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火爆 《焦点访谈》告诉你它赢在哪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2-27 11:04

【文/观察者网 郭肖】

《流浪地球》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引发民众观影热潮,即使已经过去了20多天,至今仍旧热度不减。2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邀请到了《流浪地球》主创讲述电影幕后故事,还有相关专业人士向观众解读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这么火?它到底赢在哪儿?

作为一部特效与情怀共存的电影,《流浪地球》被称为“第一部中国自己的科幻大片”,同时受到了美国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的认可,将被翻译成28种语言与全球超过190个国家的观众见面。

对此,人民日报也多次在重要版面刊登文章对其进行多角度报道,2月20日,由国家电影局主办的《流浪地球》研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再次用了一整个综合版面报道了《流浪地球》的研讨会发言,其中摘编了6位专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分析总结《流浪地球》的成功经验。

人民日报多个版面对《流浪地球》进行报道(点击查看大图)

8000张分镜头画稿、多个版本的发动机

据悉,为了真实显示这些前所未有的场景,节目组做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制作了10000多件道具,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等等,这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细节都非常精致,乃至空间站里每一块显示屏上的动画,都是真实设置的。

为了表现科幻电影的炫酷,《流浪地球》中还创新地大量运用特技,全片共有2003个特技镜头。导演郭帆介绍,其中一个上海局部坍塌的镜头,改了251版。

美术指导郜昂介绍,尤其是行星发动机的部分,做了很多版本的设定,定下来的这版更加符合力学支撑结构,这样一个结构,也让发动机显得更有体量感。

为了配合电影设置的大背景——地球即将毁灭,人大多是在极端环境之下活动。《流浪地球》在拍摄时,演员们的戏服是特制的盔甲,沉重而且密闭不透气,主演吴孟达介绍,每次把头盔拿下来,都要立刻吸氧。

吴京也动容地说道,“以前从来没有人敢想这些,真的很不容易。”

“带着地球去流浪,一般编剧想不出来”

当地球末日来临,人类该怎么办?这是很多科幻电影的主题。不少国外科幻大片中往往都以“人类放弃地球,搭乘飞船飞向外太空”作为主基调,而《流浪地球》第一次给故事设置了全新的背景,那就是带着流浪的地球一起寻找新家园。

编剧汪海林说:“带着地球去流浪大概念是一流的,这个一般编剧想不出来,这是伟大的思路或者是伟大的创意,有一种说法是极度浪漫,其实更重要是扎根于本土文化。”

此外,在最后关头,推动撞针,集中发动机的火焰,去点燃木星,成为避免地球毁灭的唯一可能性。相比以往大片中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力挽狂澜,危难之时,由平民和专业军人组织的中国救援小分队,发起了对全球的召唤。

美国观众里克·埃伯特对此非常震撼:“这是非常新的一个概念,所有国家的所有人,立刻同心协力地工作,这是非常有力的,我喜欢这个情节。”

《流浪地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还在于创新地做了一个不再是非黑即白的矛盾设计。面对地球无法逃避被毁灭的事实,中国军人刘培强接到放弃地球带着人类基因寻找新的家园的指令,另一边却无法割舍有自己亲人和众多人类的地球。空间站该怎么办?

一位小观众说:“没有人类的文明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吴京的选择更正确一些。”

郭帆表示,带着地球跑,不是背负着什么,地球不是简单的、物理的,它“是我们的家,这个空间里面,有你的爱有你的恨”。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郭帆也曾多次向外界呼吁,中国人对于土地情感的核,应该变成中国科幻的一个基本形态。“什么叫中国科幻?寻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表达我们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核的载体,才能称之为中国科幻,不然的话我们只是模仿别人讲一个同样的美式故事”。

他提及,电影里,那种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共同奔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的画面让人非常感动。

刘慈欣认为,这部电影让很多人看到,中国文化中很多很深的东西,比如,对家、故土的眷恋,而这些又可以在电影中体现出来。

《流浪地球》中表现出来的特效与内涵的双重提升,在刘慈欣看来很好地建立了一个各方面对中国科幻、高成本科幻电影的信任。

中影集团董事长喇培康认为,“《流浪地球》成功以后,我想会有很多的出品公司、电影制片公司、编剧和导演去投身到科幻电影,乃至于重工业电影的拍摄制作当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中国观众肯定会在本土市场,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重工业、硬科幻电影的出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郭肖
流浪地球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