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归初:让抗击疫情促进全球治理

来源:观察者网

2020-02-16 08:28

此时此刻,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顽强奋战。中国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和措施,保护了中国人民,也守护了世界平安。

没有对比就难有公正结论。2009年美国爆发H1N1猪流感,病毒失控,蔓延214个国家和地区。相比之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的感染病例不到中国国内病例的1%,不仅远低于H1N1病毒,也远低于世界上其他重大疫情。中国以创纪录的短时间甄别出病原体,并及时主动同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为国际社会研发诊断方法、开展合作、遏制疫情提供了关键信息。

截至2月11日,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连续7天呈下降态势,治愈人数明显超过死亡人数。中国抗击疫情的斗争取得了实效。

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表态“充分认可中国的努力,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十分有信心”。总干事谭德塞赞赏中国的强大防控措施“非同寻常”,“中国为疫情应对设立了新的标杆。”抗击疫情的中国展现了大国担当,有理由赢得世界尊重和感谢。

魔鬼出现的时候,天使已在身边。从历史大视野看,抗疫进一步刷新了世界对全球治理的认知,有助于格式化陈旧思维,塑造适应人类发展进步的新价值观,为全球治理赢得契机。

病毒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险难。

回顾人类历史,病毒的演化和传播,与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紧密交织,文明的兴衰、国家的沉浮也打上了防疫抗疫的烙印。公元前五世纪,一场瘟疫使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北。公元六世纪君士坦丁堡瘟疫蔓延,令拜占庭帝国元气大伤。十四世纪中叶肆虐欧洲的黑死病,摧毁了欧洲政教合一体制。一百年前的大流感,导致近亿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收场。

值得警惕的是,人类在发展进步,病毒也在“推陈出新”。进入21世纪,一度被消灭的疟疾在热带地区死灰复燃,杀伤力超过以往。SARS、H1N1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等至少30种新型传染病横空出世,近100种传染病仍在全球横行肆虐,以惊人的速度感染、吞噬鲜活的生命。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显示,人类对病毒的认知仍存局限,遏制病毒的持久战远未结束。

全球化加速病毒传播,抗击疫情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

500多年前,病毒“坐在”商人的船上、士兵的马上,以通商、战争途径传播,在全球大规模肆虐往往需要数年。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化突飞猛进,互联互通的世界,病毒得以“坐”上飞机,“乘”着高铁,在全球极速扩散、传播、蔓延。抗疫控疫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领域最棘手的挑战之一。

当前,从亚洲到中东,从欧洲到拉美,热点此起彼伏,多国动荡频发。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勾勒出人类风险地图。《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极端环境、水污染等非传统安全仍是大概率风险。病毒传播扩散可能与各类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与传统安全风险共振。全球风险复杂多元,全球共治任重道远。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战,是一场考验全球治理的遭遇战,凸显全球治理面临三重挑战。

人类共同利益能否跨越制度差异?

面对疫情,中国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实施了最全面、最严格的治理举措,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风骨。

中国建立了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全国一盘棋机制。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7000人酣战9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是一笔一划铭刻在中国大地上的“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方防疫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中国的抗疫壮举得到了世界响应。巴基斯坦、柬埔寨、俄罗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沙特、伊朗、英国等多国政要通过不同方式向中国表达支持和慰问,众多国际机构和组织提供技术、物资和资金等各项援助。各界友好人士纷纷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抗击疫情表示支持。武汉大学的德国教授、武汉协和医院的法国医生等在武汉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国际友人,都选择留下来与武汉并肩作战。

世界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亮起“武汉加油”的灯光秀。“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亮出为“中国加油”的标语。日本东京晴空塔专门点亮红蓝两色,为武汉抗疫祈愿加油。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武汉投出的信任票,都是对中国投出的信任票。

与此同时,正当中国人民站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承受困难与牺牲之际,一些别有用心者却在中国人背后捅刀子,蓄意制造“政治病毒”,借机攻击、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造和散布谣言,带坏头制造恐慌,援助说得多做得少甚至掺杂水分,刻意挑拨中国与他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这些都是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的不道德言行,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反感和不齿。这些现象也再次提醒世界,横亘在一些人脑子里的冷战思维与意识形态成见,仍是全球治理必须跨越的栏杆。

治理体系能否有效应对多元挑战?

此次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全球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脆弱的难题依然突出。急需搭建全球互通、高效的防疫抗疫体系,完善多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常态化疫情预防、检测、抗疫控疫协作。搭建全球突发卫生安全应急平台、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系统、全球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反应系统,进一步协调全球科研力量和各领域资源,形成救援及时到位的全球治理合力。

共同体理念能否超越狭隘零和思维?

抗疫中,世界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病毒没有国界,覆巢没有完卵。疫情让每个国家认识到,没有谁是离群索居的鲁滨逊。

中国抗疫期间,《纽约时报》刊文称,世界迅速意识到多么依赖中国:一些跨国公司供应链和资金流,人力流出现问题,美联储密切关注形势变化,亚洲各地酒店和旅行社忧心忡忡。

我们不能身处信息社会,却固守工业社会甚至农业社会旧思维。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关联。“共同体”价值观、“联动性”新思维是全球化的必备软件。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面对不断增多的人类挑战,我们必须牢记:只有在灾难中塑造符合时代进步的精神价值,才是苦难中的成长,才是真正战胜了灾难。

疫情终将过去,但形形色色的零和博弈、霸权思维、丛林法则的病毒仍会作祟。

肺炎可以治愈,“脑炎”更需治疗,新时代的全球治理需要优先塑造全球新思维。

“大道以歧路亡羊。”中国抗击疫情之战再次揭示,合作与对抗、多边与单边、挂钩与脱钩的国际斗争依然激烈。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必须做出正确选择,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何谓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已经给出响亮的中国答案,那就是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为世界开出的治理药方。

单边主义与强权政治必定使国际关系陷入循环相报的泥潭,合作共赢才是完善全球治理的大道。中国认为,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最好的利益实现方式,是在自立自强的同时促进合作共赢;最好的全球治理路径,是走多边主义之路,在兼顾各方关切前提下实现多边共治,积极构建更富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恐怖主义、重大疾病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本国利益优先,搞单边霸凌,可博一时之利、逞一时之快、得一时之势,但最终会伤及自身,绝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久之福,更非全世界之福。

“天下神器,执者失之。”公平公正是完善全球治理的要义。全球治理规则与秩序的有效和稳定运行,有赖于实质与程序两种正义。中国认为,好的全球治理秩序,应当有助于实现各方尤其是中小国家的正当权益;好的全球治理规则制定程序,应当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坚守国际公平正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不断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追求的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争取的是正当的发展权利,坚决不走“国强必霸”、唯我独尊的老路。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贫穷是动乱之源,发展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根基。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保护主义与技术脱钩措施对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造成伤害,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和权益遭受侵蚀与挤压。世界亟待加强预防性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不断加大的经济金融风险。中国坚持走一条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做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动力而非阻力;坚持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坚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做出的切实贡献。

同量天地,共此日月,与子同泽。中国与各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彰显全球团结之力,照亮全球治理之路。各国亟须跨越障碍,完善体系,凝聚共识,抓紧行动。

人类命运与共。仁者爱人,携手并肩,风雨同舟,人类必将拥有更健康、更幸福、更安定的生活!(国际问题观察员 郑归初)

责任编辑:奕含
新冠肺炎 病毒 医学 全球治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

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