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核安全白皮书发布:形成完备的核工业体系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9-09-03 10:17

(观察者网讯)

国务院新闻办9月3日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中国发表的首部核安全白皮书。

同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袭艳春出席,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图源:中国网

新华社报道称,白皮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作出了开发利用核能的重大决定,中国核事业正式起步。近70年来,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核工业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融入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事业,按照最严格标准实施监督管理,始终积极适应核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推动核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

这是位于广东深圳的大亚湾核电基地两台机组,图源:新华社

白皮书说,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辐射环境监测网基本建成。截至2019年6月,国家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共有1501个监测点,包括167个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328个陆地点、362个土壤点、477个水体点、48个海水点、85个电磁辐射监测点、34个海洋生物监测点,并建立46套重点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和食品放射性物质监测点。

白皮书还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核安全事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在核安全观引领下,中国逐步构建起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人才支撑、文化引领、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为主体的核安全治理体系,核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白皮书强调,作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中国在做好自身核安全的同时,认真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大力推动核安全双多边合作,积极促进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类,为全球核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以下为直播实录: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先生,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承站先生。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言人袭艳春,首先,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核安全》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白皮书全文约1.1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组成。

白皮书指出,中国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事业,不断推动核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核安全之路。

白皮书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核安全事业进入安全高效发展的新时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倡导打造全球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新时期中国核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进核能开发利用国际合作、实现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白皮书强调,中国作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在做好自身核安全的同时,认真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大力推动核安全双多边合作,积极促进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类,为全球核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我就先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有请刘华先生作介绍。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图源:中国网

刘华: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媒体朋友们见面,介绍和解读《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

中国自发展核事业以来,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坚持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和技术,按照最严格标准实施监督管理,不断推动核安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核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新时期中国核事业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核安全观引领下,中国逐步建立起法规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人才支撑、文化引领、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为主体的核安全治理体系。

《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表的首部综合性核安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发展历程、核安全基本原则和政策、监管理念和实践经验,阐明了中国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推进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行动。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系统阐述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中国核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核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

第二,整体介绍核安全政策法规。中国全面构建核安全法规体系,实施国家核安全战略,制定核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确保核安全管理要求从高从严。

第三,全面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实践。中国持续完善“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核安全监管体系,从监管机构、审评许可、监督执法、辐射监测、事故应急、监管队伍建设、技术研发、安全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核安全监管。

第四,客观评价中国核安全水平。中国长期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记录,核电运行安全指标保持先进水平,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核材料管控有力,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第五,积极展示中国核安全文化与公众沟通工作成效。中国大力倡导“核安全事业高于一切,核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严慎细实规范监管,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中国核安全精神,积极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建立中央督导、地方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核安全公众沟通机制,引导公众了解、参与和维护核安全。

第六,充分展现中国为构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中国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和政治承诺,支持和加强核安全的多边努力,加强核安全国际交流,倡导构建透明、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

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的整体状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方位阐释中国核安全理念。中国以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指引,坚持依法治核,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核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开展核能和平利用,统筹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国内与国际,为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第二,全过程梳理中国核安全政策法规。在核能利用起步发展、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每五年制定和实施核安全规划,建立了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系统完备、全面覆盖的安全标准体系,推动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第三,全景式展现中国核安全监管实践成果。对中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技术能力、队伍面貌进行了立体化、多维度展示。中国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放射性物质实行全链条审评许可,对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运行、退役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执法,开展全覆盖全天候的辐射环境监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开展核事故应急工作,充分体现了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四,全领域呈现中国核安全状况。全面公布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核技术利用安全、核安保、辐射环境质量等领域的“成绩单”,描绘了中国持续保持高水平核安全的全貌。

第五,全视角阐明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核安全没有国界,和平利用核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确保核安全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本着务实精神,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

以上是我的基本介绍,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白皮书中提到,我国实施核安全战略规划,请问我国当前有什么样的核安全战略,进展如何?谢谢。

刘华:

谢谢。中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安全战略,实现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的相互促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总体框架下,每五年制定和实施核安全规划,目前正在实施的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这个《规划》分析了我国核安全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核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核安全的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项目,应该说是统领“十三五”各项核安全工作的一个总纲。

去年,我们开展了核安全“十三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应该说预计的各项目标基本满足进度要求,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如期完成,《规划》的实施总体进展良好。

一是核电厂的安全保持了世界先进水平。实施福岛事故以后的安全改进行动,开展核电厂安全管理提升年专项行动,近五年核电国际运行者协会WANO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厂运行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值。应该说总体的运行指标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二是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加强了我国研究堆核燃料设施的安全改造,实施定期的安全审查。

三是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取得成效。13项早期核设施完成了退役,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四是核技术利用装置管理更加完善。我国将放射源百分之百纳入安全管理,建立了高风险源的在线监控系统,放射源的事故发生率持续降低。

五是铀矿冶设施退役取得进展。完成了29个2010年以前关停的铀矿冶设施的退役,127个历史遗留的铀矿冶地址勘探设施的退役治理。

六是核安全设备监管进一步加强。推进了核电设备自主化和安全水平、质量水平的提升。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企业严厉打击、严肃查处。

七是核安保水平进一步提升。7家核电厂开展了安保系统的升级改造,10个省(市)的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进行了安保升级。

八是核与辐射事故应急体系不断完善。组建了10个国家核应急专业救援队,建立了3个集团公司应急支援队。

九是核安全科研取得成效。建成了3个核安全研发创新平台,开展了13个领域39项核安全技术研究。

十是核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提升。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成投入使用,辐射环境监测网基本建成。

以上这些体现了我们在“十三五”核安全规划实施过程当中取得的各项成绩,基本内容就是这些。谢谢。

中评社记者:

请问我国如何在核安全和核能开发之间取得平衡?谢谢。

刘华:

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中国始终把核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责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和核技术。我觉得在核能发展和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做了这么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始终要明确安全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从2018年1月开始实施,核安全法明确规定,营运单位承担核安全的全面安全责任。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核安全监管,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国家建立了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推进核安全工作。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是履行国家核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由局机关、六个监督站和两个技术支援中心构成,共约1100人。同时,我们还有各省对放射源管理、辐射环境监测、事故的应急监测实施支持和管理的省级环保部门,核安全还设立了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作为技术咨询机构。

第二,依法依规做好核安全。一是国家监管部门制定核安全的法规标准,我们国家的法规标准是与国际标准完全同步的,因为我们是参考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标准转换为中国的安全标准,所以我国的核安全标准是国际水平。二是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企业的核安全主体责任。这体现在核企业特别是核电厂在选址、建造、调试、运行,还包括核电厂的设计方面,全面落实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三是严格监管。中国实施了像国际一样的核安全审评,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在核设施现场我们有中国的核安全监管人员,在核设施现场进行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旁站式安全监督,确保核设施的各项活动是置于国家的监督管理之下的。四是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建设确实让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企业的一线的工作人员都把核安全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因素去考虑。在生产过程中,在进度、资金和安全出现冲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要以安全作为最重要的考虑,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从而促进核企业不断追求安全方面好的业绩和卓越的表现。同时,我们也设立了底线,就是对于违规操作、弄虚作假“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三,监管成效还是显著的。刚才我说过,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中国大陆共有47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应该说这些设施的运行都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安全记录,特别是核电厂的指标,我们从来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一级事件应该说每年是非常低的,零级的偏差是没有安全意义的,仅用于经验反馈的事件,零级的偏差每年呈下降的趋势,我们国家核安全水平应该说保持了世界前列。14.2万枚的在用放射源,18.1万台(套)射线装置安全水平也是非常高的,事故率每年每万枚低于1起。11台在建核电机组的建造质量是受控的,是在我们的监督管理之下,应该说对发现的建造质量问题都一一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2000年、2004年、2010年和2016年,我们有四次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中国核安全管理体系的同行评议。我把2016年的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16年对中国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的综合评估,它的结论是:中国监管有效性在不断增强,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国际化不断提升,中国的监管机构是一个有效的、可靠的监管机构。这是国际组织对我们的评估。所以,我从这三个方面介绍我们在发展和监管方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核能总是伴随着风险,所以我们始终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克服各种出现的自满情绪,保持底线思维,对发现的各种苗头性事件严肃进行查处和经验反馈。谢谢。

路透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问目前中国和法国的核电集团进行合作的项目进展如何?我们知道,在此之前连云港的有关项目因为一些原因被放弃了,那么中国政府如何能够让中国的民众对于核安全放心。第二个方面,年初,我知道中国又新近批准了新的核反应堆项目,请您更新一下这方面的信息。谢谢。

刘华:

谢谢您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中法乏燃料后处理合作项目,应该说这个项目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有关商务谈判基本接近尾声。在这方面除了商务谈判以外,同时推进的还有两国在安全标准方面的统一,在核安全监管方面加强两国的合作,所以应该说这个项目本身,目前在正常进行过程当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国会在乏燃料后处理方面的合作项目上取得更大进展。

中国实行的是乏燃料闭式循环,反应堆使用过的燃料卸出来以后我们称之为乏燃料,这个乏燃料本身还可以继续把里面的铀通过核化工厂提炼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资源再利用。所以乏燃料的后处理工厂就是一个核化工厂,而且这个核化工厂是一个低温、常温、常压的工厂,通过化学工艺把乏燃料里面的铀和钚提取出来以后,制造新的燃料元件,用于核电的运行。在中国的核燃料闭式循环里,乏燃料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中国实行乏燃料后处理,必然会建立后处理厂。在这方面,有我们自主建设的,也有通过中法合作建设的商用后处理厂,这些工作都在积极推进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公众沟通问题,实际上就是乏燃料后处理厂在选址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与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积极进行沟通,宣传后处理厂的安全选址、安全设计、安全建造、安全运行,使得后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向周边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不会对周边公众造成影响。所以,中国的后处理厂也是中国的一类核设施,对这类设施我们国家有严格的安全标准。谢谢。

第二个问题,关于新的项目,前不久中国能源局已经发布了国务院在今年年初核准的几个新核电项目,目前这些核电项目正在积极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在未来几个月,像福建的漳州核电项目、广东的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就会在通过安全审查以后陆续进入到正式的开工建设过程中,现在都在进行厂址的前期准备。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请问一个公众参与的问题,目前公众有哪些渠道可以获知核安全的信息?另外,公众应该如何参与到核安全的决策之中?谢谢。

刘华:

谢谢。关于公众参与,应该说核能在它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公众参与问题,也是“邻避”问题。破解“邻壁效应”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难题,需要理性、客观、辩证的处理。一方面,反映了公众法律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论是核企业,还是政府有关部门,都应该加大核设施前期的工作力度。在选址阶段、在建设建造前就应该强化科普宣传,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公开核设施的安全状况,核安全法规定,在核设施运行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要公开核设施的运行安全状况,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对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了及时的公开,这在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网站上都可以看到,同时相关企业也应该依法公开运行安全状况。

协调核电发展、解决“邻避”问题,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提高认识。相关政府和企业一定要把“邻避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处理。在项目前期做好规划,把工作做在前面,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二是落实各项法规制度。《核安全法》在第五章专门制定了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的要求。对公众参与作了制度性的安排,所以一定要依法做好公众的公开和沟通。三是加强科普宣传。要充分发挥媒体、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核安全的宣传,包括对大中小学生的核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对核设施周边利益相关的老百姓的宣传和普及。四是完善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税收、财政以及用地补贴等各项政策,完善核设施周边居民的利益补偿机制,既要让大家了解核设施的安全状况,也要让大家通过核能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事业、老百姓的福利给予关注,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我觉得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把公众沟通工作做的更好。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在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美国发布了对华核限令,并将中广核集团及其部分企业列入实体名单中。请问这些对我国核能发展和核安全会有哪些影响?我们有什么应对的措施?谢谢。

刘华:

谢谢您的问题。我们注意到美国商务部8月中旬将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下属的三家公司列入到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美方此举泛化了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不仅对中国企业造成伤害,也对包括美国在内的相关国家企业造成了影响。对此,中方坚决反对美方通过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伤害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利益,希望美方停止有关错误做法,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解决问题。同时,我也想就中美核能与核安全合作再讲四点:

第一,中美核能合作是互利互惠的。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都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当然美国的核能与核安全水平是世界领先的,中美两国通过实质性的核能合作,引进四台AP1000核电机组,在中国成功的建造、调试、运行,中美双方的企业都得到了实惠,而且是自觉自愿的。

第二,中美两国在核安全方面的合作。在过去的35年中,中美两国在核安全方面的合作是愉快的、友好的,富有成效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两国通过互利合作,促进了两国核安全水平的提升,因为核安全没有国界,所以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中美两国政府在核安全方面的合作也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第三,除了中美核能合作以外,中国和法国、俄罗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核能合作,一些重大项目,包括核电厂、乏燃料后处理厂,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所以说,中国的核能合作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只与美国一个国家开展合作。

第四,美方通过核限令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以后,我相信中方企业一方面会加强研究开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世界核能合作的市场是广阔的,除了中美合作以外,还有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所以,核限令可能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第一个问题,跟着上面的问题,美国将中国的企业列入到禁止实体名单以后,对中国造成哪些影响,具体的影响怎么样?第二个问题,看到福岛核事故以后,很多国家都是去核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虽然过去几年也经过一些波折,但是去核,大部分国家的决心还是不断的,目前给出的报告当中指出中国现在在建的11个核电机组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中国为什么会这么坚持要发展核能,势在必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一个问题,欧美多个报告中都指出,中国核电站内部的核废料处理能力在2020年已经到极限,加大一些外储站的建设之后也只能到2035年,中国的这些乏燃料的处理现在的能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谢谢。

袭艳春:

好几个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和之前的问题有些冲突,请刘部长来回答。

刘华:

谢谢。刚才你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美国的对华的核限令,涉及到核企业的问题,刚才我已经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继续发展核能?我想,中国是一个核大国,发展核能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政策,尽管日本福岛事故以后,有些国家有去核的趋势,但是你看看当今世界的主要的核大国,特别是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这些国家基本都还是坚定的发展核能,继续的发展核能。所以,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报告里也表明,继续发展核能是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重要的选项,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清洁、高效能源,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保护环境,促进蓝天保卫战的更好地实施。从调整能源结构讲,中国要发展清洁能源。

第二,中国从保障能源的安全方面,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在能源方面是多选项的,是一种多种能源的构成结构。所以,从能源的多样性的角度,中国也要除了火电、水电,新能源以外,核能是作为一个重要选项,但是中国的政策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这还是回到环境问题,也需要一些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构成,所以核能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在这方面,中国政府积极吸取了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安全技术改进。同时,我们认为中国的核电厂址发生像类似日本福岛那样的地震+海啸极端自然灾害的可能性极小。同时,我们针对这样的事故,对我们厂址进行全面的重新评估,核电厂进行了安全改进,就它的供电、供水和应急保障、应急措施全面作出了安排,中国核设施的安全水平应该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国是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这也是一个核大国做出的战略选择。

第四,关于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安全应该说中国从核能发展以来就一直关注的问题,所以中国不论是在中低放废物还是在高放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都做了规划战略的安排,包括现在中低放废物处置厂已经建立了两座并且在安全的运行。

下一阶段,中国还会在发展核电的省份陆续建造五个左右的中低放处置厂,中国对高放废物处置现在正在进行地下处置厂试验室的立项和研究开发,这个立项也会很快进入到实质性的进展阶段。所以,高放废物处置会把放射性活度很高的那一部分放射性废物放到远离人类的生物圈范围内,安全的、长期的处置起来。这也是中国的既定的在发展核能过程中一个全产业链政策的一部分,所以做好放射性废物处置,保障我们子孙后代的安全,也是核企业和中国政府的责任。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五年之前,习近平主席在海牙国际核安全峰会上曾经提出过,我们要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并且要建设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我想问,我们后续推进的举措是什么?现在最新进展怎么样?谢谢。

刘华:

谢谢。习近平主席在海牙提出建设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中国核安全观,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核安全各项工作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一方面,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体系。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刚才我已经说过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写入国家安全法,颁布核安全法,制定核安全中长期发展规划,高效运转各部门组成的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这都是顶层设计方面。二是在法规标准方面,新的核安全法从2018年开始实施,根据国际最新标准,我们修改完善中国的核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建立了严格的、高标准的国家核安全标准体系。三是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开展核电安全提升年活动,开展核安全管理年活动,提高企业核安全水平,加强底线思维,做好各项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四是加强核安全能力建设,提高企业核安全研发水平,提高政府安全监管研发能力,对于一些重要的核安全研发项目,由国家组织联合科技攻关。五是培育核安全文化。

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国际核安全合作和建立核安全国际合作体系。一是我国积极加入并履行国际法律文书,中国在这些年陆续加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有关核安全方面所有的国际公约,包括《核安全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等,中国履行和加入这些国际公约、履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二是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支持在多边体制下充分发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作用。中国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包括持续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基金捐款。现在中国是联合国会费第二大贡献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是会费第二大贡献国,中国将继续为核安全基金捐款,用于支持亚洲地区核安全能力建设,促进世界各国核安全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是中国积极参与交流与合作。中国与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新兴核电国家都建立了密切联系,签订了50多份核安全合作协议,加强专家交流、技术合作、高层互访。中国参与了核电厂多国设计评价机制,推动建立了我们自主创新设计的华龙一号工作组,开展国际联合审查。中国依托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和中国核安保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核安全相关的培训交流活动提供平台,提升各国安全水平、安全能力,分享中国的安全经验。应该说,通过这些工作,我们推动了全球核安全水平全面持续提升。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袭艳春:

再次感谢两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责任编辑:奕含
核能 核安全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