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他​帮无数人重见光明,99岁仍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

来源:新华社

2019-07-21 08:09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里,张效房向记者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他是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帮助无数患者重见光明。

如今年近期颐的他,身体依旧硬朗,虽然只有右耳能听到声音,但是只要有人提出问题,他都认真倾听。

如果有人问他,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99岁的张效房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工作。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在修改稿件(7月17日摄)。

早上9点,张效房教授已经坐在古朴的书桌前改稿子了,并不宽敞的书桌上,除了国内外各类眼科专业期刊和一些外文工具书之外,只有一盏台灯和几支不同颜色的笔。

张效房教授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老教授头天改稿子改到了凌晨5点07分,近几个月,张老专心编写,《张效房眼外伤学》。

他说:我现在每天没有2点前睡觉的。有人说你这样不行啊,你睡觉少等于慢性自杀啊,你最少少活两年啊。我说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我已经活了99年了,还在乎这两年吗?只要把这本书编起来,交出一个合格的稿子,我少活多少年都没关系。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和工作人员交流稿件问题(7月17日摄)。

1920年,张效房出生于医学世家,六七岁时,当医生这个念头,已经在张效房心中萌生。

张效房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不能到前线去打仗,那就学好医学,为国家服务。

身为医生的父亲一直教导他,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抗日战争打响后,正在读高中的张效房坚定地选择了医学作为一生的事业。

1945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张效房就来到河南大学附属医院(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当时我被分到外科,后来医院要开眼科,我就自告奋勇去了眼科。 ”

张效房(右二)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5年,张效房开始攻克眼内异物这个世界性难题,他夜以继日地对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进行系统研究,没有合适的手术器械就自己设计,没有手术案例可以借鉴就一点一点结合实际摸索。

经过不懈努力,张效房改进、创新发明了30多项眼内异物手术专用的器械、手术方法,而这些发明他并没有申请专利:“没必要,经验是从病人身上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方法推广开来。

后来张效房所编写的《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出版,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这些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使大量患者免于失明。

这是张效房参与编写的书籍、杂志(7月17日摄)。

由于张效房在眼科医学界的突出成就,他经常被国外邀请讲学、做报告,一些大学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希望他留在国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我哪儿都不去。我没什么成就,我的经验都是从一个一个

中国病人身上来的,我要报答生我养我的地方。

张效房(右)在为患者进行眼部检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样为老百姓造福的事业,张效房一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新中国刚成立时,沙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张效房就领着一群眼科医生下乡搞沙眼防治,为全国的沙眼防治做出示范。

改革开放后,慢性病渐渐突出,白内障成为致盲首因,传统术式不易在基层推广,张效房引进国外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并进行简化改进,至今仍在应用。

99岁高龄,他还在为研究生批改英文病例,修改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论文……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的办公室里,张效房在翻阅材料(7月17日摄)。

作为国内眼科学的创始人之一,70多年来,张效房培养了大量眼科学临床人才,见证着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有人夸他德高望重,他呵呵一笑说:“什么是德高望重,无非就是年龄大一点,糟蹋粮食多一点……”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楼的《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辑部办公室里,张效房在修改稿件(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谈及工作,他满脸幸福:“活一天,能工作一天,有事情做,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

责任编辑:于文凯
暖心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