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天无校长 台大想为这份“荣耀”申请吉尼斯纪录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2-19 09:19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台湾岛内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已经超过500天没有校长。

选出一年后,仍未上任的台大校长管中闵(左) 图片来自台湾联合新闻网

据台湾联合新闻报道,12月18日下午,“台大自主联盟”前往“教育部”发起“叶问”行动,邀请“教育部长”叶俊荣到台大与全校师生面对面沟通,同时递交“全世界没有校长最长大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讽刺要与“教育部”共享台大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并重申要求“教育部”立刻向管中闵下发聘书。

自前任校长杨泮池2017年去职后,台大至今没有正式校长上任。今年1月5日,台大校长遴选委员会选出“中研院院士”管中闵为台大新任校长,然而“教育部”历经三任部长(潘文忠、吴茂昆、叶俊荣),皆以程序有瑕疵为由,拒绝向管中闵发聘书。

根据台湾地区“大学法”规定,公立大学最长应在10个月内选出校长。岛内评论认为,“教育部”让台大继续无校长之举明显违法。

“台大自主联盟”代表前往教育部门抗议 图片来自台湾联合新闻网

18日,“台大自主联盟”到“教育部”门口举办“还我校长,邀请‘叶部长’有温度沟通”活动时表示,19日是“行政院”诉愿会议,联盟将监督诉愿委员们的主张与决定。如果诉愿会裁定“教育部”违法,请叶俊荣立即签发聘任书,并惩处失职人员;如果“教育部”坚持不发聘任书,联盟会每周到“教育部”“叶问”。此外,若很不幸地,诉愿会不支持台大与管中闵,则请台大行政团队立即向法院提出假处分,以维护大学自主及台大尊严。

此前,据台媒报道,因“教育部”驳回台大校长遴选结果,台大及管中闵不服,提起行政诉愿。19日,“行政院诉愿委员会”将进行言辞答辩,要求“教育部”及台大指派代表出席,管中闵本人不会现身,将由委任律师参加。

“台大自主联盟”还指出,“教育部”一再强调台大为“教育部”的下属机关,然而台大每年预算中仅有三成左右来自“教育部”,约四成来自“科技部”,其他则来自“行政院”其他单位和各地方政府。联盟呼吁现任“科技部长”、台大前副校长陈良基,及地方县市长发表声明支持大学自主。

联盟更是直接点名过去台大的学生领袖、现绿营政客,如林佳龙(刚落选台中市长)、郑文灿(连任桃园县长)、钟佳滨(民进党“立委”)、段宜康(民进党“立委”)等人再次为母校发声。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在政府执意‘拔管’后已荡然无存。”“台大自主联盟”指出,“教育部”拒绝发聘,严重违反大学自治,打击台湾高教竞争力,更彻底破坏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并让执政党在这次“九合一”选举中大败。过去一年的民调清楚显示,“拔管”是执政党失去民心的起点,然而叶俊荣依然将“台大没校长”归咎于遴委会,再次要求遴委会开会,无视遴选会已多次应“教育部”要求重新开会厘清争议的事实。

“台大自主联盟”呼吁叶俊荣到台大来与全校师生面对面沟通,根据脸书民调显示,有99%的民众认为“拔管”的幕后黑手是“总统府”,请叶俊荣来台大说明清楚,是否当初有递纸条给遴委会召集人,为何与台大遴委会达成共识后又出尔反尔,背后的政治压力究竟为何?

“台大自主联盟”代表向叶俊荣递交邀请函 图片来自台湾联合新闻网

当天,“教育部主任秘书”朱楠贤出面接受“台大自主联盟”陈情,并邀请代表们进入“教育部”,外出开会的叶俊荣也从“行政院”赶回“教育部”,接下“自主联盟”邀请函,表示愿直接与台大学生面对面谈话;由于快接近期末考,为了不影响考试,时间暂定于考前一月初。

但叶俊荣依旧“老调重弹”,称重启遴选程序是为了补正瑕疵,程序争议必须依循程序处理,并强调尽管台大遴选委员会还是不愿处理此事,但还是要面对它,不要让此事拖太久。

不过,岛内舆论认为,台大遴选委员会中本来就包括“教育部”指派人员,为何“教育部”始终将责任推给遴选委员会。2017年6月24日,台大召开临时校务会议,由173名校务会议代表选出18席遴选委员,加上“教育部”指派的3名遴选委员,组成遴选委员会。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称,稍早前为管中闵提起申诉但遭法院驳回的台大王姓博士生表示,他已申请参加“行政院诉愿会”辩论,若明年农历新年后管中闵还未就任,他将向“司法院大法官会议”提起“释宪”或统一解释,寻求矫正。

“九合一”选举结束,民进党大败,党内高层多次提出将进行全党检讨,管中闵案是否放行自然成为岛内关注焦点。稍早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对此表示,台大校长案对台湾伤害太大,建议蔡当局“认赔杀出,让管中闵上任”。

柯文哲呼吁蔡英文政府,让管中闵上任,认赔杀出。图片来自TVBS

责任编辑:朱敏洁
台湾 台大 校长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