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服软:非核家园不再以2025年为期限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28 09:22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11月24日,台湾“九合一”大选,民进党当局惨败;同时,“以核养绿”、“反同性婚姻”公投顺利过关,“东奥正名”公投则没有通过。这被外界认为是一场“反对蔡英文的公投”,民进党所主张的“非核”、“挺同”、“台独”等核心价值似乎在岛内面临崩盘。

以核养绿发起人绝食抗议 图片来自台媒

据台湾“中央社”11月27日报道,台当局“行政院”发言人谷辣斯·尤达卡当天表示,过去“电业法”修正通过后,所有能源规划是以“2025非核家园”为目标;如今“以核养绿”公投过关,将废止2025年的期限,但绿能政策不会停止,非核家园仍是目标。同时,当局依然可以积极开发再生能源,重点是电力足够、供电无虞。

“2025非核家园”是蔡英文参与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重要政见,即要在2025年不再使用核能,并达到再生能源20%、天然气50%及燃煤30%的能源发电配比目标。

但此次“以核养绿”公投通过后,将废除“电业法”第95条第1项“核能发电设备应于‘中华民国114年’(即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运转”的条文。

蔡英文曾发起“非核家园”游行

11月27日下午,“行政院长”赖清德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反核者的共同信念是非核家园,根据核一、核二、核三的除役日期,自然就变成“2025年非核家园”;公投结果是让当局在电力稳定供应情况下继续有使用核一、核二、核三的可能性,没有非要在2025年之前废除核电,但也并非不能建立“非核家园”目标。

此外,他还承认,若从空气污染的角度来看,核能确实是一个选项。

另外,赖清表示,能源政策后续调整,将与“立法院”民进党党团讨论后,再完整向社会说明。

“时代力量立委”徐永名质问,公投结果与赖团队施政理念相矛盾,是否为“倒阁”?

赖清德称,“的确是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时间向蔡英文请辞,但由于客观因素,也有责任先协助稳定政局。

徐永明追问“是暂时的吗?”赖清德却仅表示,想先把每天工作做好,包括“立法院”备询、政策检讨、“内阁”人事必要调整及公投案后续工作。

国民党“立委”江启臣质疑,这段时期台湾民主只有政党政治的竞争与选举,没有责任政治,赖清德留任的理由是什么?

赖清德表示,“九合一”选举代表新民意,当局会虚心接受,也会深刻检讨;自己代表民进党执政却没有通过人民检验,有两个方式负责,一是辞职,负政治责任,另一个是先推动“行政院”政务,稳定政局。“内阁”会在适当的时刻做必要的调整。

但稍早前,“以核养绿”公投通过后,谷辣斯·尤达卡第一时间回应称,民进党当局“2025非核家园”的目标不变。此话瞬间在岛内引发巨大争议,民众纷纷批评“原来公投是假的”,“这是不尊重公投”,“这是花数亿台币做大型民调吗”。“以核养绿”公投发起团队也随即公布,明年将发动“重启核四”公投并绑“总统大选”。

26日,赖清德不得不亲自表态、缓和态势称,会正面看待及尊重公投结果,并依“公投法”规定完成后续工作。

27日晚,谷辣斯·尤达卡还对媒体解释称,公投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说“2025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可能造成外界一些误解,本意是指由于“电业法”明文规范行政机关一定要在2025年达到“非核家园”目标,因此现在所有再生能源政策都是以2025为目标制定的。

她称,当局绝对没有不让核电厂延役的企图,核一、核二延役就技术而言较不可行,核三因“2025非核家园”目标而没有规划申请延役,外界认为现在仍来得及申请,所以当局对未来是否要让核电延役或重启持开放态度,由“经济部”、台电、原能会等专业单位去讨论。废除2025年限后,可重新盘点电力配比与核电厂,但绿能政策不会停止;废除年限并不代表“非核家园”一定会延后达成,也有可能提早达标。

“行政院”发言人谷辣斯·尤达卡

民进党当局服软后,“拥核派”对此表示肯定,并称,若民进党有诚意,他们就不会再发动“重启核四”公投。“以核养绿”公投发起人黄士修表示,对赖清德有较高的期待,相信会拿出诚意跟决心来解决问题,并有机会可以翻转民进党的能源政策。

不过,他认为,民进党这次的转变显然是内部检讨后认为还是民意最大,当然也是选票考虑。

另一方面,反核团体对赖清德的发言表示极大不满,指责其不懂能源政策信口发言,继“干净的煤”之后,再次说出“如果要以空污作为标准,最好的能源就是核电”这种荒谬发言,不符合国际上认为减少燃煤、解决空污,最好的做法是扩大再生能源与节能。

他们批评,赖清德的失言已多次重创能源转型政策的社会信任,要求赖清德切勿散播错误观念,否则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责任编辑:朱敏洁
台湾 公投 核能 蔡英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是对西方的警告”,欧洲听到了

逮不逮捕?美西方“裂”得更严重了

不藏了?美防长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

普京回应:是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中国在量子领域专利数第一,中美未来竞争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