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听风者”30秒歌声听辨20人 声音响起小撒先崩溃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3-26 17:43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许多谍战类影视作品中,有种角色叫做“听风者”,他们在电波中和看不见的敌人作战,从嘈杂声响中迅速捕捉有利信息,可以说是谍战中的“顺风耳”。

在24日播出的《挑战不可能之加油中国》的节目上,来自武警警官学院的“听风女兵”林闻知,展现出超强的微感知力,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极致的人声识别挑战。昨晚(25日),@央视新闻 还以此向广大网友们发出挑战邀请。

听着20个正处于变声期的小学男声合唱团团员们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时,现场的混乱嘈杂连主持人撒贝宁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林闻知怎么从中找到目标人物,简直难以想象。

嘉宾们从20名大多处于变声期的小学男声合唱团团员中选出一名作为目标人物,把他现场清唱的30秒歌声作为目标声音。

林闻知需要仅以此作为线索,在20名团员同时在一分钟内大声朗读不同诗词的情况下,抓取到与唱歌者有着相同声音的人,选出目标人物所念的诗。

刚听完挑战规则,董卿就已经开始摇头了,“这不可思议,有些人唱歌和说话时的声音完全不一样。”

这怎么可能听得出来?

为了感受挑战难易程度,嘉宾们先体验了一下听10名小朋友同时大声朗读诗歌的感受。

刚一开口,所有人已经是一脸迷糊相。不要说辨别人声了,就连10个孩子念得10首诗中,哪怕其中一首诗的几个字词都没听清楚。

神探李昌钰老师整张脸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

因为合唱团团员们的集体声音经过训练后声音高度统一、和声默契,即便大家读的明明不是一首诗词,可在孙杨耳朵里就像是一一曲和声。

在听完选中的目标人物30秒清唱完,为了防止被林闻知通过观察口型寻找到唱歌的孩子,节目组还准备了一块大屏风挡住合唱团。

严谨的李昌钰老师这时又提出挑战者可能会通过“听声辨位”寻找到孩子,“心机”地调换了目标人物的位置。

20个孩子出自一个合唱团、大多处于变声期、唱歌与朗读声音不同、屏风隔绝视觉判断、调换位置防止听声判位,这些因素都无疑让挑战难度大大增加。

李昌钰老师改动目标人物的站位

当孩子们开始同时朗诵诗词时,20种不同的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涌来。别说听清了,连忍受这种人为噪声都很困难,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学校早自习。

小撒已经默默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满脸奔溃,一秒孙悟空附体——“师傅您别念了,求你了,别念了……”

另一头,挑战者林闻知也紧闭双眼,皱眉咬唇,似乎是在辨声中遇到了很大阻力。

看着她苦恼的样子,李昌钰老师摇摇头笑了出来,“小姑娘你不行了把。”

在整整一分钟的挑战时间中,林闻知的表情一直显得很严肃紧张,让人不免对她能否挑战成功有些担忧。

林闻知在赛后也坦言,这样的测试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多少有点吃力。

但好在有惊无险,最终林闻知一次成功,在“群口相声”中抽丝剥茧找出了“潜伏”的目标人物,进入了荣誉殿堂。

在战争年代,电台话务员“听风者”是隐秘的战争英雄。林闻知便是中国现代“听风者”中的佼佼者,早在为这次挑战而举办的武警警官学院内部选拔中就展现过人技能,战胜其他参赛者拔得头筹。

10名“听音高手”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同时听到同一段复杂情形的音频内容,通过分析整合其中具体信息回答题目。题目难度逐级增加,参赛队员逐步淘汰。

这是一段几十秒的战争现场录音,暴雨和枪炮声中还夹杂着官兵们发号施令、交流战况的对话,声音不断叠加此起彼伏。

队员们先后被问到音频中共有几个人说话,甚至还被要求通过这段录音判断20名匪徒的坐标位置。

听到这个问题,所有人的表情如图:

更难的是,第三道问题要求队员们在听完第二段单人说话的音频后,写出此人在第一段音频中所说的话。

这时参赛者中仅剩林闻知和一名男队员。几番犹豫下,男队员划去了纸上的答案表示弃赛,而林闻知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完全一致,赢得了上节目挑战的机会。

2011年,林闻知从福建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随后进入了武警警官学院担任文职工作。

在专家指导下,她每天强化训练“耳功”十几个小时最终做到了“听音识人”。学成后,她开始负责训练话务女兵,把“耳功”技能传下去。

林闻知介绍道,话务兵的主要工作就是听清上级领导派下的任务,再将任务传达到各个单位。

听她这么说,董卿不免有些疑惑了,不就是话传话么,“需要特殊训练吗?”

需要。

因为在现实情况中,这些重要的命令经常不是在完全安静的状态发出的,容易被其他人声、脚步声甚至呼号声,包括对讲机同时运作时产生的电流干扰都会影响命令的正确下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被问到如果声音被伪造时是否还能听出,林闻知认为每个人的声音就像一幅画,有颜色和温度,这也是她能够记住所有声音特质的原因。

这一切虽然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这背后是日日夜夜的刻苦训练。

据央视新闻介绍,话务女兵在训练“耳功”时,需要将声音录下来反复听,总结习惯用语和声调,每天强化训练十几个小时。这种“耳功”在救灾现场、重大演习、战时前线等情况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一线人员和指挥中心之间的高效沟通,保证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安全。

除了“耳功”训练之外,话务女兵还需要随时背记上千号码训练“脑功”;每天练习蒙眼打字训练“手功”;每天读报、跟播音员学发音训练“口功”。

每一个看似神乎其神的技能背后,都是平凡人在平凡岗位上的磨炼与坚持。而正是这种坚持才能让平凡变得不平凡、不可能成为可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阮佳琪
综艺节目 央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