云说,将AI翻译成“人工智能”并不准确,应该翻译成“机器智能”,因为人工智能不是按照人的思维方式设计的,而是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人类要尊重敬畏机器智能”机器一定比人更聪明,这就像蒸汽机在提供劳动力方面也比人强大一样。
但是,机器智能与人的智慧又是不同的:“机器有智能,动物有本能,但人类有智慧。机器可以更聪明,更快速,更强壮,但没有价值观。机器做人会做的事情并不稀奇,不断学习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才更厉害。但是,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世界的思想。机器没有爱,而人类有爱心。所以我们要担心人类本身的智慧停止增长。”
从马云的讲话可以发现,他认为应当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区分开来。要体现人类的智慧,其实要看如何用好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以制造业举例,指出“未来的制造业都是服务业”。他表示,人工智能将制造业带入了数字化的新时代,制造业向个性化、智能化、按需定制发展。未来,流水线上的大部分功能都被机器取代,但人的体验不能替代,而人的体验就要靠人的智慧来实现。
在“人工智能+金融”方面,马云提出“Techfin”(科技金融)比“Fintech”更重要。这是因为在之前的很多金融科技实践中,是用技术为“银行穿上防弹衣”,目的是消除风险;但真正的智能是用技术防范分风险,“不是抓外人,而是预测坏事”。
他表示,在IT时代,新技术能让20%的金融客户收益;但在DT时代,“人工智能+金融”的发展要让80%的金融用户受益。真正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极低,而不是“有个网页的就说是互联网金融,这很可笑”。
马云说,技术的发展是与各行各业相结合,推动社会更加绿色、加普惠发展。技术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不然毫无意义。
他还假设了很多未来的生活场景:过去人们一年可能去30个城市,但未来一年能去300个城市;现在人们一天工作8小时,但未来只要工作4小时甚至2小时,“我们做不到,但我们的孩子做得到;今天做不到,但明天做得到!”因为他坚信,新技术就是新生产力。
马云觉得,人工智能能否带来好处,需要看社会各阶层如何看待它。就他个人而言,认为一定要顺势而为,拥抱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