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一年间|让“创新之火”越烧越旺

来源:话匣子

2019-11-05 08:41

创新是上海的使命所在,更是生命所在。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点名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去年考察上海期间,总书记再次提出殷切期望,要求上海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踢好创新的“临门一脚”。过去这一年,上海瞄准国家战略,发力制度供给,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努力让科技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喷薄涌现。

作为上海创新版图中的高地和窗口,张江科学城里集聚着“最强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新成果。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强调,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踢好创新的“临门一脚”:

“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正好是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可以说是这种‘临门一脚’吧,我们就是要把握住。”

破门时刻总是酣畅淋漓!对于创新者来说,是苦苦求索后的自我实现;对于社会公众,则是巨大的福祉。上周六晚,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原创新药GV-971获准上市的消息一经发布,顿时刷屏!后天,该药就将在张江正式投产。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说,这是一个标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大步走进原始创新的时代:

陈凯先:“971它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原始创新贡献,对这个药的作用机理等方面都突破了国际上以往的认识,这也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新药研究中间所取得的一个重大的标志性的成果。”

临门一脚背后,是战略布局的“中场发动”,是创新体系和硬件设施的“全力助攻”。一批在全球数一数二的大科学装置,落户上海而且不断升级。今年年内,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都有望投入使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说,大科学装置从“单兵作战”向“集群发力”,将构成一个强大的创新磁场:

王建宇:“一定要有一些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是取决于我们长期的基础研究的发展。我们科学院已经把最强的都集中在张江这块地区了,希望我们能做好临门一脚。”

瞄准全球前沿,勇担国家战略。上海一方面致力于基础科研的原始创新,同时在应用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攻坚。今年年初,全国首个“5G+AI“全场景商用示范区——张江人工智能岛“开岛”,IBM、微软、同济大学等人工智能上下游顶尖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继入驻。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同样刚一开局就高举高打。张江高科总经理何大军说,3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将集聚千家企业、汇聚十万人才,形成千亿销售规模,成为“上海制造”的重要地标:

何大军:“我们的意图就是用设计来引领整个产业链,解决我们国家发展卡脖子的技术,希望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设计园区。”

登高能够望远,还能扩大自身的创新朋友圈。上周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44位诺奖得主领衔的科学“天团”在临港滴水湖畔进行了一系列火花四射的思维碰撞。不同于过去的来去匆匆,越来越多的“智慧大脑”选择“经常来”,甚至“留下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对于上海的创新浓度赞不绝口:

罗杰·科恩伯格:“中国已经贡献了很多杰出的成就,比如在上海,诞生了克隆猴、还有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让人感受到上海在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关键在人!今年初,上海推出“科改25条”,通过政府放权和制度松绑,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为创新赋能。市科技党委书记刘岩表示,聚焦重点,双轮驱动,创新必将成为支撑上海未来发展的关键原动力:

刘岩:“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大力提升我们的创新策源能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的能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要双轮驱动,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大大地释放我们的创新潜力,推动科创中心的建设。”

11月2号到3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再一次要求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面对谆谆嘱托,上海将全力以赴,越来越多地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

责任编辑:孙启敏
践行嘱托一年间 习近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