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750人次,经手近4万件防护服!这批上海志愿者干了件大事!

来源:周到上海

2020-03-01 09:03

2月28日晚8点半,浦东新区周浦智慧产业园区门口,陆续有人来到保安处登记。

“去哪里?”“诚格。”

“是来做志愿者的吗?”“对的对的。”

保安用手一指:“亮灯的那栋。”

非常好找。

因为,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所在的3号楼,是此时园区内唯一灯火通明的一栋。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而他们的“战衣”——医用防护服紧缺的消息,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被纳入国家防疫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的上海企业之一,诚格紧急转产普通和医用两类防护服。工人们在经过培训之后,日夜轮班,把所有力量都扑到了生产线上。辅助工人方面,却出现了人力缺口。

“你们在前方守护生命,我们在后方守护你们!”由浦东新区团委发起的志愿者团队,迅速填补了这块空缺。

从2月10日至今的20天时间里,仅在诚格一家工厂,已累计安排志愿者上岗约750人次,服务时长超过7600小时,完成防护服质检、贴标、整理、装箱近4万件。

从事财务工作的李丹霞,在上了一天班之后来到诚格,这已经是她第三次参与晚上9点到凌晨5点的志愿者轮班了。“这些天关于医护工作者的新闻,看得太令人揪心了。每个志愿者从心底里都有种紧迫感,就觉得我们手快一点,多做一点,就是给前线多一点的保护。要说不累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对比在前线的那些人,这点累就真的算不上什么。”

诚格的生产车间内,贴着这样的大幅标语:“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守护一个家庭。”

这些热心的上海“守沪者”们,也藉由这个机会,成为更多人、更多城市的“守护者”。

见证上海速度!企业5天转产,超700名志愿者半天到位

在此次疫情之前,上海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用防护服生产企业。上海诚格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原本生产的是服务于高温、电弧等工业环境的专业阻燃防护服。

1月27日,诚格接到上海市经信委应急征用通知,立刻做出了转产应急物资的决定。短短5天之内,在各部门大力协助下,诚格就完成了生产线改造、设备调整、员工招募、生产线工人培训等多项准备工作。

2月1日起,可供外围人员使用的普通防护服进行投产;医用防护服生产线的改造也在同步筹备。

2月9日,诚格转产后的首批贴条款医用防护服,已经发往抗疫一线。

为了达到更高的产量目标,诚格员工施行两班运转,早班8点到21点,晚班21点到凌晨5点。也就是说生产线上的机器,一天24小时,只有3小时作为停工调整之用。

但在争分夺秒的生产线之外,相对应的辅助工人却因春节放假和防控隔离而出现了缺口,产品整理、质检、包装等环节,都急需人手。

2月9日下午,浦东新区科经委就相关情况与团区委进行对接,团区委立刻着手进行志愿者招募及后续工作。当晚9点左右,一条招募防护服生产服务志愿者的海报,就在上海市民的朋友圈刷了屏。12小时之内,报名人数已经超过700人,还有不少外区志愿者踊跃参加。

2月10日上午8点,紧急招募的第一支20人的志愿者小分队,就来到园区门口报到上岗,连诚格的管理层都感叹:没想到响应速度能这么快!

为了配合生产线上技术工人的工作节奏,志愿者服务时间同样分为白班和夜班,平均每个班次20人,并根据生产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召集令发布之后,浦东新区团委共收到1200余个志愿者的报名,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服务时间进行分批分班。从2月10日早班至今,共有约750人次的志愿者在这个工厂车间里,剪线头,查贴条,贴标签……从他们手上经过的防护服总量,接近4万件。

致敬上海态度!“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当晚9点,上海市新陆职业技术学校年轻教师孙隽云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次志愿者服务,与同班总共15位志愿者合影留念。有意思的是,这15位志愿者当中,有7位都是被孙隽云带动过来的。“第一次志愿者做完之后觉得很有意义,跟朋友们一说,大家也都积极响应。”

对孙隽云来说,为防护服企业做志愿者,还有一点个人原因。就在此前几天,她一位在武汉的朋友曾在群里求助,说小学同学的妈妈感染肺炎,正在联系医院救治。“这位朋友在群里说,当身边有亲戚朋友生病的时候,才觉得疫情离自己那么近,他当时的情绪是非常焦虑的。然后我们学校有两个学生,家就在湖北,我要每天询问他们的健康情况。我觉得这种事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必须去做一些什么。所以看到招募信息,跟家里人商量了之后,我第二天一早就报了名。”

除了孙隽云的“朋友档”,当天白班的另一支力量,是来自华侨永亨银行的“单位档”。华侨永亨的吕晶说,之前是一位部门同事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单位觉得很有意义,于是组织同事结队参加,“虽然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直接上前线,但普通人也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夜班的二宝妈妈蔡海燕,是拉着弟弟一起的,这也是她的第二次志愿者服务。因为是熟手,她被安排做质检员工作,说起手上的防护服,她已经头头是道了。“不贴条款的防护服,可以给外围工作人员用,比如道口、海关这种;贴条款的密封性很强,医院普通科室可以用,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看贴条是不是覆盖了所有接缝,还有剪去所有线头,保证拉锁可以顺畅地一拉到底,这样工作人员穿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阻碍。”

白班13个小时,夜班8个小时,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对专业的技术工人来说压力都不小,对志愿者们的挑战则更大。孙隽云做了一天的撕标签、贴标签之后,当晚手臂酸胀到无法入睡;李丹霞负责检查防护服的门襟,一次次弯腰从纸箱内取出、打开、检查,腰酸背痛无可避免。

还有一位志愿者从遥远的嘉定辗转赶到周浦来上夜班。凌晨5点下班的时候,回家的早班地铁还没有发车,他就在地铁站等了40多分钟。

但是,20天了,负责组织志愿者的浦东新区团委工作人员说:没有听过抱怨。

共建上海温度!“你会觉得这特别上海”“这在上海应该是很普通的事情吧”

“朋友档”“同事档”“夫妻档”“亲子档”“微信群友档”……志愿者们结队报名的情况层出不穷。而在他们身后,是更多的上海人,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我可能总共带动了十多个人过来做志愿者,有我的朋友、同事、以前和现在的学生,连我们宠物店老板看到我的朋友圈后,都报了名。我觉得大家心态都是那种很自然、也有点为之自豪的,你会觉得这就是在上海啊,这特别上海。”孙隽云笑说。她的妈妈,本身就是居委会的热心志愿者。

蔡海燕说,自己的先生曾是一名军人,“所以我特别能够体会到医护人员上战场却没有战衣的感受。我做了第一次志愿者之后,他也很想来,但家里得留个人照顾小孩。我婆婆还说,缺人的话她也来,被我们劝阻了。”

早在2月11日,半导体工程师汪翼就和太太一道,来上过一次夜班。因为复工后要居家上班,他特意选择2月28日周五晚上,来做第二次志愿者服务。“第一次来了之后,照片被同事看到了传到公司,老板也特别支持。在上海,这(做志愿者)应该是很普通的事情了吧。”

汪翼笑言,自己第一次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的,“因为不知道这个事情靠不靠谱。”但从团区委到企业,用细致入微的工作打消了所有志愿者们的顾虑。

在接受报名时,浦东团区委就特别关注和强调个人健康情况;进厂开展志愿服务前,发放《致青年志愿者》的温馨提示,联合厂方落实好志愿者防护及体温检测等措施。每天两班开展工作之前,团区委都有工作人员在场,与厂方进行沟通、协调、分组,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团区委还为志愿者们准备了牛奶、面包等食物,并购买了保额50万元的“守护志愿者”特定保险。

按照时间和班次,团区委组建了多个志愿者微信群。每天不管是晚上9点下白班,还是凌晨5点下夜班,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在群内发出提醒,确保每个志愿者平安到家。多位志愿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一点:“特别暖。随时问问题,随时都能得到回复,感觉他们就是24小时在线的。”

这对白天正常上班的工作人员来说,当然是极大的体力、精力付出。“他们是志愿者,我们也把自己看为他们服务的志愿者。他们是抱着一腔热血来的,我们也应该回馈同样的热情,让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好意是没有被辜负的。我们也是用我们的方式,维护这座城市的文明和温度。”

作者:孙立梅

责任编辑:奕含
上海 防护服 浦东新区 志愿者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