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再提!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为何对这件大事如此重视

来源:微信公号“富贵门”

2019-07-27 10:00

李强曾明确表示,外界一度争论的“上海要不要制造业”,是个伪问题——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经济转型及国内外竞争挑战,上海作为昔日的制造重镇,依旧离不开制造业。

7月18日,李强调研浦东临港地区

撰文 |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金融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长期以来,这一系列标签构筑起普通大众对于上海的既有印象。 但是,很多人未必知晓,以“造东西、造设备、尤其是造高端装备”为核心的制造业,依然是上海经济的根基所在。 历史上,上海曾是中国的工业重镇,诞生过新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 而今,在新一轮全球高端装备制造话语权的争夺战中,上海仍在扮演着“急先锋”角色。

“上海制造”曾经的辉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当前制造业技术和全球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下,“上海制造”意味着构建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样本和现代新型制造业体系。 上海作为国内高端制造业中心的脸谱和招牌,之所以没有金融、贸易等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高端制造着眼的重心核心并非普通日常的民用品。

上海发展制造业的思路一直很明晰: 上海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产业“链”的高端和“质”的高端,都是应有之义。

在今年7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再次明确提出,聚焦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成效。

上海谋求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和产品的高端化的思路,在很多细节上有所折射: 7月18日,李强调研浦东临港地区。 在位于临港产业园区的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李强说,集成电路是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市场前景广,产业潜力大。 希望集成电路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集中攻坚“卡脖子”核心技术,在追赶比超中走到行业前列,实现更大发展。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应用牵引,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当天,在承担着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李强说,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体现着高端制造的能级水平。 要保持实干担当的作风和集体奋斗的精神,加快实现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

不难发现,李强此行所到之处有个共性: 无一例外,都属“国之重器”。 早在去年,李强曾明确表示,外界一度争论的“上海要不要制造业”,是一个伪问题——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经济转型及国内外竞争挑战,上海作为昔日的制造重镇,依旧离不开制造业。 真正的问题是,需要怎样的制造业?

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最前沿、最尖端的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具有控制力的核心环节,是上海制造业努力的方向。

看似“笨大粗”的重型装备业,实际上恰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和工业最高水平的体现。 作为一切制造业的基础,重型装备制造业是制造工作母机的产业。

诞生于上海的国之重器,如今已构筑起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反应堆堆芯的“龙骨”; 在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公司总装厂房内外,几代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正在日以继夜地变成现实; 近日,由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中国第一艘中外联合设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式交付,并将于今年底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超大型燃气轮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造的机械装备,有“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美誉,上海电气是目前中国唯一具备燃气轮机完整技术的企业,正在实现重型燃机技术自主化。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 借用一句网友的话来说: 千万别觉得上海是个小气的城市,从工业和物流业的角度说,这是中国最大气的城市,是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心脏。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ARJ21总装生产线

从上海市区驱车70多公里至城市东南端的尽头,有一块内邻杭州湾、外眺东海的工业黄金角。 这片十多年前人迹罕至的荒芜滩涂,如今已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名片。

近年来,上海临港产业区加速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首套国产化率100%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堆内构件、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发动机、第一根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这些过去长期“卡脖子”、高度依赖进口的高端核心技术都在此填补了国产化空白,临港已集聚起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诸多创新前沿产业。

这一系列案例彰显了上海制造的决心和行动: 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应对产业新变革,着力打造“大国重器”,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曾引发多个城市竞逐的明星项目特斯拉超级工厂亦落户于临港。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联合厂房主体已基本完成结构封顶。 9月底,该项目将完成冲压、焊接和总装三大工艺车间及样车下线。 11月份完成涂装工艺及生产许可、销售许可资质认定,有望于12月份实现一期部分投产。

临港重装备产业区内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上海制造”所瞄准的目标,不仅有技术含量和制造工艺要求都颇具挑战性的高端制造,还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今年4月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曾表态,上海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要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

今年5月,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上海制造业的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 五年来,上海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

比如,上海正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 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 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 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在集成电路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延续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态势,已连续1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0个百分点。 六个重点工业行业投资增长34.9%。 其中,生物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62.4%,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54.9%,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投资增长46.0%,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投资增长44.5%。

下半年,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将陆续在上海开工建设,其中包括全球工业机器人两大巨头的“超级机器人工厂”。

去年10月份,瑞士工业巨头ABB集团宣布,将在中国投资1.5亿美元新建一座其全球最大、最先进、最具柔性的机器人工厂,实现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 新工厂将位于上海康桥,紧邻ABB现有的大型机器人工业园区,该工厂预计将于2020年底投入运营。 ABB集团时任首席执行官史毕福在彼时的发布会上表示,得益于ABB和上海市政府以及浦东新区政府之间卓有成效的讨论,上海从备选的城市地区中“脱颖而出”。

ABB并不是第一个宣布将大手笔在上海投资新建工厂的全球机器人巨擘。 “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巨头”的另一成员日本发那科(FANUC)今年4月正式宣布,其继日本之外的全球最大机器人生产基地即将登陆上海,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被命名为发那科“超级智能工厂”。

“上海制造”好戏还在后头。

链接

制造业,对上海意味着什么?

撰文 | 澎湃首席评论员  沈彬

7月22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扩大)在世博中心举行。 市委书记李强出席。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代表市政府报告2019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考虑。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符合预期,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9%。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已超过七成,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快速。 然而影响上海经济整体速度的,却是占比相对较低的制造业。

制造业对于上海的重要性,上海的领导者已经一提再提。

在今年7月17日举行的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明确提出,聚焦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成效。 7月18日,李强调研浦东临港地区。 在位于临港产业园区的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他希望集成电路企业抓住发展机遇,集中攻坚“卡脖子”核心技术,在追赶比超中走到行业前列,实现更大发展。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应用牵引,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上海制造”是上海这座城市传承的重要基因,更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坚实支撑。 重振“上海制造”雄风,时不我待,“上海制造”城市的基因,更不能丢。

上海的产业升级,不是要搞产业空心化,不是去制造业化,相反要的是制造业的升级和进步。 制造业的责任田,上海不能撂荒。

今年1月31日,市长应勇表示: “上海要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上海不是不要制造业,不能没有制造业,上海要的是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 ”

对上海来说,发展、巩固制造业意义重大,只有夯实产业基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两个防止”, 即,防止资金、资源、资产脱实转虚,防止产业结构形态虚高。 制造业有着其他产业不能替代的吸引人才、稳定就业、激发创新的作用,也起着城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

上海需要制造产业升级,要淘汰的是落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业,而不是向制造业说不,更不是盲目追求第三产业的占比数字。 上海要实现产业升级、动能切换,离不开制造业这个根本和基石。 上海的制造业在经历转型,也要警惕遭遇制造业的空心化的问题。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在制造业领域加快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上海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 上海不能丢下制造业,第三产业和制造业的两只轮子都要高速转起来。

上海的经济在换挡,但在换挡中不能减速。 作为中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如今上海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也必须勇挑重担,责无旁贷。

近年来,上海出台了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50条”,狠抓落实,政策红利正在实体经济、制造业显现。 “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和“智能造”这6大“硬核”产业,正在成为浦东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器”。 浦东将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建设,加快中芯国际、华力二期、积塔半导体等项目建设。 在“创新药”方面,张江药谷的生物医药产业地图将发挥引导作用。 “上海牌”的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横空出世,打破了全球16年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没有药物进入三期实验的尴尬。

作为“汽车之城”的上海嘉定区,正抓住当前汽车产业“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契机,尤其是在自主知识产权领域,抢占汽车产业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特斯拉以及大众纯电动车、国能等五个百亿级的重要产业项目,也相继落户上海并开工建设。

但是,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成长较快的新型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它们的体量还不够大,比重还比较低,支撑力还不够强,还难以承担得起产业升级之后顶梁柱的责任。 这意味上海制造业需要的是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局面。

淘汰落后产能与打造上海制造业的主阵地,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项目正在逐步释放活力,“上海制造”将光明向前。

责任编辑:何书睿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